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房地产债务危机爆发,人们是怎样倾家荡产?

加拿大房地产债务危机爆发,人们是怎样倾家荡产?
2017年06月23日 09:45 江瀚视野

文/博山阁主人

图/来自网络

最近,加拿大的债务危机到了风口浪尖,六月初,根据彭博社的报道,加拿大的债务问题已经成为了一列失控的列车,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手段进行冷却,并且从2011年以来一直警告债务负担不可持续,然而并没有什么真正的用处。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加拿大家庭的未偿还债务总额达到2.025万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047亿美元,增幅达5.5%,仅今年前四个月就增加了200亿美元。其中,住房抵押贷款构成了债务增长的绝大部分。加拿大家庭的住房债务总额达到1.454万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6.1%,占家庭负债总额的71.8%。

此前的数据显示,加拿大4月新屋平均售价为每套751881加元(约合559123美元),而美国4月新屋平均售价为每套495271加元(约合368300美元),意味着加拿大新屋平均售价比美国高出51.8%。这也就难怪加拿大住房债务在家庭债务总额中所占比例之高了。

一、风口浪尖加拿大发生了什么?

瀚哥看着加拿大的数据其实是一阵胆战心惊,去年瀚哥写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对于我们启示的时候就曾经写过,房地产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在于债务。因为,如果从单纯自住的角度考虑,房地产价格无论是涨是跌,对于大家的生活都难以产生较大的影响,居住用房代表的是居住属性,所以它不能被称之为商品。举例来说,如果你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并且你也在里面居住,房价上涨你也不会把房子卖了去换钱,房价下跌也不会对你的生活产生太大的影响。

但是,如果是房子+债务,那么问题恐怕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如果大多数人都是通过住房抵押贷款获得的房子的话,在房价上涨的时候,由于住房具有充足的抵押价值,所以不会对于大家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但是一旦房地产的价格出现下降的话,大家在银行的房地产抵押不足的时候,这种抵押债务就会存在巨大的风险,当一个家庭的房地产抵押负债和消费负债达到一定规模并且超过家庭的承受范围的时候,家庭的风险就会快速上升,从而让家庭出现严重的债务危机,加拿大现在碰到的就是这样的问题。

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吗?

看着加拿大遇到的巨大问题,对于我们自己而言其实也是一种警示,著名管理学家弗雷德蒙德·马利克先生在其著作《转变》中曾经专门提出:无论是家庭还是企业,当其现阶段出现负债过度的问题并不在于家庭经济本身,而是我们所接受的消费方式过度追求短期效应的结果。对于加拿大家庭和中国家庭而言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一是很多人都已经成为短期投资者。在中国,我们的老祖先留给我们的关键性名言就是:居安思危,思则有备。不久之前,中国还是一个储蓄大国,大家都愿意将自己的资产存进银行,然而最近几年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的家庭将其储蓄开始转变为负债,要不是变为投资房地产的抵押贷款,要不变成分期付款的消费贷,这些债务在大家不知不觉中增加着,就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每个月的家庭收入扣除房贷、车贷、信用卡之后还能够剩多少?

二是有多少人意识到了自己的债务危机?对于多数人来说,大家都没能看清无论是房地产还是股市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建立在债务基础上的纸牌屋,并不可靠,想象当中的财富增值引擎也有可能是毁灭资产的发动机,因为之前资产价格在不断上涨,所以很少有人想明白,如果资产价格下跌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举例来说,由于大多数人思维的短视性,大家看到的只是最近几年或者十几年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涨,却没有人看到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房地产的价格可能是处于下跌周期中的,大多数的加拿大人看到了自己房地产的价格远超美国,再加上量化宽松的政策,所有人都能够从银行借到低息的贷款,所以大量的债务被快速的积累起来,这些债务却在另一个层面推动了债务经济的繁荣,这种繁荣的背后有没有足够的支撑,大家都没能注意到。

三是很多人都在透支自己的消费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都相信了超前消费的观念,很多人都相信我们可以用未来的钱,享受今天的生活,以房地产领域来说,一个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一个贷款买房一个攒钱买房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有没有考虑过信贷虽然是一种很不错的方式,但是负债却是一种在透支自己未来消费能力的模式,我们总是相信自己的收入只会增长不会下降,所以放心地去负债。然而,收入真的不会下降吗?每次金融危机之后收入下降都是假的吗?每次产能过剩之后企业大规模裁员都是故事吗?然而很多人都没能看到,这种透支消费能力的行为极有可能加大家庭风险的问题。

四是对于利率的过于自信。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由于世界经济不景气,大量的国家开始采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这种政策让全世界都进入了一个利率极低的时代,大家都能够用很低的利率从银行中借到钱,但是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在低利率时期可能大家都不会受到什么影响,但是我们很多债务的利率却是浮动的,随着量化宽松的结束,利率水平必然上升,这种风险却很少有人关注。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味的负债就意味着风险,但是我们真的意识到这个风险了吗?当加拿大已经发生这种风险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该有所警惕了呢?

作者:江瀚,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财经专栏作家,财经评论员。

作者微信公众号:江瀚视野观察(jianghanview)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