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双重打脸”,海王生物并购三甲医院的疑云

遭“双重打脸”,海王生物并购三甲医院的疑云
2019年08月21日 14:22 时代财经

海王生物近期并不太平。在湖北江汉油田总医院(以下简称“江汉油田总医院”)的二次改制中,海王生物旗下的孝感海王银河投资有限公司最终胜出,击败的对手包括华润医疗、新里程医院集团等多路社会资本。

然而,这却揭开了一场闹剧的序幕,孝感海王的中标随即遭到当事医院的坚决抵制,江汉油田总医院院长雷正秀公开发文抗议,质疑海王生物实力,称遴选会存在暗箱操作,事件一时引发行业热议。

经过半个月的发酵,事态进一步升级,随着海王生物发布公告否认收购,武汉协和医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否认合作和托管,“双重打脸”让事态再次陷入舆论质疑的漩涡。

收购三甲医院遭公开抵制

事情还要从半个多月前说起。7月31日凌晨,江汉石油总医院的各大微信群里开始流传其院长雷正秀发布的《给全体员工的一封信》(以下简称《公开信》)。内容写到,“今天下午医院产权改革领导小组举行遴选会,与三家备选公司进行了竞争性谈判,最终投资者确定为海王。我已经不能抑制住自己的愤怒了!没有经验、价格最低、方案没有别家的好、后期对医院没有任何承诺,他们也好意思说得头头是道!这吃相也太难看了吧!”

《公开信》透露,7月30日下午,医院产权改革领导小组在举行的遴选会上与三家备选公司进行竞争性谈判,海王生物因票数最高,超越华润和新里程的遴选票数,最终确定为投资者。包括董事会、经营小组、监事会的10人小组中,7人投票给了海王生物,2人弃权,1人反对。

对于这个结果,江汉总医院职工上下不满,雷正秀更是在这封长达2600字的《公开信》中列出了海王生物、医院董事会的多条“罪状”,包括海王生物濒临资不抵债、涉嫌财务造假等入局的弊端,以及遴选过程存在拉票、暗箱操作等。特别是,海王生物出资3.5亿元,并不是最高。尽管其提出将按照最高价调平,雷正秀仍然感到“意难平”。

江汉油田总医院是湖北潜江知名的三甲医院,作为现代企业医院改制的试点,自2006年就已经启动了首轮改制--建立了全体职工持股的股份制。此后,逐渐由每年需要油田给予补贴生存,转为每年略有结余的民营非营利企业。

但是随着医院的发展,股权分散等弊端开始显现,严重制约医院的进一步发展,第二轮改制也正是在此基础上,由董事会和经营小组达成一致意见的结果。

扑朔迷离,合作三方各执一词

就在外界还在质疑海王生物遴选过程是否存在暗箱操作,其资不抵债的财务现状能否完成对医院的收购时,事情就在一周后发生“神转折”。

8月7日中午,海王生物发布公告否认了上述收购计划,公告中还称孝感海王仅仅是计划与医院进行战略合作,无权对医院现有管理体系进行改变,也不可能接管任何一家医院,孝感海王目前对收购江汉总医院没有实质性的计划。

海王生物的公告是否意味着他们想退出江汉油田总医院的收购?双方到底是“战略合作”还是“全资收购”?

海王生物董秘办相关负责人谢德胜向时代财经坚决表示,“目前只是战略投资者遴选。公司因为没有对医院展开尽职调查,所以在此之前我们不可能决定还是否收购。”他还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

但雷正秀在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均表示,江汉油田总医院是在出售100%的股权,而非战略合作。参与此次竞标的另一家公司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竞标内容不是战略合作,而是收购。

“打脸”还不止于此。对主导让海王生物中标的医院管理层来说,更大的打击来自武汉协和医院的发声。

海王生物之所以能够胜出,与之在标书的具体方案上提出关于武汉协和医院的“托管”不无关系。其具体方案包括,收购完成后,海王集团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及社会资源帮助江汉油田总医院与华中地区最强医院武汉协和医院搭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签订相关合作协议,主要合作内容包括委派学科骨干、专家组成服务团队到江汉油田总医院进行轮岗,开展坐诊和查房等医疗服务,强学术交流等10项内容。

江汉油田总医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陶银保也曾向媒体透露,他把票投给了海王生物,选择的理由是因为整体公司实力,且方案中后续发展的规划比较接地气。在对医院的管理上,海王生物表明会邀请武汉协和医院的人来协助指导,武汉协和医院在民营医院输出管理经验方面已有不少成功案例。

但对于此项承诺,武汉协和医院院长胡豫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此事并不知情”。

频繁并购,40亿商誉压顶

一位长期参与医院并购的业内人士告诉时代财经,海王生物作为一家从事药品、保健品生产和药品、医疗器械销售的上市药企,之前并无投资和运营管理医院的经验,却能打败华润和新里程这种在国企医院改制领域拥有成功案例的强劲对手确实少见。

“而且医疗不同于其他领域,完成收购后仅仅是一个开始,投后管理才是关键,这需要收购方具有足够的经验和实力,毕竟关系到医院的生死存亡问题。”

雷正秀在《公开信》中质疑的另一个关键点是海王生物的实力,在她看来,海王生物之前从未经营过医院,且资金状况不佳,进入后根本无法促进江汉总医院的经营发展。

“海王生物的公开财报显示,其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连续三年为负值,债务偿付风险非常高。2016年-2018年,海王生物现金流分别为-14.97亿元、-24.33亿元、-11.35亿元。2016年-2018年,海王生物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4.72%、79.05%、82.69%。”

《公开信》中还指出,海王生物的盈利能力也有问题。据海王生物财报显示,其目前总负债340亿元,股权质押比例高达99.83%,资金链非常紧张。

不仅如此,时代财经查阅相关资料还发现,上市20年,海王生物一多半时间都在进行收购。

尤其是近年来步伐不断加快,2017年、2018年共收购了69家公司,平均每个月收3家。如此频繁的收购使海王生物形成了大额商誉,截至2018年末,公司账上商誉共39.18亿元,基本为近两年收购公司形成的。

问题频出,国企医院改制僵局难解

近年来,受加快公立医院改革、互联网概念加入、非医疗行业投资(特别是上市公司加入投资行列)等一系列影响,各路资本并购医疗机构蔚然成风。

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益佰制药、复星医药、康美药业、海南海药、北大医药、信邦制药、人福医药等医药企业宣布并购医疗机构,部分并购对象为当地公立医院。但在医院并购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失败的案例层出不穷。

时代财经了解到,景峰医药曾在2015年完成对成都金沙医院全资控股,并设立贵州仁景医院管理公司、上海华俞医疗投资管理公司。2016年,景峰医药又通过上海华俞并购了云南叶安医院管理有限公司55%股权。但短短3年后,起就宣布以1.5亿元的价格将成都金沙医院100%股权出售了。

而人福医药曾在2017年底出资1亿元收购黄石大冶有色医院75%的股权,并称未来3-5年将布局超过20家医院,但仅仅一年后就出现上市20余年来首次亏损(巨亏27亿元),以至于黄石人福医院、武汉宏昇生殖健康中医医院等非核心资产被出售。

除此以外,煤炭、油田、纺织、钢厂等领域的医院也在加入到改制队伍中,其中如茂名石化医院改制后逐渐走向衰落甚至倒闭的案例不在少数。

面对并购改制问题频现,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创始人史立臣向时代财经表示,很多人认为药企收购医院具备一定优势,其实并不是如此。

“实际上药品的销售和管理与医院的经营和管理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而且医院的区域性非常强,基本都是服务于本区域,哪怕省会城市的医院有8成以上患者也都是来自本城市,所以这个模式根本不适合企业用来卖药品,区域性强也导致企业很难在短期内有大幅度的资金收益。另外,医院本身是一个重资产、运营周期较长的产业,这种情况下,就让很多的上市公司在收益上达不到预期,再加上不善于对医院模式的管理,最终形成两败俱伤的局面。”

此外,史立臣还表示,在医改中社会资本与公立医院之间的种种矛盾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医生的编制问题,这也直接导致了民营医院优质医疗资源的缺乏。

“公立医院改制成为民营医院后,很多优质的医疗资源因为编制的取消而很难招聘过来,没有建立好科室的资源也就导致医院逐步走向颓势。所以,医生编制的问题不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就会一直存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