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青
近日,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发布数据显示,包括“绿色贷款”、“可持续发展关联贷款(SLL)”在内,2024年全球环境与温室气体减排相关的气候融资规模为4705亿美元,较2021年减少了27%。这对高速发展中的全球绿色经济而言犹如一盆冷水,国际能源署(IEA)称这一现象“令人不安”。然而事实上,“绿色遇冷”并非意味着全球对低碳转型的承诺与需求减弱。在全球绿色产业被卷入复杂的经济、政策和市场博弈的大环境下,中国应抓住机遇,坚定不移地持续推进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成为全球绿色经济的关键力量。
从2020年到2023年,全球绿色投融资呈现爆发式增长。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全球符合绿色、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债券(GSS+)标准的绿色债券累计发行量约为4.4万亿美元,年发行量突破了1万亿美元大关,气候科技初创企业融资额屡创新高。但2024年这一势头急转直下,绿色债券发行量同比下降25%,可再生能源领域私募股权融资也减少了40%,风电和光伏项目交易活跃度出现明显下降。
这一回调并非孤立因素导致,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一是宏观经济因素。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维持高利率政策,资本成本上升迫使投资者考虑缩短投资周期,而绿色项目实现回报通常需要5至10年。二是政策摇摆引发“信任危机”。欧盟碳边境税(CBAM)、美国《通胀削减法案》都面临不确定性,加剧了市场对绿色政策连续性的担忧。三是市场机制缺陷逐渐暴露。此前全球绿色经济的普遍繁荣掩盖了碳市场的割裂问题,欧盟、中国、美国加州的碳定价体系无法衔接,客观上给违规套利留下空间和监管缺口。四是技术商业化遇到瓶颈。虽然目前光伏、风力等发电技术较为成熟,但在长时储能等关键供应链技术尚未突破规模经济临界点,所以观望依然是资本的主流情绪。
在全球气候适应资金缺口已扩大至每年3400亿美元的背景下,绿色投融资的回调将引发连锁反应。短期看,资金撤离可能导致非洲等区域及钢铁、化工等部分关键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放缓,加剧脆弱地区的气候变化应对压力。
在全球绿色投融资普遍收缩之际,中国市场展现出较强的抗跌能力。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36.6万亿元,同比增长21.7%,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4.5个百分点,全年增加6.52万亿元。绿色债券市场也日益成熟,碳金融产品交易活跃,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中国绿色市场的韧性主要源于三大支柱。
第一,政策工具箱持续发力。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低利率的碳减排支持工具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目前已投放超6000亿元。同时全国碳市场也在持续扩容,纳入了钢铁、水泥和铝冶炼等行业,配额总量突破80亿吨。机构投资者准入规则也在逐步放开,让各地绿金创新多点开花,如深圳推出的全球首个“海洋碳汇金融产品”、浙江探索光伏项目碳资产证券化,等等。
第二,产业协同效应逐渐显现。中国光伏组件、动力电池产能占全球70%以上,规模化生产使风光发电成本显著降低。产业优势成为吸引国际资本重要原因,包括特斯拉的储能超级工厂二期、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联合宁德时代的NEOM绿氢项目都在纷纷落地。
第三,转型金融破局高碳行业。针对传统工业的老旧设施设备等“棕色领域”,中国各地推出转型金融相关标准。例如,宝武钢铁发行“碳中和转型债券”,募集资金用于氢能炼钢等零碳技术研发,成为全球重工业脱碳的一大范本。
绿色投融资的短期收缩,有政策环境变化、投资预期转冷等方面原因,但也给了市场挤泡沫、再估值的调整时间,转型发展的机遇已经悄然而至。
一要坚持以技术突破重构产业前景。在光伏与储能方面,新的钙钛矿电池量产效率突破25%、钠离子电池成本降至0.3元/Wh,将推动可再生能源项目内部收益率提升至8%以上。与此同时,以数字化赋能绿色发展,借助AI优化电网调度、区块链追溯碳足迹等技术,可降低绿色资产的运营风险。
二要以金融工具创新激活存量。稳定且可观的收益使各类创新性的绿色金融工具不断推出,亚马逊雨林国家正计划发行“生物多样性债券”,以森林碳汇收益为担保将自然资本证券化;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则推出区域性干旱指数期货,以气候衍生品对冲农业减排项目风险。这些都可为中国机构创新金融工具提供参考。
三要对中国在全球绿色投融资中扮演的角色进行“再定位”。过去中国主要是作为重要投资参与者和产品提供者的角色,未来可通过持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绿色投融资等方式,以“投资+技术输出”的模式推广“光伏+微电网”解决方案,以技术“入股”。同时,紧抓人民币国际化新抓手,推动人民币计价的绿色债券纳入国际指数,吸引各国主权财富基金配置,争取更大主导权。
或许正如达沃斯论坛报告中所说的,“气候经济的真正爆发,往往始于资本市场的冷静期。”“绿色遇冷”并非终点,而是行业从“野蛮生长”迈向“高质量增长”的阵痛、反思阶段。当前挑战暴露出全球绿色金融体系的脆弱一面,但也在倒逼各国拿出更务实的解决方案:通过技术创新降低绿色溢价、通过政策协同稳定长期预期、通过金融工具创新分散投资风险。中国若能巩固产业优势、完善市场机制,不仅能为“双碳”目标提供动能,更有望参与制定全球绿色金融规则,成为全球绿色发展的更关键力量。(作者是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蒋露瑶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十年后,辞职女教师后悔了吗? 收起“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十年后,辞职女教师后悔了吗?
- 2025年04月12日
- 11:01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16,093
美民众抱怨成为关税政策“埋单人”
- 2025年04月11日
- 22:12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4,546
太猖狂!连开54家网店全卖假货?上海警方出手了
- 2025年04月12日
- 04:20
- APP专享
- 北京时间
1,911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投资研报 扫码订阅
股市直播
-
北京红竹今天 13:54:29
不聊了,10点了睡觉去,早上还要锻炼呢,已经养成习惯了,到10点左右就犯困,早上6点左右自然醒,明天早上该练胸了,晚安,好梦 -
北京红竹今天 13:50:23
3月中旬红竹给了只卖不买的策略,这次超跌反弹之后,下周还要给个减持策略,控制风险上红竹大多数都还可以[馋嘴] -
北京红竹今天 13:39:18
科创50,创业板,恒生,一些振幅都还可以,如果再大一点,就要考虑行业的了,技术需要把握板块节奏,难度增加了些 -
北京红竹今天 13:36:04
如果对收益要求不高,就是跑赢房贷,专注一个振幅大的ETF,不管场内的,还是场外的,稍微懂掉缠论基础知识,足以了 -
北京红竹今天 13:33:23
周末的气氛不错,缠论结构上我们上周判断日线一笔的反弹,以恒生科技为基准的,现在还差过高,周一上涨没问题,要看是否有力度,有力度还能多反弹几天,没力度就要防一手 -
趋势领涨今天 09:54:57
央行刚刚公布了经济数据: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5.1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37万亿;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6.06万亿元,同比增长7%;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央行抢在A股开盘前公布,显然都是利好,否则,周五收盘以后公布了,以方便周末消化利空。现在公布,让市场有利好的余温,有利于明天大盘高开,这也是一种智慧! -
趋势领涨今天 08:51:23
光库科技(sz300620)(300620.SZ)公告称,公司接到控股股东华发科技通知,其上层股权结构拟发生变动。珠海市国资委下发通知,要求珠海华发集团有限公司与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珠海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华发集团将所持有的部分股权和资产(含华发科技股权)对珠海科技集团进行注资。本次组建完成后,珠海科技集团将成为华发科技的股东,华发科技仍为光库科技(sz300620)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仍为珠海市国资委。此次股权结构变动不会对光库科技(sz300620)的经营和生产活动产生实质性影响。 -
趋势领涨今天 08:19:43
*ST天沃(sz002564)(002564.SZ)公告称,公司股票交易将于2025年4月14日停牌一天,并于2025年4月15日开市起复牌。公司股票交易自2025年4月15日开市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ST天沃(sz002564)”变更为“天沃科技”,证券代码仍为“002564”,股票交易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由“5%”变更为“10%”。 -
趋势领涨今天 07:31:51
【劳动最光荣】“五一钜惠”提前开启!即日起《潜伏擒牛》VIP课程全场六折,半年VIP课程低至881元/月;更有月课1088元/月,季课6折3088元/三个月。活动过后价格会提升,切勿错过!加入至尊擒牛VIP:享四大顶级服务 【1】购买VIP自动加入私密小直播间!【2】每周3-5只超短金股调入调出服务,适合实时看盘的投资者!【3】每日一份高端内部绝密文章:包含明日布局、热点版块、指数预判!【4】每月2~3只高端中线金股服务!VIP超短、中线个股均有涉足,让上班族也能跟上VIP节奏!赶紧戳,直接购买:【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 -
趋势领涨今天 07:31:43
从深圳证券交易所获悉,2024年初至2025年4月6日,深交所累计支持民营企业发行公司债券114只,融资1966.80亿元;发行资产支持证券142只,融资918.1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