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公司净利润率不高,真的是“工业逻辑缺位”吗?

华为公司净利润率不高,真的是“工业逻辑缺位”吗?
2017年12月18日 10:14 中外管理

文 | 特约撰稿人 李长茂

来源 | 中外管理新媒体

近日看到《华为为什么只有可怜巴巴的7.1%的净利润率?》的文章,似有点夺眼球,但对照文章内容和逻辑,笔者对文章观点持很多保留态度。

首先,华为利润率不高,也许华为确实应该反省。但是,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也许这些都是华为公司预料当中的事情,毕竟华为这一利润是市场大幅扩张,2016年同比增长32%的前提下取得的。《华为为什么只有可怜巴巴的7.1%的净利润率?》文章对比“全世界各国政府都是被波音飞机所吸引跑到美国波音公司去下订单,苹果公司如此,德州仪器如此。”借以证明“华为公司的工业逻辑缺位问题”,那么亚马逊20多年没有盈利是否亚马逊就烂透了,可以前几个月数据表明亚马逊估值高达整个公司估值却达到了4800亿美元。

既然,“全世界各国政府都是被波音飞机所吸引跑到美国波音公司去下订单”,那么为什么上世纪90年代仅占市场份额的16%的法国空客公司在21世纪的16个年头中的11年,空客飞机销量都超过波音公司。如果中美前些年没有大的贸易逆差,中国领导人是否一定“被波音飞机所吸引跑到美国波音公司去下订单”?苹果公司当年确实做到通宵排队购买,但今年9月的iPhone 8开售当天,如媒体报道“销售场面并没有像预期的火爆,甚至可以用‘门可罗雀’来形容出现了销售人员与保安比消费者多的尴尬场面”。如果以偏概全的话,是不是说苹果公司就不行了?就《华为为什么只有可怜巴巴的7.1%的净利润率?》一文提到的“华为公司必须依靠欧美日甚至韩国提供核心零部件”,如果说这个问题在苹果公司不存在,那么苹果公司就不会专利官司缠身。

《华为为什么只有可怜巴巴的7.1%的净利润率?》文章中提到,“欧美的Do what is right的工匠精神是指站在行业的最高端最前沿,用世界级企业老板的角度去思考大问题、把握行业和企业的大方向”,那么欧美世界级企业的代表是哪些企业?除了波音并不是如作者简单论断“世界各国政府都是被波音飞机所吸引跑到美国波音公司”外,包括华为公司在内的竞争对手也在不断减少与苹果公司的差距。而且文章提到“华为公司产品设计开发出来的可以击败欧美日的天才产品设计方案,要么在工艺流程环节上通不过,要么生产技术跟不上,所以,无法做出让华为公司可以掌握行业标准的话语权、定价权和全球市场游戏规则的制定权的世界一流的产品。”这话听起来符合逻辑,但同事实背离太多。事实上说华为公司能“天才产品设计方案”,这是非但不是贬低华为公司而是抬高华为公司。

要知道,乔布斯通过天才的设计的一个小小的“IPOD”,就颠覆了索尼霸占的“随身听”市场,通过天才设计的苹果手机,让诺基亚“哑了”,让草莓“倒霉了”。而华为公司自己也公开说明华为一直是市场跟随者,直到去年的6 月份,华为公司才第一次提出“(华为公司)逐步攻入无人区,处在无 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可跟随的困境”。此外,世界第一批以Flash为存储介质的数字音乐播放器是从三星脱离出来韩国世韩公司发布了第一款MPMan F10的一家并不是苹果公司,同样当时拥有大容量存储生产工艺的是日立公司和IBM公司,也不是苹果公司。但是,苹果公司恰恰是发挥其天才设计能力整合这些资源,而最终掌握话语权,并不是强化工艺流程、生产技术而掌握话语权!

《华为为什么只有可怜巴巴的7.1%的净利润率?》文章还提到,“例如,中国人做企业就只是基于赚钱,利润、钱财和官僚作风就是套在中国人大脑里的枷锁。又例如,德国人美国人做企业则主要是基于真理本体的一种远见卓识。”这种话真是令人大跌眼镜,撇开德国不说,世界金融屡次金融危机,背后很大部分都是美国人做的金融寡头企业控制舆论、有意兴风作浪,特别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洗劫,不知这是不是“美国人做企业基于真理本体的一种远见卓识”?如果说“美国人做企业基于真理本体的一种远见卓识”,那么为什么美国人创办、美国人管理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初,在通用汽车位于加利福利亚州弗里蒙特的工厂里,生产线的管理者和工人们之间充斥着愤怒和敌意……当时负责劳资关系的副总裁认为工人‘十分棘手、难以管理’。……领导层认为他们会拒绝变革。因此,通用汽车总部关闭了弗里蒙特工厂,并解雇了全部5000名员工”?更意想不到的是,没有多久,事实证明,美国人做企业如真正做到“基于真理本体的一种远见卓识”,那么这家工厂根本不会出现这种危机,因为随后接手该工厂的日本丰田公司在短短时间内,把缺勤率从之前的20%降至2%;在通用汽车的工厂成品车上总能发现不少质量缺陷背景下,

由日本人而不是美国人管理的工厂生产的美国通用汽车的雪弗兰“神枪手”是“所有小汽车中的经典案例”。之所以发生这种变化,如一名工人所说:“我了解了尊重的真实内涵,它和恐惧一点儿的关系也没有,我要对我的小组负责,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共同解决问题,完成工作。”但是,就这么简单的、生活化的“真理本体”都需要日本人来教,何谈这个案例反过来证明,最起码在这个案例上,“美国人做企业基于真理本体的一种远见卓识”!当然,这里无意否则美国伟大的企业家,只是对针对《华为为什么只有可怜巴巴的7.1%的净利润率?》文章这种以偏概全表述。至于说文章批评华为公司的官僚,在美国企业并不少见。如果美国企业的没有高高在上的官僚,韦尔奇也不会被媒体批评为“中子弹”,韦尔奇面对阳奉阴违的官僚也不会“花费了大约十年的时间,来建立坦诚与信任的企业文化。”

文章还提到“德州仪器、洛克希德马丁、通用电气、微软”等世界级企业。洛克希德马丁的军方背景,从某个角度来讲甚至不能认为是市场竞争。德州仪器在智能手机时代,市场份额曾被高通大幅抢占,如果说德州仪器近年来在智能手机以外的市场占据更多的份额是“世界级企业老板的角度去思考大问题、把握行业和企业的大方向”的结果,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断章取义地认为美国柯达、施乐的衰落证明欧美世界企业老板不具备站在宏观角度思考的能力?通用电气在韦尔奇时代为了避开日本工业企业的竞争,不断关闭不具有竞争力的工厂,同时金融杠杆来赢得资本市场高度认可,但是韦尔奇的继任者伊梅尔特在美国“9.11”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顶住压力交出不俗的业绩,但是资本市场远不如类似谷歌、亚马逊的股票受市场追捧,更不用说近年来非常尴尬的微软。

《华为为什么只有可怜巴巴的7.1%的净利润率?》写到“如果是在美国德州仪器,李一男的角色就一定相当于是从德州仪器出来创建台积电的张忠谋,即中华民族第一位工业逻辑的大师。但是,在深圳和华为,李一男就只能是被华为公司内部人士成为是人品有问题的湖北九头鸟叛徒与窃贼了。”如李一男是张忠谋,哪怕输掉港湾也会重新站起来。特别是类似李一男这样的人,只会被自己玩死,不可能被外面的人(如任正非)玩死?但是李一男回归华为又离开华为之后的表现呢?能够跟张忠谋相提并论吗?即便在美国,抄袭、复制即是常态,同时又有法律约束。

《华为为什么只有可怜巴巴的7.1%的净利润率?》文章提到“任正非在跟随、抄袭和复制欧美通讯技术的基础上做华为业务,李一男为什么就不可以在跟随、抄袭和复制华为技术的基础上做港湾业务?”李一男当然可以这么做,而且李一男事实上也是这么做。但为什么作者对欧美种种“世界级企业”对后来者举起“专利大棒”视而不见,而华为对李一男领衔的港湾公司举起专利保护的法律条款,逼退港湾集团背后的国际投机资本,这不也在商言商的理所当然吗?而且欧美巨头绝对不像作者文章描述的那样有情有义、温情脉脉,相反,李开复还没有加入谷歌公司就是收到“最高法院法官Steven Gonzalez发出一项临时限制令,禁止李开复在Google从事任何与其在微软工作领域相似的产品、服务和项目,包括互联网和桌面搜索技术。”

不能说华为公司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一定要以偏概全的话,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因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军工垄断,就断定洛克希德马丁全靠垄断没任何创新能力?因为日本十月份丑闻五连爆,就可以由此推断,日本都是靠造假取胜毫无工匠精神?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