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白酒市场的持续变革与发展,酱酒行业正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据广发证券预测,到 2025 年,酱酒行业规模有望攀升至 2984.74 亿元,在白酒行业中的市场份额也将从 2023 年的约 30% 提升至近 40%,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12.43%。这一预测不仅反映了酱酒市场的蓬勃发展,也预示着白酒行业格局的进一步重塑。
从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来看,酱酒的崛起尤为显著。2023 年,茅台销售额高达 1406 亿元,在高端白酒市场份额超过 60%,成为酱酒行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与之相比,浓香型白酒虽目前规模庞大,2023 年市场规模约 4500 亿元,预计 2025 年达 4800 亿元左右,年复合增长率仅约 3%。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头部品牌 2023 年合计市场占有率约 30%,但随着消费者口味多元化,其市场份额面临被其他香型分流的压力。清香型白酒近年来稳步增长,2023 年市场规模约 1500 亿元,预计 2025 年增长至 1800 亿元左右,年复合增长率约 10%,山西汾酒在其中表现突出,2023 年营收 262 亿元,市场占有率约 18%。兼香型白酒市场规模较小但增长迅速,2023 年约 200 亿元,预计 2025 年达 250 亿元左右,年增长率在 10%-15%,口子窖、白云边等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合计市场占有率约 65%。米香型白酒市场规模相对最小,2023 年约 50 亿元,预计 2025 年增长至 60 亿元左右,桂林三花酒市场占有率约 30% 。
在消费趋势上,酱酒中高端产品需求持续攀升。2024 年,中高端酱酒销售额同比增长 15%,次高端酱酒更是增长 18%,消费者对纯粮酿造、大曲酱香工艺的酱酒偏好度达 80% 以上。浓香型白酒则在消费升级下,高端产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4 年高端浓香型白酒销售额同比增长 12%,同时针对年轻消费者的低度、个性化产品也逐渐受到关注。清香型白酒凭借年轻消费者接受度的提高和消费场景的拓展,在酒吧、夜场等新兴场景销售额占比从 2023 年的 5% 提升至 2024 年的 8% 。兼香型白酒因消费者对其口感独特性和融合性的认可,2024 年销售额同比增长 13% 。米香型白酒在传统区域忠诚度高,开拓新市场时则需根据不同地区口味偏好调整创新。
产能产量与产区分布方面,酱酒产能扩张明显。到 2025 年,酱香型白酒产能将突破 100 万千升,相较 2022 年翻倍增长。茅台、郎酒、习酒等头部企业纷纷落实产能扩张计划,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表示,2025 年郎酒酱香酒年产能将达 8 万吨,2023 年茅台基酒产量为 5.68 万吨,预计 2025 年将超 6 万吨。浓香型白酒产区集中在四川、江苏等地,产能相对稳定,2023 年四川浓香型白酒产量约占全国 40% 。清香型白酒以山西杏花村为核心产区,汾酒不断扩大产能,2023 年基酒产量约 10 万吨,预计 2025 年达 12 万吨。兼香型白酒产区分散,口子窖、白云边等企业有一定产能规模,郎酒也计划加大兼香领域投入。米香型白酒产区主要在广西,桂林三花酒 2023 年基酒产量约 1.5 万吨。
品牌竞争格局上,酱酒品牌集中度不断提高,2023 年茅台、郎酒、习酒三家企业销售额占酱酒市场总额 60% 以上 ,小型酱酒企业面临被兼并或淘汰的命运。浓香型白酒品牌竞争激烈,头部品牌与区域品牌竞争合作并存。清香型白酒中山西汾酒占据领导地位,其他品牌如牛栏山通过产品创新、价格策略等争夺市场份额。兼香型白酒口子窖、白云边等占据主导,但新兴品牌不断涌现。米香型白酒桂林三花酒占据主要份额,随着市场拓展,竞争将逐渐加剧。
综上所述,2025 年酱酒行业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消费升级和市场多元化的背景下,各香型白酒都在寻找自身的发展机遇与突破点,未来白酒行业的竞争格局仍充满变数。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