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位制造业出身“中国首富”财技频出 盘活百亿三一重工梁稳根稳当头 | 公司汇

最后一位制造业出身“中国首富”财技频出 盘活百亿三一重工梁稳根稳当头 | 公司汇
2017年01月17日 08:55 投资时报

将亏损子公司和大笔应收账款转让母集团,同时转售4.5亿股与第三方融资31.5亿,在连续三个月市场回暖之际,三一重工并未再大肆扩张,熬过冬天才是上策

文 | 施南

福耀玻璃曹德旺、格力电器董明珠,更不用说过去一个月内接待了168批分析师的美的方洪波,以及刚刚官宣年营收突破5200亿人民币的华为任正非。无论基于国家层面的战略需求还是应对特朗普式美国的肌肉挑战,中国制造业终于踱回镁光灯下。

名单还可以延长,除了他—在1月2日度过61岁生日的梁稳根,最后一位制造业出身的“中国首富”,曾经以合计26.54亿人民币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从而开启中国民营企业全球扩张潮的标志性人物。

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何况作为三一集团25年威水史的缔造者,梁氏的身家已从2011年荣登“福布斯”榜首的93亿美元下降至2016年的33亿美元。财富的计算可能出现偏颇,不过,如今第58位的排名,以及旗下唯一A股上市企业三一重工(600031)市值从高峰期的1370亿元回落至过去一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464.26亿元,66%的灰飞烟灭终究是真。

至于三四年前与长沙城内同业中联重科连番无间道,从行贿门到绑架门,从监听到反监听,梁稳根及仅长他8个月的詹纯新几乎上演了中国现代商战史上罕见的无限制级格斗。老科里昂说“最猛烈的拥抱是用来抱断敌人肋骨的”,事实上,视同路人也能达成上述效果。而随着部分站队媒体因此牵涉官非,对后者而言,还是远离为妙,哪怕其生产的挖掘机设备产生的大数据,原本是衡量中国经济真实景气度的核心指标。

一个人跌倒,总有旁人为他而心痛。风云一时的梁稳根、三一乃至整个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业,不可能背附着投资驱动型经济最大受益者和最大受害者的标签永久淡出视野。特别是过往366天尤其是近3个月发生的连串新闻、所曝光的繁芜的财务数字,其实蕴藏着不少秘密,值得多维度解读。

梁氏财技接二连三

高达100亿人民币的存量资产盘活,冬日里的三一非常忙碌。

先是2016年12月14日,三一重工宣布将直属子公司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100%股权以40.77亿元价格转让给三一集团控股的深圳三一科技,从而为上市公司取得14亿元“账面投资收益”—注意两个关窍,北京三一重机尽管拥有40.8亿总资产和26.7亿净资产,但2015年的业绩却是净亏损4398万元,即便在2016年上半年亦仍未扭转赤字;同时,此次以交易受让方面目出现的三一科技,8个多月前也是上市公司甩出的亏损包袱。当然,如果考虑到土地和厂房深圳速度的增殖,“中国特色”足以令数字搬运工们心安。

同一时间,三一方面还在同业内首度实施资产抵押债券计划(ABS),即将上市公司下属另两家企业35.87亿和10.91亿元两笔累计应收账款,一律7折作价25.34亿和7.7亿转售予三一集团。

接二连三。一周后,三一集团又以每股7元价格将1.5亿股和3亿股分别转让给上海著名私募股权基金朱雀投资及紫金矿业大老板陈发树,由此再获31.5亿现金流。

能在股价长期低企之时溢价近10%转让巨额股权,而其中之一的受让方陈发树为之后254亿人民币获得心仪多年的云南白药控股50%股权此时正在全面收统投资战线。梁稳根的人脉、手段,了得。

该如何评价这层出不穷的财技?

刮骨疗毒或许是最直接简单的研判。由三一集团承接上市公司经营效率低下的资产,通过金融手段解决当年因急于扩张市场份额采取的包括“零首付”在内激进销售策略所留下的后患,无疑都对改善三一重工的基本面具有相当意义。当然从另一个角度,也可说是某种左袋转右袋式自救,一次替当年那段头脑发热历史的埋单行为。

要知道就在治下企业员工人数首次突破6万、年营收历史性达到507.76亿元净利为86.49亿元的2011年,三一重工年末应收未收账款已同比大涨97.36%至113.05亿元,营收占比为22.26%。而这还是谨慎财务处理的结果。至2012年一季度,三一方面应收未收账款又迅速攀升至201.2亿元,为同期净利润的7倍。

当然,与三一势同水火的中联重科无论是应收账款金额及其营收占比都“更胜一筹”。

一面是GDP增速多个季度连降“破8”在即,电力生产和铁路货运等关键风向指标较此前十年的均数分别下滑86%和79%,一面是受到4万亿政策刺激上马的产能仍处于惯性运营状态,“死道友不死贫道”,越是体量接近的竞争对手之间,越是会在寸土必争的销售肉搏中施出撒石灰、撩阴腿般招数。

梁稳根5年前关于在2020年年营收进入3000亿俱乐部的豪言,而今听来早已恍若隔世,就如同成功保住6.5% GDP增速时的长舒口气之于破8时的坐卧不安。2015年,三一重工较巅峰期的营收已下挫54%,净利更仅剩当红时的1.6%,而2016年中报显示的112.2亿营收和1.38亿净利也不值多提—唯一可能让梁氏欣慰的是,相比中联重科长时间经营性现金流显现负数,不得不依靠政府补贴权充门面,三一重工至少还在赚钱。现在,如若能够把陈年老账上空欢喜的数字折价变为真金白银,实是好事一桩。

终于熬出头了?

那么是否可以将此种“控潜”视作别无他法后的无奈?

正好相反!真相是:自2016年8月后中国工程机械批设备制造行业正迎来五年来最猛烈的反弹行情。以9月为例,全国挖掘机销量达5459台,同比增长71.4%,而1-9月累计销量为50930台,同比仅增12.81%。更有意味的是,13吨以下的“小挖”9月同比增长82.69%,13~30吨的“中挖”9月同比增长53.15%,30吨以上的“大挖”同期增长达87.2%。作为行业龙头的三一重工在这个月以99%的增幅位居国内外所有同业之首。至10月末,全行业累计销量已同2015全年持平,之后的11月,6664台挖掘机销量再度同比劲升72.64%。12月,风景仍在持续。

在梁稳根的老家湖南娄底,有一民间谚语曰“讨米讨得久,总要碰席酒”,曾经连续十数年年复合20%以上的增长,确实让这个行业充斥鲜衣怒马之辈,也正因如此,长达五年的寒蝉凄切才形成鲜明对照。莫非终于熬出头了?

且慢高兴太早,先留神下面的事实再来做出结论。

事实一:中国原有110多家挖掘机企业如今只剩20余家—道友都还在,道童全挂掉。虽然在全球排名中三一、中联均已退出前十,但在中国本土市场的市占份额仍保持且扩大了优势。行业高度集中后“活着”的企业有机会蚕食那些空余的份额。回想一下有A股白巫师之称、现常春藤基金经理陈定华11月20日发表的观点——所有的传统行业都在出现行业集中度的上升,实际有效的产能也就只有排在前10名的公司了。

事实二:尽管卡特彼勒、小松等国际巨头在去年9月后同样录得可观增长,不过相对严谨的财务制度和全球统一的销售策略,注定其不能像中国同行那样迅速进入角色,而另一批国际企业,甚至已放弃对中国市场的进一步诉求,比如日本日立建机索性出售了位于合肥主产大中型液压挖掘机的工厂。

事实三:国三指标强制执行后,有力推动了下游施工企业鸟枪换炮。

事实四:房地产企业开工面积放大及累计2.98万亿PPP项目陆续上马。

事实五:多年深度下挫后极低的行业基数成就大比例反弹。事实是即便阳春似9、10、11月,挖掘机单月销量也仅堪比10年前的同月数据,而仍只有2010年的四分之一。

还有一个奇特现象值得琢磨。按以往规律,份属叔伯兄弟的挖掘机与装载机业务走势往往表现为荣辱与共,但面对挖掘机业务此轮的上扬,装载机销量目前却按兵不动。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装载机多用于固定场所散料堆卸作业,而挖掘机多用于开山动土,所以前者更切合经济发展趋势,而后者更依赖于基建投入力度”。

显然,任何对秋冬行情的高估都是一种不明智。并非中国经济走势推动工程机械迎来中兴,基于此前大坑的稍作回补,才是所谓“告别最艰难日子”的根本所在。未来的利好目前能肯定的只有两个,即2006-2010年高峰期购置的一批工程机械将面临十年使用生命周期的终点,以及一路一带强力推进中部分海外市场的需求增长,比如印尼。

梦回唐朝?也只能在梦里。

2016年过去了,61岁的梁稳根究竟在想什么?或许是欣慰于三一担纲第一大股东的三湘银行的成立,或许是感叹于只及当年三成员工数量的残酷。首富自不再指望,但回归初心则不难办到。29年前,他将自己的本名梁永根改为现名,一为求事业稳重,二为求为人稳重。在一个不确定的年代里,企业家心中的确需要放置一块压舱石。

入驻平台

今日头条 | 搜狐媒体平台 | 新浪财经头条

UC头条 | 企鹅媒体平台 | 天天快报  

新浪微博

合作网站

凤凰网 | 东方财富网 | 封面新闻

同花顺 | 王者财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