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松祚:日元为什么没能成为国际货币?

向松祚:日元为什么没能成为国际货币?
2017年07月18日 17:48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客户端7月18日电(罗琨)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也曾野心勃勃想问鼎国际货币,但几次冲刺都以失败而告终。在“失去的20年”以后,这个目标还是可望不可即。日元缘何失败?其中又有哪些教训值得正处于国际化途中的人民币予以借鉴?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理事兼副所长向松祚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专访时,就上述问题分享了他的思考与见解。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理事兼副所长向松祚。

  他山之“失”

  向松祚指出,历史经验表明,一个货币能否国际化,其实并不完全取决于它的经济总量。以日本为例,日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日元并没有成为世界第二大货币,这其中原因众多。

  他认为,首先日本金融市场的深度、广度、开放度不够。“日本的金融体系决定了它很难把金融市场变成一个像美国、英国这样的开放性国际金融市场,这是第一个软肋。”

  在向松祚看来,第二大问题是日本没有建立起一个真正覆盖全球的金融机构网络。虽然上世纪80年代日本央行和银行在全球扩张,但是实际上并未形成一个全球的金融机构网络。“你的货币要全球化,但你在全球却没有那么多机构支持,这不就成了孤魂野鬼吗?”

  第三个软肋则是语言。向松祚认为全世界金融的语言都是英语,所以导致日元很难变成一个真正的挑战或者取代美元的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当前有哪些机遇?

  向松祚指出,美国在1890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是美元取代英镑也是在差不多半个世纪以后,所以人民币的国际化也不能太着急。“如果人民币真要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货币或者说第二大货币,我认为至少要半个世纪,而且这还要需要中国的改革、经济都能够稳定推进。”

  “当下人民币国际化最主要的机遇就是全球投资者希望改变资产组合,特别是他们愿意持有非美元资产。”向松祚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表示。

  向松祚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仍然维持非常高的增速,中国的债市对很多海外投资者有极大的吸引力。

  “很多海外的sovereign fund(主权基金)和mutual fund(对冲基金),其实都很愿意持有或者增加他们资产组合里面的中国债券,所以我对债券通开通以后债市的国际化会更为乐观,这也是为什么我提出把债券市场的国际化作为一个优先方向的原因。”向松祚说。

  强美元周期如何提升人民币国际吸引力?

  人民币的持续升值曾经提供了稳定增长的需求,全球投资者仅通过持有人民币现金便可以获得收益。如今在强美元周期中,这种趋势已经停止甚至逆转,中国应该如何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吸引力?

  传统的货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货币与国家经济实力相挂钩,但向松祚指出,目前货币的汇率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取决于实体经济,过去的传统理论也不再适用。“如果按照传统的购买力平价理论来讲,那人民币相对美元应该是升值的,因为中国现在很多产业的竞争力相对美国的竞争力在不断地提升,中国的经济增速也比较高。”

  他指出,因为现在的货币汇率更多是由金融市场的投机因素引起的,尤其是在金融市场很动荡的时候,大家都要寻找避险资产。因此,他认为中国的汇率政策会更加紧扣中国的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下决心维持汇率的基本稳定。(中新经纬APP)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