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公司被查账,子公司却赴港IPO,这家备受争议的公司!

母公司被查账,子公司却赴港IPO,这家备受争议的公司!
2019年07月07日 20:40 包不同的观点

今年三月份,一起美国高校招生舞弊丑闻曝光,这起美国高校舞弊案让太平洋对岸的群众们吃饱了瓜,一时之间大家对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痛骂不已。

可是谁也想不到,三月份发生的这起美国高校舞弊案,竟会与中国制药企业扯上关系。五月份,国内制药巨头歩长制药被卷入其中,在舞弊案中牵连不清的歩长制药被推到了舆论最前端,各种公司早年的新闻被扒拉出来。

于是歩长制药开始了自己股价的下跌之旅。

时间仅仅过去两个月左右,已经没有人注意歩长制药,瓜已经吃完了,当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如今的歩长制药已经悄悄涨回了26.42。

今天要说的是天士力,为什么要把歩长制药拉出来呢?

主要还是在于两者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最接近的就是两者在销售费用上的支出,数字之高令人咂舌。为何两者对于销售那么痴迷,对产品研发却是另一个态度,其中的原因耐人寻味。

早在上月,77家药企业被列入稽查检查名单,财政部会同国家医保局成立部际协调工作组,重点围绕医药企业的费用、成本和收入的真实性进行检查。

而天士力就在其中。

子公司上市

就在天士力被查账的同时,其分拆的生物医药公司——天士力生物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申请主板上市。

这家天士力生物目前估值18亿美元,看起来不算特别高,但是要知道天士力在A股估值目前仅仅262亿人民币,而其子公司未上市就估值接近130亿人民币,这家子公司估值几乎母公司一半,那么到底成色如何?

而为何天士力生物要在母公司被查账期间冲击IPO呢?时间节点卡得如此精准,里面有什么故事吗?

在探索这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之前,先了解一下天士力生物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

依照招股说明书,天士力生物已拥有完整的研产销从试验到临床使用的一体化生物药商业化平台。经过自主研发和投资引进,公司产品组合包括12项自主研发的生物药项目和2项拥有商业化限权的生物药项目。产品线包含心脑血管、肿瘤及自身免疫、消化代谢三个领域。

据南方都市报,14个上述项目中,仅有重组人尿激酶原(普洛克)1个已经上市,后者可用于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该药物从2001年开始研发,2011年4月22日获批上市。

招股书显示,2017年,普佑克销售额约为1 .17亿元,而就在2017年底,普佑克通过医药谈判降价10%入选全国医保乙类目录。但从溶栓药物的发展趋势来看,普洛克这一天士力生物的“现金奶牛”,仍面临着类似药物的激烈竞争。2018年天士力生物的毛利润从2017年的45 .8%升到了70.1%,但整个公司仍未实现盈利。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天士力生物两年分别亏损9135万元、167万元。

在产品毛利率上升到70%之际尚未完成盈利,仍亏损达到167万,面对其他类似药物的竞争,天士力如何能保住自己的毛利率与市场份额呢?如何确保自己可以实现盈利呢?

存在问题

研发费用过低

作为一药企,想要获取长远持续发展,那么在产品研发的投入上是不能小气的,如果仅仅凭借一款明星药打天下,不思进取,等待它的下场很可能就是逐渐被市场淘汰。

一款新药从研发到上市,大约需要十五年的时间,这是一家药企堆砌护城河必然要花费的,期间所要消耗的资金更不是常规数字。

或许中成药的研发有所区别,但是总体上来说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根据财报,天士力在2018年,2017年在研发上的投入分别是5.889亿,5.061亿,而同期的销售费用则是27.90亿,25.35亿。这两年间的销售研发之间的比值分别为4.7:1和5:1左右。

如果仅仅看研发费用的话,会觉得天士力这两年在研发上有更多的投入,但是再看比值的话,就会觉得,这似乎不像是一家药企,更像是一家专业的营销公司,销售才是支撑他们发展的业务,研发只不过是顺带的。

回溯往年的数据,天士力2016年至2014年的销售费用分别为23.62亿,19.91亿,18.22亿。同期营收分别为139.5亿,132.3亿,125.8亿。销售费用占营收分别为16.9%,13.77%,14.48%。而同期的研发费用并没有在相关表上找到,或许是我能力有限。

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高

一般来说,一家有着先进管理机制的公司,在管理效率和成本控制上会比较成功。

2018年天士力管理费用5.742亿,财务费用4.942亿,而同期营收为139.5亿。在2014年时,天士力管理费用曾高达8.101亿。

现金流差

2018年天士力账上货币资金31.37亿,一年为14.99亿,而2015年仅仅为10.80亿。仅仅三年时间,天士力账上的货币资金几乎为当初的三倍,2018年年末较上一年几乎翻了一番。是什么让天士力在这个科目上有如此巨大的进步?实在想不通。

事实上天士力在应收账款上的数据几乎是打着滚往上翻的,从2016年的48.76亿到2018年的82.72亿,也接近有一倍的增幅。而2013年年末仅仅为20.52亿。

而2013年天士力营收为111.1亿,2018年为179.9亿。营收尚未翻一倍,应收账款却是当初的4倍。

为何将时间点放在201年年末?因为闫凯境2014年3月任天士力制药集团董事长。这位是谁呢?篇幅有限不加以详述,且容卖个关子!

潜在风险

结语

如今在闫凯境掌控下的天士力,正在运作天士力生物在港上市,最不可思议的是,这家尚未上市的企业估值达到了125亿元,要知道如今天士力母公司也仅仅才257亿,看来钱还是很好赚的。

至今没有实现盈利,在产品上也没有能够给人眼前一亮的核心产品,这样的企业却能够估值一百多个亿,看来大家都很疯狂。

在闫凯境的运作之下,天士力在母公司产品研发上没有上心,却是在资本运作上是一把好手。

无论天士力生物上市成功与否,对母公司来说都有好处,最直观的表现在股价上。

但依托手段支撑起来的股价犹如空中楼阁,经不起市场的考验。如今的市场所需要的是有真正的竞争力的企业,创造价值的企业才能被人认可。

吹嘘起来的企业,泡沫严重的股价只不过是割韭菜、圈钱的套路罢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