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的两大硬伤

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的两大硬伤
2017年08月21日 17:02 肖磊看市

近日,上海市交通委向各家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企业(即共享单车企业)发出告知书,要求从即日起在上海暂停新增投放车辆。这是继杭州、福州、广州、郑州、南京等城市之后,国内又一个暂停新增投放共享单车的城市。

共享单车在中国兴起,不过也就两年多的时间。虽然很早以前,一线城市就以政府主导的方式做过大面积的共享单车试点,但受到办理程序复杂和固定停车位的限制,一直都只是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规模不大,普及率不高。

而两年前民营企业大规模的杀入共享单车市场,以手机APP“几十秒办理租车,和不限制停放地点”的优势,迅速崛起,开启了中国大城市的“共享单车”时代。

据市场研究机构估算,当前中国近40座大中城市拥有共享单车,总的投放量估计近千万台,已经注册的用户总数约为1.06亿。此次暂停共享单车新增投放的上海,目前就有约150万辆,8家共享单车企业。而在今年4月时统计还不过40多万辆,当时官方预计上海市的共享单车可容纳量约为60万辆上下。可见,近几个月来共享单车企业是如何疯狂的争夺一线城市市场的。

随着共享单车市场竞争的越加激烈,今年以来,已经有两家企业正式退出,甚至还有一家出现用户退押金难,公司集体失联的情况。其实,即使当前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的摩拜和OFO,也多是在以赠券,免费骑乘的方式,进行着激烈的恶行竞争。

而从市场接受情况的来看,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占道乱放,用户骑行违章,坏损无人处理等频发。特别是在主要的人行交通要道附近,如地铁口周边、公交站附近,主要商业街周围等,反而严重的影响了城市正常的行人交通。这就越来越引发政府和社会对共享单车的高度关注,甚至开始采取更多主动限制和规范的措施。

但是,这又与共享单车最初的不限制停放地点,随用随取,随停随放的便利性相冲突。政府和过度干预,大有要回到多年前各大城市政府所主导的“老共享单车”的趋势。但根据实际的共享单车在各大城市运行的两年多时间来看,也确实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这让共享单车的未来,存在太多不确定性。

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分析总结,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的两大硬伤。

一个是中国城市非机动车道路空间非常有限。中国的城市是人口高度密集居住的城市,特别最近10年来家用汽车的普及,造成了除城市机动车道路拥堵之外,还有非常严重的停车难。为了解决停车难,各大城市都在努力将非机动车的道路空间改造为停车位,甚至严重的减少了城市里人行道、绿化带、休闲广场的空间。显然,在这极其有限的非机动车道路空间上,停放大量共享单车是会被严格限制的。这是造成中国共享单车市场难以继续扩大的深化的第一大硬伤。

另一个是中国城市公共交通日趋发达,且在努力达到收支平衡。在解决各大中城市的拥堵现实时,政府采用的是努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业,如大修地铁和增设公交专用道等。而共享单车的城市内行程主要在5公里范围内,这与站站间距在0.5——1公里的城市公共交通是相冲突的。低廉的共享单车使用价格,对城市公共交通造成了有力的竞争,却没有从实际上减少城市拥堵的现实。这是造成中国共享单车市场难以继续扩大的深化的第二大硬伤。

归根到底,中国城市共享单车的发展遇到瓶颈,难以继续做大规模,成为城市短途交通的最主要方式,其主因是中国城市现有规模特点所决定的。而共享经济的本质,是要解决城市运行效率低下的问题,而不只是简单的降低个人城市内短途出行的成本。因此,从整个城市的管理和运行效率的角度来看,城市内的共享经济,还需要对整体的道路规划、设施完备和居民居住位置的综合考量。

两大硬伤对中国共享单车市场所造成的发展制约,值得我们思考,如何更集约的实现城市综合发展与效率的提高,是我们要为生活更美好而必须努力的方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