日本信贷大败局:巨头倒闭,外资撤出

日本信贷大败局:巨头倒闭,外资撤出
2017年12月12日 00:35 冷箫推荐

文 | 二八

监管从天而降,中国的现金贷行业,正在遭遇行业大劫。

实际上,消费信贷在任何国家,都存在监管风险。

在日本的历史上,也曾出台严苛的信贷监管,导致其60年的信贷积淀,几年间尽毁。

第一巨头破产,外资纷纷撤出,此后,日本消费信贷一蹶不振,最终几乎是一个全输的结局。

而在遭遇同一段历史的中国,未来又会走向怎样的命运?

01一夕颓败

2008年,对于花旗银行的来说,是无比艰难的一年。

除了遭遇金融危机,公司还做出了关停日本消费金融分公司的决定。

几千名员工接到了裁员通知,所有的人要在一天内收拾离开。“几个小时,办公室就只剩下一片狼藉了。”花旗的前副总裁秦贤回忆称:“真的是输得连裤衩都不剩了。”

而此前,这个公司是日本消费金融行业第五,风头极盛。

曾是日本消金第一巨头的“武富士”,也在2010年9月向法庭申请破产保护。

就在十年前,武富士的掌舵人武井保雄被《福布斯》评为日本首富,超过孙正义,全球排名30。

而一切,都源自于2006年日本《贷金业法》和《利率限制法》的出台。

对消费金融和信贷业务的整治,监管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制定了一个严苛的四年计划,步步收紧,慢慢绞杀。

在强大的监管面前,企业几乎难以转圜。

此后的四年里,消费金融巨头们一溃千里,而持续60年、逐渐繁荣的信贷业务,就此一蹶不振。

02黄金时代

这个故事,还要从二战之后讲起。

二战后,日本的经济开始复苏。

到60年代,消费贷款大量取代典当行,成为居民借贷主流。

而武富士,在1966年创办。

这一年,36岁的武井白手起家,以在黑市从事大米交易赚得的第一桶金,在东京板桥区租借了一间12平方米的小屋,设立“富士商事”公司,通过无担保的小额贷款起家。

武井保雄最早把放款目标锁定在家庭主妇上,“主妇的个人信用要比男人好”。

他很快形成了原始的信贷理念:“不能借给不打扫厨房、厕所的主妇,而要借给孩子穿着干净衣服的主妇。”

他的风控策略也颇为奇葩。

早上10点开始,他就去住宅小区,观察各家的阳台,看谁家的主妇晾出了洗干净的衣服。

“能不能借用您家的洗手间?”他还会挨家挨户敲门,混进去看谁家整齐干净。

以此,他来判断,可以借钱给哪一家。

而武井保雄是一个极为独裁、铁腕的领导者,他带领这支铁军,在信贷领域一骑绝尘。

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整个日本出现大量的消费信贷公司,并成长出4大消金巨头,除了武富士,还有Aiful,Promise,Acom。

战后日本,经济复苏,消费需求渐渐成了拉动经济的主要动力。

而另一方面,1969年,大阪几家大公司联合成立了日本消费金融协会,将用户借贷数据共享,将信贷业务中最大的隐患——多头借贷问题解决。

最有意思的一个原因是,技术创新带来了惊喜。

1993 年,消金巨头Acom,研发了一台自动完成贷款申请和签约的机器,叫“Mujinkun”(意为自助式)。申请者只需在用户界面填写相关信息,中央信审部门通过单向摄像头跟申请人交谈,就可完成相应信用评分。

颇爱面子的日本人,害怕被拒绝,而机器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降低了运营成本。

巨头们的生意,也越做越大。

ACOM、Promise率先在1993年上市。

1996年,武富士公司在日本二板市场“佳斯达克”成功上市。此时,公司的个人消费放贷余额超过1万亿日元,成为日本个人消费信贷业最大的公司。

而一年之后,最后一大巨头Aiful也成功上市。

外资也随后而来。

2000年年底,花旗收购了Associates,因为后者在日本市场也有业务,因此顺利进入日本。

其后,花旗在日本的消费金融业务也大放异彩:其后连续三年,花旗在全球的利润有8%是由日本而来,而消费金融贡献了其中的86%。

截止到2006年3月,日本非银行贷款余额为41万亿日元,其中21万亿,是个人消费贷款。

这无疑是日本消费金融的黄金时代。

03监管突来

盛世之下,必有阴影。

在消费信贷的黄金时代之下,问题也开始持续呈现。

其中备受诟病和舆论指责的,无非是“消金三恶”:过高利率、多重借贷以及暴力催收。

一些底层用户陷入债务危机,甚至出现了自杀或离家出走的极端事件。

日本媒体进行了持续的跟进,有媒体曝出,武富士聘用黑社会背景人士,和警察勾结,共同催收。很快,四大消金巨头,都陷入舆论漩涡之中:“他们不仅向父母等其他亲属催收,还擅自进入民宅,恐吓老人、孩子,有的孩子甚至得了抑郁症。”

2006年,监管随后而至,《贷金业法》和《利率限制法》很快出台。

致命的第一箭头,就是将利率调至29.2%。

△自此消费信贷诞生起,日本的利率上限,一再调低,最后低至20%。

为了满足利率上限,消金公司大幅收紧贷款政策。

已培养起来的消费习惯,却很难及时调整。很多借款人无法从正常渠道获得贷款,就转战地下,导致地下高利贷猖獗,负面新闻进一步爆发。

政策进一步收紧。

日本最高法院规定,年利率不得超过20%,之前多出的利息部分,要全部退还给借贷者。

也就是说,之前收取的超过年利率20%的利息,企业还得吐出来,归还消费者。

第一巨头武富士,遭遇到前所未有的重创。

按照法规,武富士需要退还的贷款利息是2万亿日元,涉及借贷人约200万人。

此后,要求武富士返还多缴利息的客户蜂拥而至。同年11月10日,武井保雄因肝衰竭在东京家中去世,终年76岁。

“日本消费信贷之王”离去,同样离去的,还有日本消费信贷的“黄金年代”。

除了武富士,2006年上半年,前四大消费信贷公司总共退还了利息650亿日元。

巨头们急于改革保命,消减广告支出,关闭门店,裁员等等,但都无法挽救一泻千里的颓势。

2010年9月,武富士向法庭申请破产保护,成为日本贷金业整顿的最大“牺牲品”。

武富士之外的其他3大消金公司,客户数量大幅减少,只可艰难为生。

Aiful其贷款余额持续8年负增长。虽然近年有所缓和,但已经尽显疲态,难再辉煌。

而在2008年,花旗银行也做出艰难的决定,将日本的消费金融事业部关停,撤出。

04反思前行

巨头倒闭,外资离场,故事还远没有结束。

其后,全球金融危机到来,日本消金业就此一蹶不振,甚至给地方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

北海道大学饭田教授分析指出:《贷金业法》修改后,带来的经济效果是名义GDP增长率出现负值,为-0.47%,新失业者达到18654人。

除了消费市场的低迷,外资也变得谨慎。

花旗的前副总裁秦贤指出:“除了造成对本地市场的重创之外,对花期、通用等外资打击很大,直接造成海外银行对日本市场失去信心。”

另外,这进一步养肥了黑社会势力。

由于新法规定借款人贷款月不得超过年收入的三分之一,因此,家庭主妇、学生等无收入群体,无处借款。

因为需求存在,正常渠道封闭,转为地下后,民众借贷需要付出更高成本。

“就连日本政府自己都没有料到,对行业会有如此重大、万劫不复的影响”,当时的日本媒体指出,过度严苛的政策,带来了一个全输的结局。

“实际上,银行只服务头部人群,这些有钱人的借钱欲望,并不强烈;而越是底层用户,越需要金融服务,越有信贷需求,因为需要合理引导,让信贷处在阳光之下。”秦贤指出。

此后,花旗银行在日本的案例,成了很多商学院的案例。

“消费金融业务在任何国家,都存在监管风险”,秦贤指出,信贷行业,要经常和政府保持沟通,成立协会,数据共享,避免多头借贷,都是必要措施。

随时准备退出机制,未雨绸缪也非常重要。

消费金融行业就如走钢丝者,离钱很近,却危机四伏。

有时候,它是刺激内需的利器;有时候,它又变成置于深渊的黑手。

监管就如走钢丝者的平衡杆——是前者还是后者,有无数平衡的智慧。

(应受访者要求,本文部分人名为化名 | 图片来源网络)

心 里 有 束 光 · 眼 里 有 片 海

拾遗

物语

+

人活着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活着。

第二个层次:体面地活着。

第三个层次:明白地活着。

周润发活到了第三个层次。

你知道周润发出道以来赚了多少钱吗?

有媒体估算:13亿。

还有媒体估算:23亿。

更有媒体估算:34亿。

但一个都没估算对。

上个月,发嫂陈荟莲,

参加一档访谈节目时透露:

“一共有56亿。”

这个身家简直让人惊骇。

但更让人惊骇的是发嫂后面一句话:

“我们已把这笔钱百分百捐了出去,

已设立好慈善基金会,手续也办妥了。”

56亿,全捐,真是牛叉。

十年前,任泉和发哥演戏时,

问了发哥这样一句话:

“发哥,你赚这么多钱,给谁花呢?你又没孩子……”

周润发笑了笑,说:

“这些钱不是我的,我只是暂时保管而已。”

这句话一下把任泉整蒙了。

“不是你的,暂时保管,啥意思?”

现在,任泉终于知道答案——做慈善。

多年前,黄霑说:“发哥已堪破财富。”

当时看到这话,我不信。

现在,我信了。

2014年,IPhone已更新到6。

你知道发哥用的什么手机吗?

他有一次无意中说起:

“我到现在为止都没用过智能手机,

因为觉得自己不需要,

手机能打电话、联络人就好了,

不需要太多功能。”

很多人不信,我也将信将疑。

但后来看到一档节目后我信了。

这档节目叫《我要问发哥》。

节目中,很多人向发哥提问。

其中一个问题是:

“发哥,你用的是苹果还是三星?”

结果发哥说:“我用的是诺基亚。”

他不但用的是诺基亚,

而且用的是很老款的诺基亚。

前年,发哥的诺基亚坏了。

这才用上了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不是新买的,

而是发嫂淘汰不用的。

发哥不玩手机、不玩微信。

他说:“我们其实并不需要太多信息,而是应该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

坐地铁

坐公交

坐渡船

香港市民中流传着一个段子:

“想遇到香港明星,

就到中环奢侈品店逛街,

想要遇见周润发,

就到地铁、公交站和菜市场。”

发哥虽然贵为国际巨星,

身家又高达56亿元,

但他出门不坐名车、游艇,

他就喜欢挤巴士、地铁、渡船。

所以香港市民调侃他是“贱骨头”。

听到这称呼,发哥笑得合不拢嘴:

“我没有司机或者其他工作人员,

我的理想就是做一个快乐的普通人。

人越成长,越发现,

人生中真正难的不是赚多少钱,

而是如何保持住一颗安宁的心,

过着平凡而快乐的生活。”

郑伊健有句话说得很到位:

“当很多明星整天想着如何炒作自己时,

发哥已经做回普通人了。”

任泉和发哥一起拍戏时,

发现了发哥的一个秘密:

“发哥竟然去秀水街买便宜衣服。”

任泉以为这是个秘密,

其实这在香港早已不是秘密。

发哥买东西从来不去高级商场,

他只去平价商场和便利店。

“买98元一件的T恤。”

“买15元一双的拖鞋。”

“还和老板讨价还价。”

在购物上,发哥就是这么抠门。

发嫂在一档访谈节目中说:

“他不喜欢买东西,

他一个月只消费800块。”

那年,发哥上央视《艺术人生》。

朱军问:“你会买哪些名牌衣服?”

发哥眯着眼,笑着回答:

“不需要,我的衣服都穿了十几年了。”

然后,周润发反问朱军:

“你做完节目的衣服怎么办?”

朱军说:“拿回家接着穿。”

周润发问:“你穿着舒服吗?”

朱军说:“不舒服,一点不舒服……”

然后,发哥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觉得衣服这些东西,

不是穿给别人看的,

只要自己觉得舒服就行了。

所以我不会买很贵的衣服。”

有一次,美食家蔡澜约好友吃饭。

席间,演员曾江夸赞蔡澜:

“蔡澜可是这一区的皇帝。”

蔡澜听了,赶紧摇头:

“我只能说是个熟客,

九龙城真正的皇帝是周润发。”

为什么说周润发是九龙城的皇帝呢?

“发哥跟这里的摊贩融成了一片,

每一家店他都熟悉得不得了。

见到店主就问长问短,

连人家家里的祖母都记得。

这里的店铺就像他家的一样,

他可以随意赊账,

吃完就签单,几个月结一次账。”

记得一句不知道谁说的话,

“真正活明白的人都有一个特质,

那就是充满了烟火气。”

我想,发哥就是这样的人吧。

他说:“这就是个人生活的一部分,

不可能说你当了演员,

就没了这个习惯。

我喜欢跟那些小摊贩聊聊天,

起码知道现在的生活是什么环境,

你才晓得自己活在什么地方。”

发哥喜欢泡在那些美食、嘈杂、吵闹、欢笑与泪水中,

他觉得这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烟火气才是生活的真谛。

没有了烟火气,

生活就是一场孤独的旅行。”

2015年5月18日,

发哥迎来了60岁生日。

60岁,花甲之年,算是大寿了。

可发哥这个生日却过得极其寒酸:

找了一个很不起眼的餐馆,

没有邀请任何名流与明星,

只有发嫂和他两人,

还有发嫂送的一个小蛋糕。

有个网友把发哥庆生的照片发上网后,

迎来一片唉声叹气:

“怎么感觉这么寒酸呢。”

“怎么感觉这么凄凉呢。”

但发哥自己却乐在其中:

“人间最有味的,就是这清淡的欢愉。”

周润发和吴孟达,

既是同学,又是好友。

两人一起进无线,也一起走红。

但吴孟达走红后,

开始沉迷酒色和赌博,

于是欠下30万元巨款。

他被人追债,拿不出钱,

只好去找好友周润发。

哪知发哥一块钱都不给,

只说了五个字:“你自己解决!”

吴孟达气得咬牙切齿:

“我这辈子最恨周润发。”

就在吴孟达走投无路的时候,

他突然接到了一部戏。

这部戏,不仅帮他还清了债务,

还让他拿到了金像奖最佳男配角。

颁奖现场,发哥向他道喜。

吴孟达扭过头,毫无理睬。

事后,吴孟达请导演吃饭:

“感谢你帮我走出困境。”

导演说了一句:“你应该感谢的是发哥。”

原来,是发哥向导演推荐了吴孟达。

发哥对导演说:

“如果我拿30万给他,

他还是会在赌场上输光,

还是会在夜店喝到烂醉。”

这才是真正的友情吧。

“他当面批评你,却在背后说你好话。

他从不阿谀奉承,却时常雪中送炭。”

发嫂每年生日,发哥都会制造惊喜

1986年,发哥与陈荟莲结了婚。

婚礼上,陈荟莲动情地说:

“这一生,上天赐给我最好的礼物

就是让我成为周润发的妻子。”

遇到发哥,她真的是赚大了。

一结婚,发哥就把财政大权上交了。

每月只留800块零花钱,

其余所有片酬悉数上交。

发哥对感情很是用心,

发嫂喜欢吃蟹,

所以只要蟹一上市,

发哥就会买蟹煮蟹。

结婚30年来,发嫂每个生日,

都会收到发哥精心准备的礼物。

“他把礼物藏起来,让我去找。

每次找到礼物,我都惊喜不已。”

你知道发哥为何一直没有孩子吗?

其实婚后第二年,发嫂就怀了孕。

可就在发哥准备婴儿衣物时,

一个悲剧发生了:

“7个多月的胎儿,

因脐带绕颈窒息不幸夭折。”

痛失孩子的发嫂,

整日活在自责与悲痛中。

用了7年,发嫂才从悲痛中走出来。

为了避免妻子再受生产的痛苦和不测,

发哥就做了一个决定:不再要孩子。

后来,经常有人问发哥:

“不要孩子,不会遗憾吗?”

发哥总是一脸淡然地说:

“没有遗憾,我们两个人已经足够幸福,其他的我就不奢求了。”

很多明星名流一有钱了,

就出去找女人找乐子。

但发哥结婚31年来,

从未有过一丝绯闻,

连娱记都懒得编他的桃色新闻,

因为没有人会相信。

有人问发哥:“你觉得爱情是什么?”

他说:“感恩与陪伴。”

《上海滩》剧照

《赌神》剧照

有人问发哥:

“你那么有钱,为什么还要不断拍电影?”

“难道拍电影,就是为了以后多捐一点吗?”

发哥哈哈大笑地说:

“我拍片不是为了赚钱,

也不是为了追求名声,

我就是喜欢而已。”

很多人为什么一辈子过得都不快乐呢,

我觉得发哥说得特别好:

“就是没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人的能力虽有大小,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就是一个人找到了自己喜欢做的事,

才会活得有意思有滋味。”

不拍电影的时候,

发哥就喜欢背着相机到处闲逛。

他喜欢摄影。

如果说电影是他的事业,

那么摄影就是他的癖好。

两者缺一不可。

一个人去看景,

一个人去拍照,

一个人回来蹲在暗房里洗照片。

“我真的非常享受这个过程。”

1997年,香港回归,

发哥的姐姐偷偷拿了他三张照片,

化名去参赛,

没想到竟然拿到了摄影大奖。

发哥喜欢拍香港风貌,

香港知名摄影师夏永康说:

“香港拍风景最好的人是发哥。”

但发哥觉得拍得好不好不重要:

“我就喜欢享受那个过程。”

看到沉浸在摄影中的发哥,

我想起了一句话:人无癖,便无趣。

人无癖,就活得百无聊赖。

人有癖,功夫花在所癖之事上,

物我两忘,不是高人,便是妙人。

发哥就是一妙人。

爬山路遇粉丝

这几年,发哥爱上了爬山。

他每周都会抽出几天时间,

去爬香港大大小小的山。

一爬,就是六个小时。

半年下来,他减了27斤。

记者问:你为什么喜欢爬山啊?

发哥回答说:

“我的人生座右铭,

就是开心、快乐和健康,

但是快乐和开心,

都必须以健康为基础。

有好的身体才可以享受好的人生。

以前我拍电影透支了好多,

后来我渐渐懂得了:

人生最大的错误,

就是用健康换取身外之物。

所以我现在要补回来。”

人活着,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活着。

就是追求生存和温饱。

现在中国还有一部分人活在这个层次。

第二个层次:体面地活着。

顾名思义,就是要活得体面。

别人有房了,我也要有房。

别人有车了,我也要有车。

别人当处长了,我也要当处长。

就是追求一定的“名权利”,

以求活得跟别人一样体面,

或者活得比别人更加体面。

我们大部分人,都活在这个层次里。

第三个层次:明白地活着。

明白地活着属于精神层面的活着,

就是知道自己是谁,

知道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什么,

所以生活就删繁就简,

砍掉外在多余的东西,

去追求内心的自在和丰盈。

正如漫画家蔡志忠所说:“每块木头都可以成为一尊佛,只要去掉多余的部分。”

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

发哥就活到了第三个层次。

他把生活中多余的东西,

都毫无犹豫地砍掉了,

然后活出了一片“素与简”:

陪伴一个懂我的爱人,

专注一件喜欢的事业,

寻觅一个悦心的癖好,

交往几个如水的朋友,

锻炼一个健康的身体。

人生之大幸福,

就藏在这素简的平淡里。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