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评:微信被问“在吗” 该如何回复?

新华社评:微信被问“在吗” 该如何回复?
2019年09月19日 22:00 新华社

  作者:李思圆

  有事说事,往往更容易被接受。

  网上有个问题,在微信上被问“在吗”,该如何回复?

  有个十分有趣的回答是:

  你好,请你拿着你的手机打开语音朗读下面的文字对天起誓并发送给我:我找你聊天不是让你投票,注册、下载软件,

  也不是我要结婚了,我生小孩了,也不是我有一个好的产品推荐给你,也不会让你帮忙砍价,

  更不是我要问你借钱,让你贷款,只是单纯地想你了,想请你吃个饭联络一下感情。

  虽然这是个笑话,但无不反映出,大多数人其实不喜欢,甚至是讨厌被别人问到“在吗”。

  因为如果它传递给人最直观的信息就是,对方有不好的事找你,无论是找你帮忙,还是找你借钱,总之会给你带来麻烦。

  其实对于成年人而言,你有事说事,不必非要拐弯抹角。 

  在社交场合,有事说事,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感受,你每天非常忙,时间也掐得很紧,可在收到别人问“在吗”时,有时你既生气,又感觉很无奈。

  一方面,你不能不回复,尤其是对于工作上的伙伴,或者一些比较熟悉的朋友,你担心会错过什么重要的事。

  另一方面,当你问对方有什么事时,如果对方暂时不在,隔了一会儿,又会回复你,这下在了,你还在吗?这样一来二去,还没说到正题时,你已经崩溃了。

  也许对于时间概念不强的人,觉得这根本不是多大的问题。

  但对于许多忙于正事的人来说,他们有时连吃饭休息的时间都靠挤,

  所以真没有太多功夫,来理会这些需要消耗大量精力,去猜,去等待,去周旋的未知信息。

  在生活中,有事说事,其实是节约彼此的时间。

  有一句话说,浪费别人的时间,就是谋财害命,而一个看似无关轻重的“在吗”,有时就会犯这样致命的错误。

  虽然我们都比较反感别人问“在吗”,但这事儿其实也要分场合,看情况的。

  如果是你的父母,问你“在吗”,如果你在忙,可能会晚一些回复,甚至直接打个电话过去,问一下是不是有什么事。

  但如果是一个很久不联系的,八竿子打不着边,甚至只是萍水相逢的人,突然问你“在吗”,我想大多数人的做法,要么是保持沉默,要么是假装没看见,要么就是直接拉黑。

  其实在沟通这个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注意界限和分寸。

  毕竟关系要分好坏优劣,事情也要分轻重缓急,并不是谁,你都可以毫不顾忌地去直接问个“在吗”?

  对于关系一般的人而言,人家可以选择不回你,因为害怕你会打扰到人家。而对于关系很好的人,自然是无所谓的。

  对于重要的事,如果你还只是问个在吗,特别耽误事。对于不那么重要的,你问个在吗,又容易让别人多想和猜忌。

  千万不要以为,开门见山谈事不礼貌。

  因为相比于钓别人的胃口,让别人担心,让别人感到不安的 “在吗”,前者更有诚意,也更易被人接受。

  这是个全民网络的时代,即便一个人再忙,一天之内也还总是会抽得出空,去看一看信息,然后决定是否需要回复。

  所以有时,你突然冷不丁地问别人一句“在吗”,既显得很多余,也耗费时间,同时也非常不利于跟别人的沟通。

  第一、有事说事,是对别人的尊重。

  如果你有事找别人,那么直接说出你的意图,而非试探性地去问“在吗”,这是一个非常有修养的做法,

  因为你既给了别人考虑的余地,寻求帮助时,也足够坦荡磊落,而不是让别人骑虎难下。

  第二、有事说事,是节约别人的时间。

  你直接说出你的事,等别人空闲下来时,一看信息,瞬间一目了然,而不必过度客套,彼此问来问去,去耽误别人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第三,有事说事,是一种处事的分寸。

  其实无论你跟谁发信息,最好不要问“在吗”,而是直接说出你的想法和意思。

  因为并不是人人都喜欢太过含蓄的表达。

  请不要轻易问别人“在吗”,有事说事,往往更容易被接受!

微信回复在吗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