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版图”愈加清晰

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版图”愈加清晰
2022年03月02日 05:37 市场资讯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版图”愈加清晰

  来源: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 杨毅

  如果科技创新只停留在科技层面,没能转化成产品,创新大概率会被“束之高阁”。而打通科技创新和企业创新之间的通道,资本是重要的助推力量之一。

  近年来,资本市场充分发挥促进创新资本形成的机制优势,企业的创新活力得到激发,科技至产业的转化效率进一步提升。在注册制等关键性制度创新的撬动下,我国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版图”愈加清晰,各自有着明确定位的主板、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私募股权市场等,正逐步成为新经济集聚地、各类科技创新企业理想的直接融资场所。在改革中不断完善的资本市场,正积极赋能科技创新,助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在与科技创新企业的互动中,我国资本市场汇聚了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领跑者”——这里有全球锂电池行业领军企业,有国内芯片设计第一梯队的企业,更有多家企业在细分领域打破外国垄断,而那些曾参与制定国际、国内行业标准的企业更是不胜枚举。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资本市场战略新兴行业上市公司已超过2100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近半数,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重要行业已形成集群效应。

  科创板:资本赋能“硬科技”企业

  资本市场具有“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突出特点,在促进创新资本形成、支持科技创新方面具有天然优势。科创板虽然是资本市场近年来的新兴板块,但其往往与正在崛起的中国科技创新力量紧密相连。

  2019年7月22日,首批25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鸣锣开市,我国资本市场诞生了一个全新板块。而今科创板开市已有两年多的时间,截至今年2月26日,科创板上市公司达391家,总市值51559.54亿元。

  在300余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制造行业的企业占比近八成。以中芯国际沪硅产业等为代表,科创板吸引了一批极具“含科量”的硬科技企业,集聚国之重器、科技领先类企业的优势凸显,有效支持了一批“卡脖子”技术攻关领域的“硬科技”企业融资。

  一组数据直观体现出资本与“硬科技”的融合在科创板跑出“加速度”。从融资额来看,391家科创板企业IPO实际融资金额合计5115亿元,占同期A股IPO融资总额的四成。从成长性来看,目前科创板已有184家公司预告了2021年业绩,其中七成公司业绩预喜。而从研发投入来看,上交所统计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合计金额达376.68亿元,同比增长40%,投入金额已接近2020年全年水平,研发投入强度继续保持高位。

  华兴资本首席经济学家李宗光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注册制试点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明显增强,如科创板较好地支持了半导体、芯片等企业的直接融资。下一步,科创板要坚定聚焦“硬科技”定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投资者。今年,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是资本市场的重要改革任务之一,相信随着全面注册制的推进,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增强。

  创业板:畅通“三创四新”企业融资渠道

  2009年10月30日,承载着服务创新型成长型企业使命的创业板市场扬帆起航。

  2020年8月24日,创业板试点注册制下首批企业成功上市,标志着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正式落地。步入注册制时代的创业板市场,正以更加包容、开放的姿态接纳着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充足的资金通过资本市场成功投向创新创业领域,推动新经济发展。

  一年多来,实行注册制的创业板市场运行平稳,直接融资功能提升。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2月26日,创业板上市公司总计1109家;其中,注册制下新增的上市公司281家,首发实际募资金额合计2193亿元,占同期A股IPO融资总额的27%。

  更加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是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的一大亮点。通过综合考虑预计市值、收入、净利润等指标,使创业板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创新企业的包容性进一步提升。截至2021年11月末,创业板注册制新上市公司近九成属于高新技术企业,七成公司主要技术、产品处于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注册制下的创业板正积极推动资金、技术、人才持续向创新领域涌动,助力更多创新型企业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统计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创业板公司研发费用合计达824.7亿元,同比增长34.2%。46家公司研发强度达20%以上,6家公司研发费用达10亿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科创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以来,一批在核准制发行条件下无法上市的优质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截至今年1月底,共31家未盈利企业、4家特殊股权架构企业和5家红筹企业发行上市。

  分析人士认为,创业板改革以来,重点支持“三创四新”企业融资,畅通了创新创业企业直接融资通道,同时也促进了科研投入和科技成果价值的显性化,将科技成果转化与个人财富增长有效衔接,有助于激发科研人才的持续创新动力,增强企业创新实力。

  北交所:灌溉“更早、更小、更新”企业

  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的企业在资本市场“同台竞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满活力的重要体现。而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的设立,正是资本市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重要落子。

  我国中小企业有灵气、有活力,能办大事,但是长期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北交所的成立,意味着将有更多“更早、更小、更新”的有潜力的新苗得到资本市场灌溉。

  从资本市场整体服务格局来看,一方面,北交所与沪深交易所实现错位发展、互联互通;另一方面,北交所与新三板基础层和创新层形成协同发展态势,并坚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

  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是北交所建设的长期目标。尽管北交所开市时间不长,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北交所、新三板2021年市场改革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北交所上市公司82家,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占比87%,经营业绩突出、创新能力较强;新三板挂牌公司6932家,符合北交所上市财务条件的挂牌公司超过千家。全市场累计783家公司获评“专精特新”“小巨人”,59家成长为“单项冠军”。

  北京优炫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数据库、数据安全产品及服务的提供商,2013年在新三板挂牌,目前正全力冲刺北交所上市。该公司董事长梁继良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北交所尊重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和发展规律,可以激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相信公司未来会因为北交所而站上更好的发展平台。

  对于今后北交所如何坚持错位发展,全国股转公司董事长、北交所董事长徐明认为,一方面,要兼顾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拓展数量规模,初步形成创新型中小企业集聚地,丰富企业结构;另一方面,做好互联互通,切实发挥承上启下功能,持续落实好与沪深市场、区域性股权市场的联通机制。

  债市支持科技创新出新招

  债券市场、私募股权市场在支持科技创新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2021年3月,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在沪深交易所成功发行。发行人为国内头部创投机构,其中,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创投”)的科技创新公司债在深交所发行,其余6家在上交所发行。据悉,科技创新债券是在交易所创新创业公司债券框架下,进一步聚焦科技创新引领作用而推出的,募集资金将专项用于符合国家重点支持行业的科技创新企业,助推实体企业创新升级。

  深创投表示,募集资金将通过直接投资或设立、增资于创业投资基金等方式,投资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创新创业企业股权,重点支持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信息科技等科技创新领域企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创新创业公司债的承销规模不断扩大。中国证券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作为创新创业公司债券主承销商的证券公司共23家,承销32只债券,合计金额343.95亿元,同比增长154%。

  值得一提的是,专注早期投资的私募股权基金对于促进创新资本形成,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底,私募基金投向各类股权项目本金7.6万亿元,其中,投向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种子期和起步期企业本金占比分别达28%、26%和33%。数量众多的科创板企业、创业板企业在上市前曾获得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投资。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戚琦琦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04 高凌信息 688175 --
  • 03-03 思林杰 688115 65.65
  • 03-03 立航科技 603261 19.7
  • 03-02 青木股份 301110 63.1
  • 03-02 聚赛龙 301131 30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