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超50%在做“自杀式”资产配置

中国家庭超50%在做“自杀式”资产配置
2017年07月20日 17:25 海外置业政策

置业哥推荐

高房价背后的犯罪:380多万房主失联、10%的房子是空的,中国究竟有多少房子?

北京一套房的钱,出国能买啥?看完惊呆了!

高回报低风险海外投资项目——马来西亚燕屋房建造投资

为什么要做资产配置?最简单的理解其实就是分散风险,把鸡蛋放入不同的篮子里。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是真正到实行的时候,却都扔进了垃圾桶里。

近日,中国家庭金融财富调查(CHFS)和美国消费者金融调查(SCF)数据显示,中国家庭的房产在总资产中占比高达69%,美国仅为36%。

小编认为这是一个很可怕的数字,这意味着一旦房价下跌,很多家庭将跌入财富消失的深渊中。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认为,与美国家庭的金融知识水平相比,中国家庭还处于初中生水平,而美国家庭则达到了大学生水平。

房产对于中国家庭来说具有投资和居住等多重属性,很多中国家庭把房产作为家庭重要资产配置。

可对于大众投资理财来讲,单一的资产配置,已经无法满足投资者多样化需求。从长远来看,约90%的投资收益来自于成功的资产配置。而老百姓对于金融类资产又缺乏了解和研究,一味只迷信房产的保值增值功能,相对美国家庭则更注重金融类资产的有效配置,能够更有效做到分散投资,以降低风险。

在资产配置的时候,如何平衡收益和风险?

设立一个好的产品结构是很不容易的。因为不同的客户对风险、收益的要求不一致。像欧美的投资人他们看的投资期限不是三年五年,而是三十年、五十年。

但中国的投资人对流动性的需求较大,封闭期限对他来说一两年勉强可以接受,三年以上很多投资者就觉得太长了。

房子——一场财富狂欢

中国家庭迷恋买房增值并非没有任何根据。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北上广深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比2015年增长40%,二线城市增长16%,其他城市仅增长4%。

CHFS数据显示,过去半年,城镇无房家庭新购住房的比例为4.9%,已有一套房再购房的家庭比例为5.3%,已有多套房再购房的家庭比例更高,为5.9%,其中,富裕家庭(总资产处于前20%)的买房比例高达8.1%。

这一组数据正印证了房价上涨的真凶并非是刚需购房者,而是已有一套房甚至多套房的土豪们。

足可见,财富随着房价的上涨发生了重新分配,由无房者家庭向有房者家庭转移,财富越来越集中到一批靠买房发家的人手中。

那么,呈现除房产外家庭财富负增长的窘境,除了投资人个人的原因,市场的责任又在哪里呢?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不断加快,市场持续孕育新的机会,新的投资品种和理财产品陆续涌现,但在丰富投资渠道的同时,危机也随之而来。

危机在哪里?

小编认为全民押注房产的资产配置现状,至少有两个极其可怕的风险:从整个社会层面而言,房产正在吸干其他经济体的血。

从过去的经验我们看到,很多人通过投资买房获得了大量财富。这种暴富经验正在形成示范效应,越来越多的资金进而继续涌入房地产领域。

这些资金如果不买房原本可以用来做什么?消费、投资实体、创业、配置金融资产等……这些都是可选途径。

但是随着预期会涨心理的膨胀,最终这些钱全部流入到了房产。可见,一旦房地产出现危机,必将有大量资金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所以大家看到为了降低风险,很多城市出台了限购限贷政策,把这些流进去的钱全部暂时锁死住,想进来的钱暂时也被踢了出去,整个交易进入速冻模式。

从个人层面而言,房产正在把投资者推向悬崖边。

很多人为什么迷信买房致富?因为预期一定会涨。为什么如此笃定?因为中国的房价有政府兜底,不可能跌。

几乎没有人做过调查研究,仅仅是看了几篇网络上的水文,或者仅仅只看到了北上广深这些年坚挺的房价,便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事实上,泡沫最讲究逻辑,就如当年的温州和海南,在所有人都在预期会涨的心理作用下买房时,泡沫犹如一阵龙卷风,刮走了藏在房子里的那些钱。

当房价下跌时,你准备好如何自救了吗?

事实上,投资就是一门艺术,在不停的时期一定要做出适当的调整,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抓住“风险”才能更好的进行资产的配置。

对于把全部资产押注在房产里的家庭而言,要做的是,处理掉二三四线城市的某一套房子。

用套现的钱完全可以用来投资金融资产。从金融的角度,完全以市场为导向,为大众投资者设计出可以跑赢通胀、风险合理可控的产品。

这就好比把集中在一处的投资风险,进行了分散,通过不同金融产品的分摊风险,总体的资产配置风险得到了降低,从而整体的投资回报率更偏向稳定。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