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论个体感知偏差

深度阅读:论个体感知偏差
2017年10月05日 19:35 期乐会

作者:卢宏峰

来源:卢宏峰投资分析(ID:investment_analysis)

如何缓解个体感知偏差?1.知道这些偏差的存在;2.尽可能的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用尽可能多的角度看问题。

人类大脑进化到现在这个程度,对于很多事物的反应,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过去的经验迅速的做出一些判断,能够极大的节约决策过程所花费的时间,从而大大的提高了决策效率。

这种基于过去经验的对事物在短时间内做出判断的过程大多数情况下是好事,帮助了人类个体,但在有些时候,却会带来一些麻烦。比如做扶梯这个事情,对于城镇居民来说,每天基本上都要乘坐扶梯(逛商场,进出地铁站)。大多数情况下,走上扶梯之后,大脑天然觉得扶梯会往上或者往下移动,所以大多数人不会感到头昏或者不稳。

但是某些时候,当扶梯可能坏了或者停止运转,当我们一脚踏上静止的扶梯的一瞬间,却往往会感觉到重心不稳,感觉到整个人的重心在往前倾,而事实上扶梯确是静止不动的。

这其实就是过去的经验在作怪。我们大脑里储存的经验就是扶梯应该是动的,一旦踏上扶梯,身体应该做出重心上的调整,以适应脚踏上那一瞬间扶梯通过鞋底往前拉动的力量,防止身体往后倒。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个体对于周边环境做出的反应很多时候是基于过去的经验,很多时候即使知道环境已经发生变化(比如扶梯已经停运),但大脑感知却还没有改变,这个时候就发生了感知偏差。

再举一个例子,很多文章都喜欢拿茅台的股价说事,诸如“茅台股价又历史创新高,成A股最贵的股票”,像这种标题看多了,非专业的投资者的感觉就是茅台的股价一直再涨,而且股价很贵。这里面就有多种感知偏差,首先写文章的人可能就看了一眼K线图,从图形上看在最高位,而且价格接近500元,于是马上得出结论,茅台股价很贵;其次,看过几次这种标题的读者,自己没有去查看具体数据,但根据印象,得出结论,茅台股价一直在涨,而且很贵。实际上茅台的股价只是比较高,但不贵。举一个例子,假设一辆夏利汽车标价20万,一辆兰博基尼汽车标价200万,哪辆车贵呢?

还有一种感知偏差,我们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抢手的东西总是好的。比如,很多人去日本买马桶盖,觉得日本的马桶盖比我们国内生产的要好;比如,澳洲的奶粉,当地的很多超市都被中国游客抢购空,新生儿的父母就觉得澳洲的奶粉是比国内的要好;再比如,一些小学非常热门,家长们通过各种关系想要让自己的孩子进入这些学校学习,因为这些是好学校。当某家上市公司的股票连续上涨3天,每天上涨5%以上的时候,很多股民就会觉得这么多人都在追进去买,肯定是好股票。

生活中的这些经验,大多数情况下应该是对的,但是在投资中,很多时候确是投资陷阱,因为对于股票的抢购必然反应在股价的上涨,而上涨意味着估值提升,估值提升意味着预期回报率的下降。反之,当很多人都觉得一家公司经营困难的时候,往往这家公司的股价持续下跌,而这个时候反而是风险较低,预期回报率较高的时候。

比较凑巧的是这两周刚好看了Daniel Kahneman的《Thinking,Fast and Slow》,上述内容在Kahneman的书里有更系统、全面的论述,且相关内容最早在1984年的一篇论文《Choices, Values, and Frames》里已经有较为系统的提出(论文讲述了在风险与无风险背景下个体的感知及做出选择的相关心理)。作为一名在金融机构从业的投资者,我觉得系统性的学习相关研究资料有助于在工作中做出理性决策,避免投资陷阱,降低因感知偏差导致亏损的概率。

事实上,10年前有一本畅销书,《Influence: The Psychology of Persuasion》,作者是Robert Cialdini。这本书应该很多人都看过,里面也讲述了人类与其他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潜意识/思维定势/生理本能,深度掌握这些原理的销售机构/人员将之运用到商业活动,慈善基金募集等活动中,一定程度提高了说服成功率,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我看来,Cialdini的研究与Kahneman的研究有一定的重叠,后者的阐述可能更为系统。对于投资者而言,可能更关心与之相关的行为金融学相关的内容。我记得五六年前的CFA 3级考试中,就有大量内容涉及行为金融学。从本人最近几年的投资实践来看,了解这些内容确实能在关键时刻提醒自己,避免犯错。

从对投资者有帮助的角度,非系统性的讲一讲其中几种常见的感知偏差:

幻觉偏差

当个体看到一些零散抽象的事物,会不自觉的用想象力来填补事物间的联系,比如两件事情先后发生,人们往往不自觉得会觉得前面的事件的发生导致了后面事件的发生,觉得是因果关系。

比如某天早上吃早饭,你不小心咬到自己嘴唇。下班开车回家的路上,后面的车跟你的车轻轻擦了一下,尽管是对方全责,你还是很懊恼,觉得自己运气差,可能会觉得吃早饭咬到嘴唇的事情与汽车碰撞之间有很强的关系,前者引发了后者。

在比如,你购买了A公司的股票,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收益。某天你去超市看到不少人从货架上把A公司的产品放入购物篮,由此你得出结论,之所以A公司的股价过去一段时间持续上涨,是因为A公司的这个产品非常畅销。

还有一种情况,事后你可能会觉得自己非常聪明,买入A公司的股票,就是因为当时自己就有预感A公司业绩会非常好,股价会涨。而事实上,你当时买入A公司股票纯粹只是运气。

可得性偏差

做出投资决策的时候,人们会从记忆里面搜索相关信息,由于时间限制,记忆限制,搜索出来的信息是不全面的,往往是当时最容易想到的信息,以次做出决策,往往是不妥当的。

比如上市公司季报出来的时候,业绩低于预期,这个是投资者当时最最容易想到的信息,于是投资者当第二天交易往往做出卖出决定。每个月/季度有相关经济指标发布的时候,比如CPI,GDP,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数据,PMI等等,数据发布当天,投资者在做投资决策是,很容易考虑到相关数据,从而影响投资者从长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当投资者看到新闻标题包含“人民币升值”等字,在看到海外收入占比较高的公司的营业收入时,更容易想到汇率风险,从而选择卖出相关公司,即便该公司长期前景非常好。

小概率偏差

个体总是放大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赋予那些可能性很低的事件以极高的权重。

比如人们对中东地区的恐怖分子形象有一些共同记忆:中青年男性,穿着长袍,包裹着黑色的头巾,脸上被大面积的胡须遮住,提着一个黑色的包,里面藏着炸弹。问,在机场安检时看到这样的人,这个人是恐怖分子的概率是多少?很多人会觉得可能性很大,而不顾概率统计。事实上这个概率是比较低的。

在比如,一些长年陷入困境的上市公司经常会发布公告,告诉投资者公司正在转型,从老业务转向新业务。很多年轻的研究员调研回来后,会很兴奋的告诉投资经理,发现了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因为这家公司马上就要经历转型,新的业务将给公司带来可观的营业收入跟净利润的增长,最重要的时候该公司目前市值才50亿,只要涨到200亿,投资收益就翻好几倍。事实上这是小概率事件,大多少情况下,该公司将一如既往的在困境中挣扎。年轻的研究员高估了小概率事件:如果一家公司连经营了十几年的主业都做不好,转型进入新的领域并获得成功的概率是极低的。

效用偏差

即便两件事情给投资者带来的经济利益相同,过程不同,个体感知到的效用有可能差异很大。

比如,A投资者不幸购买了一家经营陷入困境的公司,这个时候有B投资者要约私有化这家公司,出的价格是投资者投资成本的50%,如果A把自己的股票全部卖给B,A将确定性的亏损50%。假设还有一种选择,A继续持有手中的这家公司3年,3年之后A有一半的可能性亏损20%,另外一半的可能性A将亏损80%。

请问A投资者会如何选择?

大多数投资者可能会选择后者,即等待3年,因为如果马上卖出,将锁定50%的亏损,如果等3年后卖出,有一半的机会可能只亏损20%。

事实上,如果不考虑时间成本,后者的期望是亏损50%,对一名理性的投资者而言,两种投资退出方案应当是无差别的。如果考虑到时间成本,理性的投资者更应当选择第一种方案,然后把退出投资收回的本金投入的其他更好的投资中去,三年之后获得收益大概率是比第二种方案要好。

但就个体感知的效用而言,第一种更高,于是便产生了效用偏差。

拥有偏差

这是我为了统一,自己给起的名字,准确的叫法应该是“禀赋效益”(Endowment Effect)。举个例子,同样的100股腾讯公司的股票,因为你拥有它,你就觉得你的100股腾讯比市场上流通的一模一样的100股腾讯公司的股票更值钱。

这个现象在机构投资者中可能见得少一点,在个人投资者中更常见,因为个人投资者更容易将非经济因素赋予其中。我有一个朋友,他在结婚纪念日买了Tiffany的股票(当然,Tiffany的钻戒他也买了),此后无论Tiffany的经营业绩发生如何变化,股价涨跌(12年的持续下跌,13,14年的持续上涨,15年的持续下跌),他都不肯卖出。他觉得手中持有的Tiffany的股票对他而言很有价值,远不是市场价格所能反应的。

框架依赖偏差

相同的一件事情,因为个体思考的角度不一样,往往得出不同的结论。简单而不是很精准的说法,这就是个体在决策过程中容易产生的思维定势。

比如,同样的一辆黑色面包车突然停靠马路停下来,交警可能马上想到该车违章停车,刑警可能想到车里面是否有犯罪分子。而对于边上汽修店的老板而言,他可能想到是不是车坏了,需要修理。

有一个实验,某媒体发布关于A公司药物的疗效统计:

第一种说法:A公司最新研制的药物,用于治理XX疾病,使用该药物的500名患者中,有300名完全康复了;

第二种说法:A公司最新研制的药物,用于治理XX疾病,使用该药物的500名患者中,40%的患者治疗失败;

实验发现看了第二种描述的读者大部分会觉得A公司药物治疗效果不好,而看了第一种描述的大部分读者会觉得A公司药物治疗效果不错。原因是实验人员人为制造了看问题的角度差异,尽管描述的是相同的事件,第一种是正面框架,第二种是负面框架。

对此,查理芒格曾经有一个很好的比喻:“对于手中拿着一把锤子的人来说,满世界都是钉子”。

如何缓解以上偏差?

1.知道这些偏差的存在;

2.尽可能的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用尽可能多的角度看问题。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