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零售巨头缘何败走中国?乐天、易买得黯然离场

韩国零售巨头缘何败走中国?乐天、易买得黯然离场
2017年09月22日 09:00 21世纪经济报道

导读:近期,韩国零售企业在中国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

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记者丨温颖然

韩国零售企业在中国的日子不好过

9月11日,在中国经营了20年的韩国连锁企业易买得与卜蜂莲花(00121.HK)在上海签订股权转让协议,6家易买得中国门店之中的5家将全部转交给卜蜂莲花,具体收购价格并未对外公布。

接手不足一星期,易买得长江路、牡丹江店已被卜蜂莲花重新翻牌并于17日重新开业。日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卜蜂莲花华东区负责人处获悉,上海地区剩余的3家店也即将在9月22日再度开门迎客。

无独有偶,另一个韩国零售巨头乐天集团也在近日宣布将全面出售在华超市业务“乐天玛特”。

乐天购物(023530.KS)2017年Q2财报显示,截至第二季度,乐天玛特在海外共开设170家门店,其中中国地区拥有112家。据韩联社报道,乐天玛特近期先后和北京华联集团、泰国正大集团进行谈判,但由于收购价格低于账面价值,收购事宜暂时陷入了僵局。

20年前开始布局,如今黯然离场

易买得(资料图)

事实上,易买得早在20年前就已进军国内市场,是 “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的典型代表。

易买得是隶属于韩国新世界集团旗下的大型综合类超市。资料显示,易买得在韩门店数和销售额均超过了沃尔玛和家乐福在当地市场的总和。

扩张初期,易买得曾立下了要在中国开设1000家连锁门店的宏伟目标。1997年,易买得在上海曲阳开出第一家大卖场,第二家店却在整整七年后才开业。2010年-2011年,易买得在华开出27家店,门店数达到峰值。

自2011年开始,由于经营效益不佳,易买得走上了关店止损的道路,并先后把门店出让给新华都和永辉超市。截至2016年年底,易买得在华门店只余7家;今年3月,上海老西门店宣布关闭,至此,易买得仅剩6店。

除了近日出售给卜蜂莲花的5店以外,易买得仍有一店位于无锡锡山。据了解,由于该店是自购土地建造,因此不在“易主”范围内。记者向易买得中国区发言人处了解到,该店也会在不久的将来被处理掉,印证了韩国媒体年初所报道的“易买得计划在年内关闭中国现有的6家店,全面撤出中国”消息。

易买得宣布撤场以后,在华门店员工的安置问题备受瞩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易买得及卜蜂莲花了解到,所有员工在解约后都会获得易买得总部提供的经济补偿,“若员工选择离开,易买得将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N+1,并从人文关怀角度给予额外的2.5,合计N+3.5个月”。相反,若员工选择留下来,卜蜂莲花可以与之重新签约。卜蜂莲花方面表示,原有的八九百名员工中有百分之七八十的人选择留下。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实体店全线撤离,易买得在中国仍留下电商业务。2015年,易买得先后在网易考拉和天猫国际开店。不过,易买得中国官方网站目前已无法正常打开。

上述易买得发言人告诉记者,尽管此次大卖场全面撤离中国,但由于其母公司新世界旗下拥有多种业态,未来不排除还会有其他业态进入中国。“未来易买得在中国主要发展电商,可能还会有B2B贸易,C端的实体店暂时不会再做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放弃中国市场。”

韩国零售巨头为何在中国水土不服?

与易买得处境类似的,还有乐天集团。

乐天玛特(资料图)

受“萨德事件”影响,今年3月中旬以来,乐天玛特就陆续停业,112个门店中有87家关门歇业。

歇业带来的影响直接体现在了财报数据上面:据乐天集团推算,6个月间,乐天玛特的损失高达5000亿韩元。

事实上,早在“萨德事件”爆发以前,乐天在华就已经连续多年处于亏损状态。乐天集团2016年财报显示,乐天玛特的海外营业额损失高达240亿韩元,其中有八成以上的亏损发生在中国市场。

乐天集团、易买得这两家在韩国数一数二的零售巨头,为何在中国持续水土不服?

曾经在韩国乐天、韩国新世界百货两个公司担任高管的商业策划专家卢泰彻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乐天也好,易买得也好,最终失败均源于没有看清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韩资企业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放权,所有的中国业务都由韩国总部管理,入华初期全部采用韩国高管,因此在中国发展遇到的所有困难都是以韩国人的思维研究,本质上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卢泰彻透露,早在“萨德事件”爆发之前,乐天就已经找了好几家中国企业在商量收购,但都没有谈成。

“近几年出现了不少外资卖场败走海外的案例,比如沃尔玛在韩国已经退出,在日本则是用日本公司的名字(西友)在经营,而家乐福也都退出了日韩市场。我个人觉得零售绝对是一个本土企业占优势的行业。”卢泰彻分析道。

对此,上海尚益咨询总经理胡春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韩国零售企业在其他国家的渗透率其实并不高,当它们在和本土企业进行博弈的过程中,寻求平衡点的机会偏少。另一方面,有着多年海外拓展经验的沃尔玛、家乐福等品牌,在和不同文化打交道过程中则逐渐开始找到修正的平衡点,从而不断做出调整。

“未来如果还想重拾中国市场,外资企业必须放权给中国人,提高本土化程度,毫无疑问,本土业者对当地文化、风俗习惯、饮食起居等各方面的理解绝对会高于外国人。”胡春才说道。

(编辑:张伟贤)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