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紧急加速 数千万人或受影响

国企改革紧急加速 数千万人或受影响
2017年12月16日 23:35 反做空研究中心

来源|价值线综合上海证券报、政能亮(ID:zhengnengliangpl)、经济参考报等

“目前,混改已经形成了突破势头,从明年开始,地方国企混改将明显加快。”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

为何最近国企改革的鼓声如此密集?这其中可能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惯性使然,二是应对偶发性。所谓的应对偶发性,一边加息、一边降税,美国罕见的“两手硬”战略,其政策意图一是强化美国的实体经济发展,二是加速全球资本的回流力度——而这,毫无疑问,会对我国构成阶段性冲击。

国企仍是我国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单位的城镇就业人口数量从2005年以来一直保持稳定,约为6500万人。

第三批31家混改试点名单确定 地方国企担主角

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15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国资委第三批混改试点名单已经确定,一共31家,其中中央企业子企业10家、地方国有企业21家。

“三批混改试点加起来一共是50家,重点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正在逐步有序推进。”彭华岗透露,在前两批试点的过程中,国家发改委和国资委共同开展了一次规模较大的调研,对试点当中发现的问题及企业在试点中需要支持的政策做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近期专门召开会议进行讨论,并发布有关政策文件。

记者注意到,近期地方国企混改正在加速扩围。仅12月以来,A股云内动力、*ST沈机等公司都在混改工作上取得了突破进展,并且具有标杆意义。有国资专家对记者表示,作为东北振兴的一部分,在第三批混改试点名单中,有望包括多家东北地区的国有企业;未来东北振兴的政策支持将进一步加速,重点聚焦制造业升级,其中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是重点。

云内动力15日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昆明市国资委正筹划公司控股股东云内集团层面的混改。目前昆明市国资委已向昆明市政府提交了《关于启动云南云内动力集团有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立项有关事项的请示》,该事项已经昆明市人民政府常务会通过。

本次混改拟通过引入具有协同效应和领先优势的战略投资者向云内集团增资方式进行。具体来说,公司拟引入两家具有协同效应和领先优势的投资者,最终形成昆明市国资委持股45%、其他两方分别持股45%(民营)和10%(不限定国有、民营)的股权架构。云内集团混改事项完成后,云内动力将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企业(持有10%的战略投资者隶属昆明市国资委监管的情况除外)。此外,云内集团混改完成后,上市公司将按照市场化原则完善薪酬激励机制,个人绩效与企业盈利水平紧密挂钩。

更早一些,东北国企*ST沈机于12月5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沈机集团收到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央行、银监会及证监会等八部委联合印发的通知,《沈阳机床厂综合改革方案》(下称《方案》)已经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确定了十项具体改革措施、四项组织保障和九项支持政策,并由国务院国资委将沈阳机床厂纳入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综合改革试点。这意味着,东北国企改革的新范式将由沈机集团开启。

记者注意到,《方案》重点包括:重组整合打造三大产业集群、市场化债转股、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这三大核心部分均与*ST沈机有关。并且,有关部门还将协调国有大型基金参与企业改革重组。《方案》显示,国家发改委将帮助协调国家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单位、国务院国资委则帮助协调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管理单位,与沈阳机床厂沟通对接,研究在智能制造领域开展投资合作的可行性。

“在前几轮混改中,地方国企台下的多,台上的少。在下一轮混改中,预计地方国企将唱大戏、担主角。”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目前包括上海、广东、江西、山东、山西、辽宁等在内的省市都在出文件、作部署,地方国企混改南北呼应、上下联动的局面将形成。

在他看来,“目前,混改已经形成了突破势头,从明年开始,地方国企混改将明显加快。”

(12月14日招商银行在太原举行2017年度国企改革金融合作发布会)

国企改革为何加速?

国企改革加快并非没有征兆。在第三批31家混改试点名单确定的消息发布前,国企改革的重磅消息不断。

12月13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国企改革发展和监事会对央企监督检查情况汇报,强调发挥国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

除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外,9月27日的会议听取了推进中央企业重组整合工作的汇报,而在8月23日的会议则部署推进了央企深化改革降低杠杆工作。

为何最近四个月国企改革的鼓声如此密集?

这其中可能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惯性使然,二是应对偶发性。所谓的惯性使然,是因为国企改革自十四大(1992年)以来即为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核心领域,此后2003成立国资委,2012年十八大的召开、以及今年的十九大,对国企改革的强调和推进均从未停息,而且,在最近几年,事关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在探索中推进到第三轮。

再谈到所谓的应对偶发性。美联储日前启动了今年的第三次加息,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利率目标区间上调到1.25%-1.5%,而在上周,美国31年来最大的减税计划,在特朗普的强势推进下获得美国参议院通过。一边加息、一边降税,美国罕见的“两手硬”战略,其政策意图一是强化美国的实体经济发展,二是加速全球资本的回流力度——而这,毫无疑问,会对我国构成阶段性冲击。

从这个维度思考近期国企改革的紧锣密鼓,应该更有穿透性。从宏观上分析,美国加息和降税双剑齐发,我国欲防止资本外流以及汇率大幅波动,宏观上的应对策略无非有三:市场利率上升、财政政策收敛、以及金融去杠杆。当然,除此之外,从中长期看,我国的税制改革亦应该加速推进。

市场利率上升、财政政策收敛、金融去杠杆,这在最近半年,我们已经明确感受到——当下的10年期国债利率已经“破4”,过去几年受到政策鼓励的PPP项目也已经大幅压缩规模,而上月出台的《资管新规》则将金融去杠杆进一步推向了纵深。

市场利率上升、财政政策收敛、金融去杠杆,这三大宏观应对之策,对我国经济的伤害,就经济主体而言,毫无疑问国企部门的伤害最大。与民企和外企相比,我国国企的负债率明显较高,故而,市场利率的上升,必然会导致国企部门财务成本的上升;财政政策的收敛,其所涉及的也大都是“铁公基”等基础设施项目,这一重资产领域的实施主体,也一直是以国企部门为主;而进一步的金融去杠杆,在市场利率上升的同时,可能会出现钱紧的状况,而这对资金周转率相对较慢的国企部门而言,也将构成极大的压力。

当今世界,中美经济互为共存、又互为对弈,而在战略应对的层面,宏观经济又永远与微观主体经脉相连。认清了这一点,对近期国企改革的紧锣密鼓推进,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应对美国加息和降税的两剑齐发,我国需要在利率、财政和金融等方面再平衡,这是阶段性的应对,而之于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而言,亦需要在上述三个方面进行自平衡。而无论是应对式的再平衡,还是着眼于中长期的自平衡,落实到具体的经济主体,国企部门均毫无疑问是首当其冲的改革对象。

之于阶段性的应对式的再平衡,在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国企改革的具体表述中,其实有明确的对应。比如,“强化对国资运营、境外资产项目等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抓紧淘汰落后产能、处置‘僵尸企业’”、“继续推动降杠杆、减负债。促进国企效益持续增长”,这些明显与宏观层面对市场利率上升、金融去杠杆的应对有关;再比如,“通过优化重组,促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倾斜,向实体经济聚焦”,这则与宏观层面财政政策收敛的应对有关。

之于中长期我国经济的自平衡,事关国企改革在此次会议上亦有再次强调,比如,“对国企实施精准的分类监管”、“建立监事会监督事项清单”、“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对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等,这些无关于我国经济阶段性的应对,而是我国近年来国企改革的有序推进和细化落地。

之于当下,必须认识到,我国系统深化改革已经棋到中局,国企改革作为系统深化改革的牛鼻子,当下更是已经进入深水区。而无论是出于外力的倒逼,还是来自内在的自警,国企须当“孝子”,将改革真正敲出实效、落到实处,以解我国宏观经济之忧,以助我国经济转型之力。

改革影响多少人?

从占整个经济的体量看,国企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我国国有企业占所有企业数量的比例维持稳定,约占总体企业数量的40%。从行业分布方面看,国有企业在很多行业占主导地位,尤其是传统行业。比如,煤炭行业国企的占比为81.08%,交通运输行业中国企的占比为71.13%,国防军工行业国企的占比为70%,电力及公共运输行业的占比为61.36%,钢铁行业的占比为60.3%,这些行业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

从吸纳就业和促进社会稳定看,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且国有企业员工众多,吸纳大量就业人口,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国有单位的城镇就业人口数量从2005年以来一直保持稳定,约为6500万人,占全部城镇就业人口的比例为15%左右。

“国企改革不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多年存在的政企不分、体制不活很难根本解决。”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季晓南,日前在参加由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共同主办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论坛”时作出上述判断。

季晓南认为,混改的关键是调动地方和企业参与混改的积极性。一要完善激励机制,增强地方和企业混改的动力;二要进行必要授权,发挥改革主体混改的主动性;三要建立容错机制,保护改革者的混改热情。

季晓南表示,国企改革不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多年存在的政企不分、体制不活很难根本解决。下一步要加快混改试点和推广,已经进行试点的企业要尽快总结经验,已列入但尚未进行试点的要抓紧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尽快推广;赋予地方和企业相应的混改权力,企业集团具备条件的也可以进行混改试点,允许地方根据本地实际确立混合试点企业;适时调整混改政策和规定,探索混合所有制的多种有效形式,积极推进整体上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