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资豪补的短视频,是真风口还是哗众取宠?

巨资豪补的短视频,是真风口还是哗众取宠?
2017年02月21日 09:54 明星私募网

碎片化时间的用户市场定位,催生了微博,陌陌、微信等一项又一项的应用工具,从去年以来,不知不觉中,大家都在用快手、秒拍看视频或者上传视频,自从罗永浩拉着Papi酱,来了一场1200万的融资大戏后,短视频真正拉开了内容行业的序幕。

我们先从数据方面看下短视频内容行业,到底有多火,根据一下科技旗下秒拍发布的《2016年短视频内容生态白皮书》显示,2016年短视频内容创业方面,融资事件超过30起,融资金额高达53.7亿元。

除此之外,各行业巨头,还斥资数十亿资金豪补短视频领域。2016年9月,今日头条宣布,未来一年内,将拿出至少10亿扶持短视频内容创业者;同年9月,百度和腾讯也被传出,将斥资10亿扶持短视频内容创业者;在2016年11月,一下科技同样对外抛出“10亿扶持短视频创业者”的计划。

短视频行业爆发的原因,不外乎是行业门槛低、容易产生流量红利、成本低、传播快、参与性强等先天优势,同时还带有一丝不容忽视的“社交属性”,以代替图文的方式,进一步拓宽了社交渠道。短视频应用快手拥有4亿的用户,再加上资本为其助航,不火才不科学呢。

在短视频领域,还愈发形成垂直产业类的现象,越来越多的短视频内容平台,都在转向更垂直化的领域,比如,一条和秒拍平台都在布局更细分化领域,平台上的内容创作者,则深耕细分领域,两者相同之处是,都在打造自己的IP。

尽管有着“分享从不嫌多、搞笑从不嫌累”特性的短视频行业,很难达到饱和状态,但是,短视频行业确实呈现饱和之象:内容同质化严重、制作粗糙、无法形成行业壁垒。视频行业也都在寻找解决之道:打造自己的IP,靠优质IP吸引流量,形成闭环。然而,很多短视频平台,充斥页面的很多都是偏向低俗搞笑的视频,这种荒诞搞笑的视频分享,让人不禁怀疑:已经成为创业风口的短视频,究竟是新一轮的社交刚需,还是一场底层狂欢?

2017年2月4日,北京市网信办、市公安局、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责令“梨视频App”立即停止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整改。遭到整改的原因,似乎是梨视频旗下“一手video”发表的一段“天安门前车祸视频”,以及无证经营。实际上,在火热的短视频和直播市场,持有广电总局颁发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的企业,只占一小部分。

2016年9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再次收紧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的申请条件,按照规定,未取得许可证,不符合条件的机构和个人,不得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

2016年8月16日,今日头条与持有视听牌照的,运城市阳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以“曲线救国”的方式,拿下视听牌照。联系到2月4号,梨视频因缺少《视听许可证》被要求整改的消息,短视频平台的资质问题,立刻显得无比重要。快手同样没有视听牌照,一旦真的准备上市,也将不得不考虑政策监管风险的问题。

一面是监管收紧,

另一面是市场与资本火热,作为一种新兴的资讯方式,短视频一开年便给市场带来不平凡的气息。

我们再来说说短视频的商业模式,虽然短视频的商业变现,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比如广告、电商、打赏、订阅等等,都是短视频创业者和平台方尝试的方向。在秒拍白皮书列出了,基于客户付费的广告模式、基于购买付费的电商模式,和基于用户付费的打赏订阅模式,这3种主流短视频商业化生态中,后两者的盈利模式,更像是陷在了试水阶段,

一是通过生活美学类短视频,建立兴趣电商,

二是通过以城市生活、人文记录为主的商业视频定制,和原生广告来实现变现。

尽管“客户付费、广告、直播、电商”都是可以接受的变现模式。按照目前行业的现状来看,市场依旧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在内容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依靠客户付费产生盈利,并不容易。

监管当前,所有短视频平台不得不避免触及红线;在变现的路上,实现盈利又遥遥无期。短视频社交的背后,有多少是一笑而过的低俗,又有多少是哗众取宠的文艺?未来在短视频行业内,又是否会呈现,巨头平台瓜分市场、内容创作者百花齐放的态势?还是这些带着社交属性的短视频平台,最终也可能会面临“抱团取暖”的结局?又或者,成为BAT系的一员。

本文由明星私募网原创,采集注明来源:明星私募网(微信公众号:mxsimu)。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