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6亿到一无所有,前首富施正荣是如何一步步破产的?

从186亿到一无所有,前首富施正荣是如何一步步破产的?
2016年10月26日 09:27 私募排排网

人傻、钱多、政策偏,这是一个迷惑而又矛盾的时代。

比如,市场上73%的新三板挂牌企业,一年利润却买不起深圳一套房,是因为经济大环境的不景气,还是房价确实太高?

而比房子还贵的是互联网创业公司估值,一家400万年收入的公司,竟能估值到1亿美金,互联网创业泡沫又有多大?

现在的互联网和房地产,和当年的光伏产业何其相似。那个10年时间成就三任中国首富,最后又因为产能过剩、技术薄弱而迅速衰落的造富行业。

近日,尚德集团创始人,当年光伏泡沫的当事者,淡出公众视野三年的施正荣亮相央视某栏目,他在节目中首度表示自己从没想过当老大和首富。从白手起家,到问鼎首富,再到分文不值,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财富的定义不是以金钱来衡量,而是以时间来衡量。

从“施博士”到施总

科学家施正荣,喜欢别人称呼他为“施博士”。

1988年,获得硕士学位的施正荣,被公派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留学,师从“世界太阳能之父”马丁·格林教授。名师出高徒,施正荣凭借自己的天赋和努力,获得了10多项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明专利。

施正荣不想一辈子都在实验室和写字间里度过,于是他决定回国创业。1999年,他带着光伏项目计划书和笔记本电脑,来到上海技术交易所,台上的他悉悉索索地讲,台下的专家和投资人却一个人都没听懂。

当时施正荣性格内敛,一次他在朋友家吃饭,席间为了活跃气氛,有人提议这位“洋博士”唱首歌,他却唱得磕磕巴巴,十分腼腆,像极了一本正经的学术派。

第二年,施正荣认识了无锡市原经委主任李延人,一个让自己成为企业家的贵人。两人一见如故,决定合作创业,借助李延人在无锡市政府与企业方面的人脉关系,施正荣的光伏梦想开始落地生根。

身份的前后转变,让木讷的他变得口若悬河。几年之后,面对各种高级论坛与学术会议,施正荣皆能应付自如,甚至还有板有眼地在几千人的大会上唱锡剧。

他一度被视为科学家向企业家转型的成功范例,他的战略和管理风格:偏执、随意性强以及带有个人学术研究情结。

“从今以后我只花钱”

财富给了施正荣自信,更放大了他的个性。

在尚德成立的头几年,施正荣经常去生产车间,喜欢在食堂和工人吃饭,工资也只领该得的四分之一。2005年,尚德在纽交所上市之后,身价暴涨的施正荣开始变得好高骛远。

他做了两件事情:在上海成立“施氏家族慈善基金”,高调做公益;在无锡新区修建尚德电力总部,其中的一整面全球面积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幕墙,成为无锡市的标志性建筑物。

同行都感慨:“去了尚德才觉得自己是乡镇企业。”施正荣希望尚德是一个35岁左右的中年男子,不仅会赚钱,还要高大英俊,为行业做出表率。

施正荣也成了一个好面子的人。只要有一个老外在场,便要求高管们必须说英文,他偏爱那些“简历光鲜、有跨国公司背景和海外生活经验的高管”。

那时候,钱对于施正荣而言,只是简单的数字。他曾经花20万美元包一架公务机去参加达沃斯论坛,同美国副总统戈尔共进午餐,与英国查尔斯王子谈合作,给自己买了近十辆顶级豪车,见不同人时会开不同的车。

了解他的人说,他留给自己的那一面没有变,变的是给别人看的那一面。2005年底,尚德上市当天,施正荣对友人说过一句话:“从此以后,我再也不会去挣一分钱,我就花钱。”

成就行业,还是被行业成就

只用了五年时间,施正荣击败一众互联网、房地产和快消品老板,成为中国大陆新首富。

首富光环,众星拱月,“就像成功人士说什么都是对的一样”,施正荣被捧为财富神话。2007年,他被英国《卫报》评为“能够拯救地球的50人”之一。

尚德的成功,也引发了中国光伏行业的第一波热潮,更被视为海归科学家、开明地方政府和海外资本合作的典范。各地纷纷借鉴尚德模式,引入技术和资本筹建光伏企业和光伏产业园区。

而这一切,让施正荣慢慢变得居功自傲。2008年底,因为海外市场需求量出现下滑苗头,在一次新能源行业峰会上,主席台上的施正荣指着诸多同行大佬和政府官员说:“你们回去要好好反省一下。”

这是施正荣以行业带头人的口气和心态在维护行业秩序,他甚至一有问题就给“大领导”发短信,领导们都被他的“恣意妄为”搞得很烦,但碍于情面又不好直接否定。

时至今日,施正荣仍然觉得是自己成就了这个行业。“以前每年国外的杂志排名,前十名的制造商都是外国的,2007年我们当了世界老大,从此以后的老大全部都是中国人。一个企业的成败不说明什么,你成就了一个行业比什么都最要。”

眼见他楼塌了

2010年,尚德主业开始亏损,到了2012年上半年,尚德的下滑一发不可收拾,平均每天都要亏损1000万元。股价也从顶峰的90美元一路跌破1美元,而施正荣也从186亿身家迅速归零。

1
成也政府,败也政府

尚德的成功,离不开政府。当年尚德创立,是无锡市政府牵线当地8家国企,凑了650万美元入股合伙。后来同样是因为政府的支持,国有股在尚德上市之前选择退出。

当时的政绩观是:高投入就能创造高GDP。打着新能源旗号的光伏行业自然成为地方政府的香饽饽。

地方政府不光为光伏企业提供场地厂房,还做了大量信贷担保。由于光伏发电的成本高于传统能源发电,2011年仅金太阳项目国家就补贴了94亿元人民币。

而尚德的失败,更是离不开政府。因为政府的鼓励机制,导致光伏产业天生畸形,靠补贴发展起来的光伏产业,根本就不是市场化产物。过度投资和非理性生产,更是付出了高污染和高耗能的环境代价。

眼见失控的光伏产业,同银行绑架在一辆高速列车上的地方政府,不得不进行行政干预。救了一个企业,却毁掉了整个行业。

2
90%的原料依靠进口,90%的产品依靠出口

只靠一条腿,再宽敞的路也容易绊倒。

在尚德带领的短短几年时间,中国光伏产能占到全球一半以上,全球前十大光伏组件生产商中国包揽了前五名。

虽然成绩斐然,却不得不面对“90%原料依靠进口,90%产品依靠出口”的现实,这样的市场倒挂导致光伏产业严重受制于人。

而光伏最重要的原材料多晶硅,也基本上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价格最高时甚至达到每千克400美元以上,占整个光伏产业链70%的利润。

施正荣不想被人扼住咽喉,也想攀上利益链的上游,再加上当时同行“排着队购买”的恶性竞争环境。他软磨硬泡,天天和MEMC公司(美国知名半导体芯片公司)CEO通电话,才签下为期十年,价值60亿美元的采购大单。但后来由于过剩,多晶硅价格暴跌,导致签长单的企业不是破产就是债台高筑,尚德在2011年赔付了2.12亿美元取消协议。

3
越是产能过剩,越要扩大规模

中国光伏企业“一窝蜂”式的发展方式,是导致寒冬来临最重要的原因。

据悉,当时中国有600多个城市把光伏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多晶硅炉像大炼钢铁一样遍地开花。以浙江为例,浙江省共有光伏企业205家,其中有110家成立于2010年9月以后,越来越多的涌入者必然导致竞争加剧,中国光伏行业的利润率也迅速从139%下滑到20%。

2011年,受欧洲债务危机影响,美国和欧洲开始对中国光伏产业开展反倾销反补贴的“双反调查”。作为世界第一大太阳能应用市场,欧洲市场占尚德销售的45%,而美国的惩罚性进口关税,更是让尚德等企业利润急剧缩水。

在遭遇国际贸易壁垒之后,过剩的产能又无法通过国内市场进行消化。

当时正在高速路上飞驰的施正荣并未刹车,他清楚光伏产业其实是披着高科技外衣的制造业,近几年没有重大技术突破,而竞争拼的主要是成本,只有扩大规模才能降低成本。

尚德一度进行自杀性销售,赔本的同时又扩大产能。可扩大规模又无异饮鸩止渴,这恰恰是产业还不成熟的标志。

是牺牲者还是骗子

有人说,施正荣和尚德是中国光伏产业的牺牲者。

作为行业前辈,尚德具有教科书般的教育意义。而施正荣也是虽败犹荣,尽管尚德破产重组,但他在业内的口碑甚好,更被尊称为光伏教父,他的开创精神鼓舞着行业的后来者们。

也有人说,施正荣是大骗子。

他早已加入澳大利亚国籍,拥有中国绿卡,这个不务正业的“洋博士”,用光伏这个假概念骗中国政府的钱。

2012年9月,尚德破产前夕,无锡市政府向施正荣表示愿意注资拯救尚德,但条件是要用施正荣的个人资产做担保。

“政府撑你,你自己要拿出一个目标和态度来。”施正荣不是没钱,有媒体爆料,他通过眼花缭乱的关联交易,将尚德的大量财富转移到自己名下。比如他幕后控制的亚洲硅业,获得了尚德长达16年期限、15亿美元的无条件支付合约。

但施正荣的态度却是袖手旁观,他知道企业快速做大拥有了一种绑架政府的能力,“我有这么多的职工,你不救我,我就要关门”,于是这位“拯救地球50人”的男人拒绝了该方案。

再加上5.6亿欧元的GSF反担保造假事件,有人认为,施正荣的企业家信用已经彻底破产,在他有生之年,很难在中国市场上做成一单生意。

结语

给人温暖的光伏行业死在了寒冬,它的阶段性倒塌,源于财富效应迅速吹胀的泡沫破灭。

如今,昔日的中国首富

复出,说不上野心不野心,也谈不上悲剧不悲剧,只是如今他的名片上印着: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和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排在最后的才是尚德电力创始人。

十几年间风云转变,他仍然愿意和人谈论天气,仍然是在社交场合中略有拘谨的科学家,只是所有人都知道,他还有一个永远忘不掉的亿万黄粱梦。

  • 文 / 商界记者 胡二伙

  • 来源:商界 (ID:sj998_)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