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老王缺钱了!!!

隔壁老王缺钱了!!!
2017年07月28日 09:52 财经早报

首富爸爸最近手头确实有点紧呐。

1

故事开头是这样的:

6月中旬,金融监管部门紧急要求银行排查对部分大财团的授信和海外融资特别是并购贷款、内保外贷等业务的风险。其中,包括了万达、海航、复星等数家企业,它们都是近年来海外投资比较凶猛的民营财团。

消息不胫而走, 6月22日,万达地产债暴跌,银行纷纷抛售手中万达债券。此外,海航、复星等企业旗下多只股票和债券也同时集体下跌。随后,万达紧急公告称,有人在故意“抹黑”万达,“我们正在收集证据,一旦取证完毕,将立即予以起诉。”

可是,外界并没有等来万达对“抹黑者”的起诉,却等来了7月10日万达对部分主营业务的出售公告,即文旅和酒店项目出售给了孙宏斌掌舵的融创。

而到了7月19日,万达融创631亿元的大额交易签约现场,突然冒出来一个富力,变化之快,脑子真是转不过来。

最终,原来万达打包给融创的76加1酒店,以199亿的价格,重新卖给了富力,比原来的定价便宜了一百多亿。而融创只接手13个文旅项目,价格从原来的定价295.75亿,变成了438.44亿,增加了142.7亿。

与此同时,据新浪乐居报道,万达商业今年售出2家万达广场,并对部分万达广场有限公司进行大幅度减资:从2017年5月9日到2017年6月29日的两个月内,万达商业至少将20家万达广场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均减少,而且都是减至0.5亿元。

2

万达为什么要卖资产?万达一直有转型轻资产的战略,但此次王健林表示打算是还银行贷款,降低负债率。但细究下来,万达的负债率其实并不算高。

中国房地产企业平均负债率大概是80%左右,万达负债率在2017年年初为70.61%,以万达的发展速度和地位,如此负债率实属难得,负债率并不是如旁人设想那般是万达的软肋。

如果加上这次交易所得,万达的负债率会更低。那么低的负债率目的是为了什么?这位曾经的中国首富在交易结束后,在对财新的书面采访中表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我们决定把主要投资放在国内。”

而在2015年11月,王健林在接受财新采访时时这样说的,“自己辛苦赚的钱,爱往哪儿投就往哪儿投。”

这个360度大转弯的表态相当耐人寻味啊!

王健林说:“在中国的国土里,因为经济基础和政治体制所决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在资本方面的地位,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想,我们完全靠市场,不依靠政府资源,看看我们能不能做出一个世界超一流的企业出来。既是为中国企业争光,也是为我们民营企业正名。这是推动我一直不放弃发展、还在这么努力的原因。”

用商业语言、家国情怀和民族主义情绪混杂官方话语包装起来的立场后面,是不是还有一些不便明言的意图。

3

王健林在全球资产收购狂潮中可谓大手笔,是中国企业家中买买买的先锋。据澎湃报道,万达在海外的投资总额高达2500亿人民币,投资遍布美国、欧洲、澳洲和印度,领域涵盖地产酒店、影视、娱乐设施和奢侈品巨头等。

短短时间,近2500亿元的海外收购和海外投资,这么多钱是怎么出去的?来自哪里?买了一些什么?万达真的有这么多现金吗?

先来看一张表格:

下图所示,五年前,万达开始了海外并购,金融机构纷纷参与了万达海外并购的贷款:

不难看出, 万达的买买买……,花的是金融机构的钱啊。这都构成了国内银行的风险,于是银监会找上门来,这么多钱搞出去,玩得转吗?什么时候收得回?

找你也是提醒你、保护你,不要搞出大窟窿。海外投资有风险,太激进风险就更大,比如万达在西班牙就一把小买卖亏了1个多小目标。

我们再来看,万达在海外都买了些什么?

3年下来,买的全都是酒店、游艇公司、娱乐、体育公司等泛娱乐公司。 显然从官方角度看,这部分资产并不是国家所需要的,也不符合国家产业规划的“高精尖”产业。

在官方看来,境外收购导致的外汇资本过度外流,已经对外汇储备的稳定造成冲击,进而动摇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我们看到,2015年和2016年的境外收购高峰时段,中国的外汇储备是大幅下降的,两年下降了一万亿美元,对人民币的贬值已经造成实质影响,这是监管层不容许的。 

4

贷款压力来了,如果现金流足够也没关系,把钱还掉就是。然而,现金流缺不够,而且很不够啊。

在海外,万达的项目大都是一次性投入大,但回收却缓慢;在国内,万达这些年努力去地产化,向轻资化,服务业和品牌管理转型,这是王健林为万达基业长青做出的战略性决策,体现了他的居安思危。

但去地产太厉害却又增加了他的风险——失去了重要的现金流。轻资产,收租金,挣品牌管理费、服务费,的确是更能长久也风险低,但相比卖房子,来钱太慢太小,而他的那些文旅项目和酒店,也大都是投资大、回收慢,甚至回报低。

如此一来,他相当于是一下搞出了国际国内两个短贷长投。

短贷长投是企业财务的大忌,久经沙场且智囊如云的王健林当然不会不知其风险。但万达还是这样干了,这就是警惕性不够,太过于自信了。

在一段时间内这也是没有问题的,如果银行不逼债,如果类似的海外并购依然被支持,如果短贷可以通过高超的财技“借新还旧”变相成长贷。

而曾经,银行就是不逼债,甚至还追着你借的,国家对类似海外并购也是支持的,短贷也是可以变相成长贷的。以银监会为例,2012年、2015年,都曾明文鼓励有竞争优势的境内企业“走出去”,助推企业提升跨国经营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万达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加快了“走出去”步伐。但现在,“走出去”一段时间,很多新问题产生了,环境变了。

这要怪谁呢?除了你自己,或者感叹“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国家的政策,态度有了变化,那是因为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了,你们又如脱缰的野马跑偏了,必然要采取措施,回到正确的轨道上。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