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猪肉价格上涨周期 警惕创新和产业融合剑走偏锋

关注猪肉价格上涨周期 警惕创新和产业融合剑走偏锋
2017年09月24日 12:15 证券日报

 关注猪肉价格新一轮上涨周期

黄志龙

最近一年的数据表明,中国经济PPI高位上涨并没有助推CPI的回升,原因当然有许多方面,其中之一无疑是猪肉价格持续下行导致食品价格涨幅低迷。而本轮猪肉价格波动与历史规律却有明显不同,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未来的猪肉价格是涨是跌?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分析与探讨。

不一样的猪周期:

生猪存栏量和猪价的背离

我国猪肉价格波动有大周期和季节性小周期之分。在大周期影响下,生猪养殖户根据猪肉价格信号和未来预期决定存栏量,大量的散户养殖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羊群效应”,加上养殖决策到出栏存在一定时滞,猪价和存栏量始终出现周期性波动。

以2010年-2014年传统“猪周期”为例:2008年后,猪价经历了两年左右的下跌,养殖户去产能导致生猪存栏量于2010年5月处于历史低位,猪价在2010年7月开始企稳回升。

事实上,任何价格的波动,都是供求关系的结果,猪价波动也不例外。2016年5月份以来,生猪存栏量屡创新低,按照历史规律,猪肉价格应该继续攀高,然而,实际的情况则是,猪价掉头向下持续走低,并创下近年来新低

出现这种背离现象可作如下解释:前文所述的生猪存栏量与猪价波动的相关性,实际上中间还有一个环节,即生猪存栏量直接决定了猪肉的产量。在猪肉需求始终相对平稳的大环境下,猪价的波动实际上由国内猪肉的产量和猪肉的进口量共同决定。

今年上半年,全国猪肉进口量为66.2万吨,国内产量为2493万吨,进口量占猪肉供应量比重为2.6%。可见,猪肉价格主要由国内生猪产量主导。事实上,猪肉的价格与猪肉的产量始终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在生猪存栏量屡创新低情况下,猪肉产量增速持续回升,今年上半年甚至实现了0.8%的正增长。

由此可见,生猪存栏量作为猪价预警指标的失效,根源在于生猪存栏量与猪肉产量的变化出现了背离。自2011年以来,我国生猪存栏量与猪肉产量持续下降,走出了同步的趋势,但是2017年以来,生猪存栏量继续下行,但猪肉产量增速却逆势上涨。

猪价波动异常的原因何在?

造成当前猪肉价格波动异常的原因有两方面:首先是生猪养殖的效率大幅提升。根据《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确定的目标,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生猪出栏量占比已从2010年38%上升到2014年42%,2020年将加速上升到52%。

规划化养殖比重上升,必然会显著提高母猪产能和生猪出栏速度。今年上半年,在能繁母猪持续下降情况下,生猪出栏量达到3.22亿头,同比实现了0.7%的正增长,这源于技术进步带来母猪产仔率上升、仔猪成活率提高等因素,推动单头母猪产能提升。同时,生猪饲养时间缩短,使得生猪存栏量下降的同时,生猪供给并未显著收缩。

其次是生产成本的不断回落。从生猪养殖的生产成本看,2016年以来养殖业饲料价格持续下行,养猪行业的两大主要饲料玉米和豆粕都出现了明显的高位回落,特别是豆粕价格仍处于趋势性下降中。玉米价格近期尽管有所反弹,但较前期高点仍下降了接近40%。生产成本的不断回落,也是猪肉价格持续下行的原因之一。

未来的猪肉价格怎么走?

猪肉价格的未来前景,将受到以下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生猪存栏量下降趋势还将延续。尽管生猪存栏量对猪肉价格的预测效果失真,但它仍将是影响猪肉供应的关键变量。短期来看,随着生猪养殖业环保政策更加严格,散户退出生猪养殖速度将加大,而猪肉价格的低迷使得规模化养殖户扩大产能的意愿不强。可以预见,生猪存栏量持续下行的趋势还可能维持一段时间,这会明显制约猪肉的整体供应能力。

二是养猪行业生产效率提升面临天花板效应。对于养殖行业而言,生产效率的提升会有一个天花板效应,规模化养殖并不能无限缩短生猪的出栏时间。2013年-2016年每头母猪每年出栏生猪头数已从2013年的14.1头增加到2016年的18头,提高幅度高达27.7%,预计未来进一步上升的空间将收窄。

三是生猪养殖行业生产成本或将回升。特别是饲料价格,目前正在触底阶段,尽管豆粕价格仍在回落,但玉米价格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已经实现了触底反弹,较前期低点已上涨了近20%,加上养猪行业环保政策的严格执行,都将增加养猪行业的生产成本。

综合以上三方面因素,猪肉价格持续回落的基础已不复存在。事实上,7月下旬以来,全国猪肉批发平均价已从阶段低点19.66元/公斤连续上升到9月13日的20.6元/公斤,涨幅接近5%,加上四季度的季节性因素,猪肉价格上升的趋势还将持续。

作者系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

 警惕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剑走偏锋”

张杰

当前,“制造业立国”和“制造业强国”的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共识,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举措,来促进中国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全面转型升级,已经成为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核心任务。

必须高度关注的是,如果仅仅强调创新方面的强化和改革,而忽略了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会对中国今后的经济发展道路以及经济体制改革思路,造成极大的干扰甚至误导。可喜的是,目前,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已经将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定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国家或地方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战略规划体系。

当前,在政府主导的发展思维和既定逻辑下,不少地方政府正在实施的各种创新和产业融合赶超举措,以及出台的各类短期产业政策措施,但是,在具体工作中,出现了一系列认知误区和操作失误行为,可将之归纳为:

第一,多数地方政府仍然沿袭以政府财政资金补贴和优惠政策为主、依靠创新经济开发区作为载体平台的政府主导模式,作为促进地区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政策举措,而从根本上或多或少忽略了依靠减少政府不合理干预行为、消除要素市场扭曲、培育市场公平竞争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对加快地区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激发微观主体创新创业活力的作用。

第二,不少地方政府片面强调第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信息化产业、金融业以及物流业等相关行业对地区经济的支撑作用。

第三,不少地方政府片面地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的主攻方向,忽略了传统制造业部门仍然应该是地区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所在。

第四,不少地方政府对房地产泡沫的负面效应认识不足。

在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形成和提升过程中,政府怎么进入?市场怎么进入?如何体现二者的有效结合点?这些都是需要迫切加以研究和解决的基础性问题。

从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最有成效,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最为成功的深圳和杭州这两个城市的具体实践和发展经验来看,深圳市是以“创新+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杭州市是以“信息经济+民营企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一方面,需要看到的是,深圳和杭州这两个城市为了主动引领地区的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地区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型升级,在国家出台的各项战略规划的引领下,均出台了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体系,深刻体现了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地区经济引领作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更需要看到的是,深圳和杭州这两个城市都是中国市场机制发育程度相对比较先进的地区,市场公平竞争、契约精神以及依靠法治来维护市场交易的理念已经深入到骨髓之中,而且,这两个地区都是民营制造业、股份制企业和上市企业相对集中集聚的区域,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创新资源、产业资源的配置以及创新资源和产业资源的对接方面,起到了绝对的主导作用。因此,深圳和杭州这两个城市的成功,表面上来看,是创新和产业深度融合的成功,深层次来看,是政府和市场功能有机结合的成功,而非仅仅是市场或者政府的成功。

要真正加快推进中国创新和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促进中国经济新旧动能的加速转换,关键就是要全面且充分地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协同合作关系,彻底激发政府和市场两种机制的活力动力。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教授

投票调查

证券日报之声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