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店的后劲儿与蚂蚁的底气

趣店的后劲儿与蚂蚁的底气
2017年10月19日 22:00 一千二百字

趣店的发行价定在24美元,美东时间18日上午开盘价为34.35美元,开盘涨幅超过40%。这比半年前“流血上市”(IPO价值低于最后一轮融资估值)的同类公司信而富好很多。一些人认为趣店用股市的开门红回应了此前的质疑。

其实开盘涨幅对一家公司的价值判断没有多少实质意义。发行价更多反映的是承销商与机构投资者的意愿。价定的太低,融资目的被削弱;太高,承销商压力大,影响后续股票交易的活跃度。上市首日开盘暴涨后,趣店的股价整体是呈下跌趋势的,当然这也说明不了太多问题,主要还是看后续表现。

趣店现在的市值将近100亿美元,超过了大多数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国内城商行的市值(大多在400亿人民币以下)。有一个无法解答的问题摆在眼前,这100亿美元里面有多少反映了蚂蚁金服的价值?有多少人是冲着蚂蚁金服投资趣店的?当初蚂蚁投趣店(趣分期)主要是为了渗透校园市场,也实现了这个意图,但后来监管对校园贷说不,趣店也火速转型,假如未来蚂蚁在锁定期后套现,或降低合作程度,趣店将怎么办?

其实这些疑问可以归结为,作为一家独立的公司,趣店“多快好省”上市后的后劲儿在哪里?相比于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的特色优势有三个:渠道、技术和数据。渠道方面,趣店绝大多数的获客是借助支付宝导流,尚未见其他渠道有起色;技术和数据方面,趣店的借贷风控模型借助了芝麻信用的分析能力,并会将用户数据回传给芝麻信用做优化,基本没有凸显出太强的自身技术优势。

国内庞大的民间小额贷款需求目前很难通过银行渠道满足,因此给现金贷公司带去源源不断的客源。趣店成立仅3年能登陆纽交所,除了它在上市前的盈利努力外,与它的科技公司身份有很大关系。但从它当前的盈利模式看,依然是传统金融机构赚取利差的套路,科技含量尚未展现出来。总体上是不愁赚钱,但不够性感。

姓Fin(金融)还是姓Tech(科技),这个问题也曾困扰着趣店的股东蚂蚁金服。但经过去年公司内部的大讨论后,它坚定地选择了Tech。这虽然不能排除缓解金融监管压力的效果,但更主要的是认清了蚂蚁自身的核心价值,即一个用科技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的开放平台,这些服务有蚂蚁直接提供的,也有像趣店这种第三方提供的,后者对蚂蚁价值的释放未来会更明显。

有人说,趣店、众安保险这些蚂蚁大树上的枝干都上市了,但这棵大树却不见动静,它们的上市是否透支了一部分蚂蚁未来IPO的价值?其实这恰恰反映了蚂蚁的平台价值,这部分价值未来应当比余额宝的X万亿资金、花呗借呗的月活用户数等更大。

从公司内外部释放的信号看,蚂蚁现在放缓了上市的进程,此前围绕它热议的“最快年底上市”等说法也不再提。蚂蚁金服目前并没有明显的上市压力,员工套现、资金需求等方面的迫切性都不强。蚂蚁有这个底气,不存在过了这村就没这店的情况,更不用像趣店这么着急,后者可以说是在最好的时候实现了IPO。

蚂蚁现在的态度在刚结束的杭州云栖大会上展现的很清晰,它借这个场子第一次办了一个规模盛大的科技峰会,取名叫ATEC,代表蚂蚁金服科技探索大会,并将其确立为以后每年都会召开的年度技术盛会。无论是发布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全球可信身份平台ZOLOZ(蚂蚁佐罗),还是金融云与风控能力的进一步开放,会上最明显的感受是,很少再听到和规模有关的数字,取代之的是各种技术名词。

这其实与马云在云栖大会上的表态一脉相承,他的话在夸赞中也透露出危机感。阿里此前的利润源自规模,但未来要想找到可持续的动力,技术应当取代规模的角色,挑起大梁。为此,他这个不懂技术的人愿意拿出1000亿元去邀请懂技术的人同行。

从支付宝与微信支付的市场份额消长变化,到沃尔玛与亚马逊的市值跟踪看,单纯的规模优势并不构成互联网某个领域的护城河,一家互联网公司想在某个领域垄断市场会越来越难。相比,技术创新迈出的脚步可以让对手追赶好一阵。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