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公募年报出炉!中欧基金蓝小康、葛兰、刘伟伟、冯炉丹最新观点一览

新浪基金

关注

回顾2024年,中国资本市场呈现结构性复苏态势,A股市场在经历深度调整后走出超跌反弹行情。市场结构呈现显著的哑铃型配置特征,低风险偏好资金与成长型资金形成双轮驱动格局。对于已经到来的2025年,机遇和挑战仍在,那么市场风格会如何变化?哪些板块又值得我们重点关注?记者在梳理了近期披露的公募基金年报后发现,中欧基金旗下多名基金经理的最新观点颇具参考价值。

中欧基金价值派基金经理蓝小康认为,本轮宏观经济的动能由中央政府启动,目标指向解决地方政府债务、居民财富、房地产新循环问题,过去居民财富增长主要由房市和股市来支撑,这对于拉动就业、稳定消费预期都非常重要,是本轮经济中变革最大的部分。擅长AI投资的中欧基金基金经理冯炉丹表示,对于人工智能行业的未来发展,核心驱动力仍将是模型智能水平的进步。Scaling Law作为推动大模型快速发展的首要力量,过去如此,未来亦然。

蓝小康:中国要努力构建新型的国际秩序和国内秩序

蓝小康在中欧红利优享灵活配置混合的年报中重点阐述了他对宏观经济的思考。他借鉴桥水创始人、经济学家达里奥的框架表示:中国要努力构建新型的国际秩序和国内秩序。国内秩序,即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因为更好的分配结构才是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更有利于经济循环和总蛋糕的做大;新型国际秩序,即在未来的多极化世界中,努力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和主导性,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附加值。回望2024年以来,中国六代机一飞冲天,DeepSeek横空出世,资本市场的投资者逐渐从过去三年的低迷中恢复信心和风险偏好,开始对未来产生更多期待。。

蓝小康认为,本轮宏观经济的动能由中央政府启动,目标指向解决地方政府债务、居民财富、房地产新循环问题,过去居民财富增长主要由房市和股市来支撑,这对于拉动就业、稳定消费预期都非常重要,是本轮经济中变革最大的部分。展望未来,中长期来讲,新质生产力、消费是成长方向。

具体到行业,蓝小康表示仍配置于非银、银行、房地产、一带一路(工程机械、重卡)、化债(建筑建材)、有色(贵金属)、原油、餐饮旅游等,对于2024年四季度报告中看好的计算机、消费电子则回归中性。

葛兰:持续聚焦创新驱动、OTC、消费医疗等领域

2024年,医药生物行业整体呈现宽幅震荡调整的趋势。中欧基金基金经理葛兰在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年报中写道,“年初地缘政治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加剧行业调整,同时零售药店、中药等子行业因政策试点调整幅度较大;三季度市场情绪随国内经济政策密集出台显著改善,医药指数大幅反弹,领先沪深300指数,医疗服务、化学制药等子领域领涨;后续医药行业仍缺乏主线逻辑,指数出现回调。”

政策层面,葛兰总结道,2024年国内医药政策框架总体稳定,以“高创新性”、“高临床价值”、“高性价比”为导向的产业支持方向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基于长期价值投资的思路,同时结合企业的盈利周期、历史估值水平、经营趋势等,葛兰表示会持续聚焦创新驱动、OTC、消费医疗等领域。以创新药械及其产业链为核心布局主线,政策端国家持续支持、海外进入降息周期且投融资回暖、国内企业研发能力提升使得相关公司仍有着较大的成长空间。

对于消费医疗与OTC板块,葛兰表示其长期受益于居民健康消费升级与品牌壁垒,重点关注产品线丰富、渠道管理高效的龙头企业。在医疗器械设备领域,尽管2024年受设备置换政策影响招标延后等影响面临短期的压力,但需求相对刚性,影像、内镜等高端设备采购逐步呈现修复趋势,具备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势的企业值得关注。

此外,国际化能力逐步成为筛选标的的重要维度。“2024年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显著增加,ADC、多抗、小分子等领域涌现预付款超5亿美元的重磅合作,NewCo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医疗器械企业通过创新设备与诊断产品逐步切入高价值链国际市场,有望拉动公司中长期成长。”葛兰在年报中写道。

刘伟伟:人工智能仍然是最大的产业创新方向

擅长科技成长投资的刘伟伟在中欧时代共赢混合发起年报中指出,从全年结构来看,主要是红利和科技两大板块支撑了2024年市场的上涨。展望2025年,刘伟伟表示,产业层面,DeepSeek的成功将会从多个方面影响国内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一方面将会加快科技巨头在AI领域的资本开支,拉动国产算力基础设施的发展;另一方面,大模型的性能提升以及成本下降将会加速各行各业的应用推广,近期已经看到众多企业进行了本地化部署,AI已经开始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

具体到行业配置层面,按照刘伟伟对2025年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的推演,人工智能仍然是最大的产业创新方向,他的行业配置仍将在较大程度上围绕人工智能产业链来进行,在基础设施之外,积极关注应用领域的投资机会;增配了国产算力、端侧硬件、汽车智能化等有望在研发端和商业化应用层面有较大进展的细分方向。

展望未来,刘伟伟表示对国内经济走向企稳复苏充满信心,预计资本市场也将在基本面和流动性的双重助推下取得良好的表现。结构上,市场的主线将会围绕着科技和内需这两大方向展开。科技方向,将重点沿着人工智能产业链进行布局,包括算力基础设施、AI硬件、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内需方向,随着经济的拐点逐步明确,工程机械、食品饮料等顺周期行业将会迎来较好的布局时机。

冯炉丹:AI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仍将是模型智能水平的进步

聚焦AI投资的中欧基金基金经理冯炉丹在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发起的年报中指出,“2024年,人工智能行业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市场关注的焦点逐渐从AI基础设施转向AI新硬件和AI应用。这一转变标志着AI技术正逐步走出实验室,迈向更广泛的商业化场景。”同时,国产AI的发展也是一条重要的关注主线。令人鼓舞的是,国产基座模型的能力已接近国际领先水平,而在应用侧,平台型公司率先发力,展现出强大的创新潜力。

冯炉丹在年报中写道,“一季度完成组合构建后,持续践行高仓位策略,组合配置聚焦于人工智能产业演进的核心价值环节。初始持仓重点布局两大战略方向:一是支撑大模型训练需求的算力基础设施领域,二是具备爆发式增长潜力的消费端AI应用及智能机器人赛道。随着产业趋势逐步明晰,及时对组合结构实施动态优化,降低了训练端AI基础设施的配置比例,转而加大对国产AI产业链的布局,并重点增配了端侧AI、智能机器人以及智能驾驶等硬件环节,这些领域被认为是AI技术商业化落地的重要方向。”

对于人工智能行业的未来发展,冯炉丹认为其核心驱动力仍将是模型智能水平的进步。Scaling Law作为推动大模型快速发展的首要力量,过去如此,未来亦然。无论是预训练还是后训练路径,都在共同提升智能化水平,阶段性会侧重于投入产出比更高的方向。然而,人工智能能力的上限目前尚无明确答案,也未见天花板。她重点关注以下三个突破方向:(1)3D生成与世界模型构建物理空间认知能力;(2)模型训练完成后的持续学习机制;(3)原生多模态架构实现跨维度信息融合。

【逾60家港股上市公司年报“难产”】港股市场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季已结束,仍有部分上市公司因未能按时披露年报而股票停牌。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4月1日,港股市场有近140只个股停牌。其中,逾60只个股近日公告称,公司将延迟刊发2024年全年业绩报告,股票自4月1日起停牌。在公告自4月1日起停牌的港股公司中,包括恒大汽车和新城悦服务等知名企业。 机构人士称,不能按时发布年报会向市场传递出公司内部管理混乱、财务状况不佳或存在其他问题的信号,对投资者信心和公司声誉产生负面影响。(中证报)

标普500股指期货跌3%,纳指期货跌3.6%。

【经济学家:美国关税要么导致价格上涨,要么导致利润下降】Annex财富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Brian Jacobsen表示,情况本来可能更糟,把关税说成是“对等”的,可能促使官员们迅速进行谈判,而不是采取报复行动。但关税仍然有代价,而这一代价要么是消费者价格上涨,要么是利润下降。对投资者来说,这两者都不是什么好事。市场的反应是合理的,因为现在的问题是这些关税会持续多久。

【逾60家港股上市公司年报“难产”】港股市场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季已结束,仍有部分上市公司因未能按时披露年报而股票停牌。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4月1日,港股市场有近140只个股停牌。其中,逾60只个股近日公告称,公司将延迟刊发2024年全年业绩报告,股票自4月1日起停牌。在公告自4月1日起停牌的港股公司中,包括恒大汽车和新城悦服务等知名企业。 机构人士称,不能按时发布年报会向市场传递出公司内部管理混乱、财务状况不佳或存在其他问题的信号,对投资者信心和公司声誉产生负面影响。(中证报)

标普500股指期货跌3%,纳指期货跌3.6%。

热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用户6924489050 9
葛氏这个亏损货,还在扯蛋?
四川自贡
回复TA
用户7740093609 8
信他们,亏的底裤都没了
天津
回复TA
用户5496787927 0
我都.知道医药是硬需,乘机买入中银一医药基金。
广东广州
回复TA

众多新闻客户端用户正在参与精彩热评,快快加入吧!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4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打开APP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