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商业负债公开 中国最聪明的商人在做二件事

万达商业负债公开 中国最聪明的商人在做二件事
2017年07月21日 08:38 一波说

 首富请稍安勿躁!

有一二个问题“看不懂”

王健林到底是“中国首富”,还是“中国首负”?

长久以来,社会各界一直关心万达的负债问题,尤其是在最近一段时间,高负债似乎成为了不少人眼中万达的“阿琉克斯之踵”—— 一个没有浸泡到神水的致命弱点。

7月19日,在“万达、融创、富力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发布会上,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首次当众兜出“压箱底”的隐私数据:万达商业贷款加债券共计近2000亿,账面现金有1000亿,加本次转让收回现金680亿(近日融创以630亿收购万达旗下76个酒店,13个万达文化旅游项目,加上回收往来款),万达商业就有现金约1700亿。

王健林再盘一盘,他说万达商业还有1300亿销售物业存货,全部卖掉也可以收回几百亿。于是,王首富“忿忿不平”在致辞中说,“大家都很关心万达商业的负债问题,绝大多数是真关心,少部分是真的碰瓷,但也有极个别是真造谣,唯恐天下不乱。”他高调宣布,万达根本不存在高负债的问题。

商业世界,波云诡谲,套路多,光听别人说什么还不行,往往还要看他做了些什么?这几天,首富王健林屡屡上头条,不过这次不是买资产,而是大卖资产。

万达是一个经营30年、资产规模达8000亿的私营家族企业,王健林作为中国首富,万达又是中国商界举足轻重的巨头,这次达成与融创631.7亿元出让资产的大交易,再联想到6月22日那天万达遭遇“股债双杀”的惊魂风波,社会上放大对万达债务压力的想象,也似乎“情理之中”。

生意场上,买和卖都不稀奇,买有买的道理,卖也有卖的逻辑。假如买卖都叫多数人“看不懂”,人们难免要深究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首富,请您稍安勿躁!这里,有一、二个问题“看不懂”。

万达文旅项目为何突然不想干了?

过去,潘石屹说,“宏观调控把老鼠训练精了,不容易捉住。”这里说是“练精的老鼠”,指的是地产商。为了拿地,多年来许多地产商把楼市开发包装成“产业地产”,披上文化创意、高科技、旅游、农业、养老等外衣。现如今文旅项目,更是遍地开花,虚火过旺也是事实。

以往,万达“地产+商业”开发模式,曾经风靡一时,后来,他们又相中了“地产+旅游”模式, 王健林怼迪士尼的豪言壮语,从耳边飘过,其实也是不久之前的事。实际上,我们回头看一下,万达旗下的文旅项目,是无法与迪士尼相提并论,因为前者更像地产项目,而后者是纯文娱产业。

对于孙宏斌而言,这笔大收购,虽也有弥补融创在文旅产业和持有物业领域的短板,但他买入土地储备的逻辑很清晰。而对于王健林来说,文旅项目确实有投入巨大、资金回收及盈利获取周期长等弱点,尤其是影响企业负债结构高低。

万达要开发文化旅游,地方很少不拍手欢迎的,那肯定都是“点对点、人盯人”扶持项目,在拿地成本、政策配套等方面,万达品牌效应是毋庸置疑。过去,王健林也把一个个文化旅游项目“当孩子养,当媳妇夸”,如今为何要当猪卖呢?是铺摊子太大,还是不好干,或者说突然间没有兴趣啦,转眼之间咋变化得这么快呢?

当然,收购协议中有保留万达品牌运营的相关条款,“品牌不变、规划内容不变、项目建设不变、运营管理不变”,其实这也很好理解,交给孙老板后,谁来运营不是关键,可当初与地方政府签订的一系列协议,盖的是万达红色大印,“撂挑子”说走就走,怎么和人家交代呢?

要加速“轻资产化”?

王健林将2016年称为万达转型之年,年会上,他庄严地宣布,万达转型基本成功。所谓转型,核心是加速“轻资产化”。

什么叫万达“轻资产化”,人家说了,“就是用别人的钱”,目前有“直投”和“众筹”两种玩法。当然,王首富对此有一番精辟的论述,假如要用土一点来解释(可能不够准确),那就是企业运作的最高境界——“空手套白狼”。我有品牌、有能力,你掏钱,我帮你玩。

客观来说,王健林确实是国内顶尖的企业家,尤其是在产业选择上,按著名企业家柳传志的话,就是“极具前瞻而且决策果敢”。当人家做住宅楼盘时,他坚决转入商业地产,而且是做到中国乃至全球最大。可当万达城做得红红火火,他又一头扎进文化旅游地产去了。当旅游地产的热度还在持续时,他却将旗下国内酒店、文旅项目卖得一个不剩。如此“快、准、狠”,让人叹为观止吧!

放弃或者加快剥离地产项目等“重资产”,把资产做“轻”,这方面的商业逻辑是看明白了,可“看不懂”的是,同样是酒店、文旅项目,王首富在国内“卖卖卖”,却在海外大肆“买买买”,这又是什么“首富之道”呢?

许多媒体报道,现今的万达,在国内是“大卖家”,追逐轻资产运营,八成项目已经出售;可在国外却是“大买家”,“买买买”,加紧海外布局。

万达有一个“雄心”,就是向跨国企业转型。王健林曾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当海外利润达到1/3时,就是万达成为跨国企业的标志,这可能也是万达为何雄心壮志地投向海外的原因之一。

万达公子——王思聪去年痛骂国内酒店资产“最sb”,所以老爹卖得一家不留,当然这是一句网上笑话。就酒店而言,万达在全球五星级酒店物业的拥有量,可以在排名前面挂上号。此前开业了100多家,还有一百多家在建。

在海外,有很多超级城市的五星级酒店,都挂着万达的Logo。西边的巴黎、伦敦、洛杉矶,到东边的悉尼等等。另外,法国巴黎、印度哈里亚纳邦的万达城文旅投资项目,一个在欧洲算NO1,一个是印度最大投资项目。

问题就出来了,酒店、文旅这些国内“卖卖卖”的项目,到国外咋就变“轻”呢?

中国最聪明的商人都在做二件大事

细心留意一下,中国最聪明的商人,都在做这两件事:一是布局全球,二是降低负债。

很多人将万达这次大出售,归入着急转场A股之路。理由有二,一是剥离地产相关资产,因为不希望IPO时划入房地产板块,目前地产IPO发行几乎陷于停滞。二是下调万达商业的资产负债率。

万达“卖卖卖”,可能有意改善负债率,从而改变外界对“首富”&“首负”的猜疑。

事实上,与王健林一样,一些中国最聪明的商人,早就开始“降负债”动作了。

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去年就说了:复星会“买”也会卖,通过灵活的退出机制来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

不少评级机构认为,过去多年,复星主要依靠债务融资,实施的激进收购偏好,导致其财务杠杆居高不下。为了进一步降低债务水平存在不确定性的各方质疑,一段时间以来,擅长资本运作“大买家”著称的复星,由大手笔的买开始频繁的卖。要知道,标普曾将复星长期企业信用评级展望为负面,可见其负债承压有多大。

再说恒大,近期以来,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许家印在今年六月底赎回了全部的“永续债”。今年年初,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的第一声“号令”,就是“今年公司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降低负债率。”

从王健林到郭广昌、许家印这些中国最聪明的顶级商人,为何纷纷吹起“降负”号角,“春江水暖鸭先知”,莫非商业逻辑生变,或者嗅出什么新气息?

2017年是“金融监管年”,7月14日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如期召开,撩开了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帷幕,“金稳会”横空出世!

“强化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穿透性,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字字力透纸背、重如千钧,管理层降低财务杠杆的意愿可谓空前。

很多私营商业巨头,在国内外关联公司众多,投资领域甚广,一旦负债率偏高,在清理“杠杆+”大背景下,无疑将加大风险敞口。

从家族企业传承角度来看,万达系、复星系、恒大系等企业集团,可以称为家族企业或者泛家族企业(比如参股、相关投资等)。作为掌舵人,过去高负债、高杠杆对外扩张,主要是为了最大化家族企业利益,尤其是超成长阶段,就越有可能选择负债融资政策,通过加大负债放大家族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从而增加私有收益。

当然,受国内融资及政策环境影响,中国的家族企业相比非家族企业而言,负债率普遍也会相对高一点。

话说回来,掌舵人也还有一个职责,那就是要有效传承家族企业,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当然也需要对家族企业的负债进行有效管理,也包括优化企业债务结构,这当中,根据市场及政策环境变动,进行资产拆分、治理,以及降低负债等平衡性的策略,也是尤为必要的。如此来看,一些国内私营企业大老加快“布局海外+降低负债”这两件事,从传承思维的逻辑上是可以打通的!

当然,从会计学角度来看,对于更多家族企业来说,降低负债率的同时,也要关注负债结构的优化之道。

在捕捉扩张机遇中,债务要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仅仅盯着资产负债率还不够,更要关注及债务结构,比如充分顾及短、中、长债务的配置,规避短期不能支付的风险。在国外优秀企业中,一般都会充分考虑长期资金中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