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喊话台湾同胞:20年大陆富了台湾穷了为什么?

林毅夫喊话台湾同胞:20年大陆富了台湾穷了为什么?
2017年09月19日 00:20 经济学家圈

本文源自林毅夫于第二十届京台科技论坛的发言整理

在20前,大陆还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地方。按照世界银行统计的数字,当年大陆的人均GDP只有780美元,是一个低收入地区。60%的人生活在国际上得一天1.25美元的贫困地区。并且,当时大陆的基础设施还是非常落后的。以高速公路来衡量,1997年的时候大陆只有4800公里的高速公路,面积跟大陆差不多的美国,当年的高速公路是86000公里,大陆连美国的6%都达不到。虽然从1978-1996年在改革开放18年当中,大陆经济取得了10%的增长,可是因为大陆没有按照世界上公行的华盛顿模式实行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把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一些制度全消除掉了。因此,很多人认为大陆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及2000年初的时候,中国崩溃论在世界上是最通行的一种理论。但是从1997年开始到去年2016年中国大陆的经济不仅没崩溃,而像胡董事长所讲的,还继续取得高速的增长,平均每年GDP的增长是9.2%,对外贸易的增长平均每年是13.6%。在这样的情况之下,2009年大陆的经济规模超过日本,变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0年中国大陆的出口超过了德国,变成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也被称为“世界工厂”。2013年中国的贸易总量变成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并且在2014年的时候,按照购买力评价来计算,中国大陆的经济规模超过美国,变成世界第一大经济体。2016年中国大陆的人均GDP达到8100美元,成为一个中等偏上的经济体。当中有7亿人摆脱了贫困,并且对世界经济的稳定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明显是在1997年、1998年东亚金融危机,大陆人民币没有贬值,给东亚经济提供了一个安定的,并且以高速增长拉动东亚经济,以及在两年以后开始务实。在2008年世界金融经济危机爆发,被称为是从1934年世界经济大箫条以来最大的一次金融经济危机。同样,大陆以高速的经济增长在2009年开始复苏,并且拉动了世界经济。

最近中国崩溃论的声音又再次此起彼伏,原因是什么呢?2010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接近上限,在2016年的时候年增长率只有6.5%,固然在世界上是高的增长率,但6.5%的增长力在大陆是从1990年以来最低的增长率,而且更重要的是从2010年连续六年经济增长持续下滑。过去中国经济平均增长9%点多,将近10%,而且每年都是那个速度。这一次连续六年,很多人想,为什么中国大陆的经济连续六年下滑?国外普遍的看法是跟中国自己内部体制机制结构问题造成的。在这样的国家,这样的社会,内部体制机制的改革是很难的。因此国外认为,中国经济会继续下滑到5%,美国前财长(当过哈佛大学校长),他预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下滑到3%。

中国在改革过程当中固然有很多体制机制问题,但是因为发展快,他们认为就把这些体制机制问题掩盖了。如果经济增长速度再继续下滑,这些体制机制问题可能导致经济崩溃。中国有一个研究经济的学者说过,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是一个转型中国家,必然有不少体制机制的问题,而且我们要勇于面对,创造条件,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对2010年以来经济增长的状态,是不是真的是内部的机制体制为主要原因造成的,还是有其他的原因?我个人认为,体制机制的问题是有,但更重要的原因不止如此,我的观点并不难证明。2010年的时候,大陆的增长速度是10.6%,2016年的时候增长是6.7%,确实下滑了30%多。但是跟中国同为金砖国家的巴西,2010年的增长速度是7.5%,2016年的增长速度是-3%,2016年的增长速度是-0.6%,跟中国一样下滑。印度2010年增长速度是10.3%,大陆是10.6%。这些金砖国家并没有,我认为中国大陆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所谓比重太多、投资太多的问题,但是他们下滑的原因跟中国完全一样,甚至比中国还严重。像中国台湾,2010年的增长速度是10.8%,2016年1.5%。新加坡2010年增长速度9.2%,2016年增长速度1.8%。韩国2016年增长速度是2.6%,它们是高收入经济体,但它们的表现跟大陆完全一样。我想最主要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发达国家还没有完全复苏,发达国家过去平均每年增长速度是3%-3.5%,但是到现在发达国家包括美国、欧盟、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是1%-2%之间。原以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慢,世界贸易增长是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两倍以上,但是现在世界贸易增长速度发展得慢,而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比世界贸易增长速度更慢。

当然,分析过去,展望未来,发达国家可能陷入像日本那样,由于内部的结构性改革,会进入20年或者更长时间的经济疲软,在国际上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共识。在这种情况下,未来中国大陆的经济增长,一方面改革中国政治机制体制问题,还要看中国大陆有没有发展,尤其是靠内需来发展。内需有两块,一个是投资,一个是消费。从投资来看,即使我们现在谈很多产业,像钢筋、水泥等等,但是中国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那些产业都是属于中低端产业,中国大陆还可以产业升级,并且空间非常的大。比如去年中国进口的制造业产品达到1.1万亿美元。并且基础设施也有继续完善的空间,现在基础设施建了很多,像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港口和机场,城市内部的基础设施,地下铁路、地下管网还是严重缺乏。到了一个高收入经济体,中国大陆是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要进城。这些都是巨大的投资机会,发达国家也应该以投资来拉动经济。第二个空间设施,发达国家的环境是好的,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已经完成。有投资的机会,大部分相对条件也好,因为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占总产值比重的17%,占全世界大部分国家的一半。要投资机器设备、原材料,中国有3万亿美元的外汇,这三点是中国大陆跟其他发展中国家巨大的不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不断增强背景下,同样有很多新机遇。从这个角度来看,利用投资的有利机会和资源,维持相对比较高的投资增长力,有了投资增加就业,有了就业增长力就会增加,大陆应该可以维持政府所提出的每年6.5%以上的增长。而且我讲的投资都是供给侧里面讲的补短板的投资。经济发展比较快,而且经济增长的质量会越来越好。6.5%的增长跟过去9点多的增长相比,6.5%的增长,每一个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1.1个百分点,而现在全世界经济增长低于3个百分点。全世界30%以上的市场扩张会来自大陆。

台湾过去这20年怎么样?让我想起了2005年5月推动两岸共同市场的构想。得到肖先生的厚爱,他到北大来看我,在那个座谈会上我提出一个命题,我说中国台湾有条件在20年的时间之内人均GDP、人均收入水平赶上美国。我当时之所以提出这样一个命题,是因为在1999年的时候,中国台湾人均GDP 12300美元,中国台湾的人均GDP是美国的42%,比中国台湾小的新加坡在1979年的时候,人均GDP 14700美元,美国是10140美元,新加坡是美国的42%,之后,新加坡人均GDP达到30500美元,当年美国28300美元,新加坡赶上了。日本是在1970年的时候,人均GDP 1940美元,当年美国的人均GDP是4770美元,日本是美国的40%。经过18年的努力,在1988年的时候,日本的人均GDP 21470美元,美国18500美元,日本赶上了。中国台湾这样一个经济发展的轨迹,跟其他东南亚经济体发展轨迹是一样的。如果日本能做得到,新加坡能做得到。但是遗憾的是,从2000年到现在,虽然中国台湾的经济有所增长,但是跟美国及其他国家比,还是原地踏步。在2016年的时候,中国台湾人均GDP 24040美元,当年美国58620美元,中国台湾已有美国的40%,跟1999年同一水平。在1990年的时候,中国台湾人均GDP 6480美元,当年美国23900美元,中国台湾是美国的27%。1995年的时候,中国台湾人均GDP是11650美元,美国28075美元,中国台湾在1995年的时候已经是美国的40%了,但是1995-2000年台湾一直都是美国的41%、42%。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我研究经济,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么一个国家,这么一个社会,经济要发展,生活水平要提高,靠的是产业不断升级来提高劳动生产力,同时把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利用海外廉价的劳动力来创造,大陆是跟台湾进行经济融合,因为大陆的经济发展全世界,大陆给台湾升级的产业产品提供最大的市场,而且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比较机会。

李登辉上台以后,提出往西转的政策,经济的融合。陈水扁在2000年上台以后变本加厉,本来有一些产业转移到大陆的时候很好,转移到大陆来升级到10英寸,非常的好。导致的结果是在2000年的时候台湾人均GDP是美国的42%,2008年的时候台湾人均GDP只有美国的30%。马英九上台以后,在九二共识的框架下,去推动两岸的经济合作,达成了海峡两地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让台湾和美国的差距从36%恢复到40%。可是让我担心的是,岛内的意识形态跟民进党同种族,民进党不承认九二共识。在这个过程当中,韩国借机利用大陆的机会快速发展。我们知道韩国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同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政府脑筋很清晰,抓住大陆的机会,在2005年的时候,人均GDP赶上台湾,当年台湾是17000美元,韩国是17800美元。韩国继续前进,2016年的时候台湾人均GDP 24042美元,韩国达到29680美元,并且韩国在2015年跟大陆达成了自由贸易区的协定。经济发展如逆水行舟,如果不努力,机会会越来越少,空间会越来越窄。

让我总结一下过去这20年,大陆是台湾发展最大的机遇。希望两岸一起努力,抓住这个机遇,让台湾能够像我所期望的,收入水平赶上来。我也希望两岸的经济融合不仅推动台湾的发展,也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谢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