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勇:二战后计划与市场配置资源经济各自的得失

2024年04月26日08:33    作者:周天勇  

  【相关阅读】

  周天勇:计划与市场配置资源经济各自的思想源泉  

  周天勇:大数据就可以搞计划经济可能是行之不通  

  意见领袖 | 周天勇

  一个国家的资源配置体制,究竟是采取计划,还是选择市场,才能够良好地发展经济?笔者就此发表一组专栏文章,与网友们分享。今天发出之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各国,东西分成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集团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集团两大阵营。前者生产资料以公有制为主,资源由政府计划配置,按劳获得分配;有的国家还试图取消过按劳分配,资本试图取消利息和利润;土地没有地租,房屋试图取消房租,土地房屋没有价值和不是资产。后者生产资料以私有制为主,资源由市场调节配置,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要素按照各自对产出的贡献获得分配,土地房屋是有价值的资产。

  实践中没有绝对理想的社会主义

  即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其实也无法绝对实现马克思所设想的无货币和无商品,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资源计划计算配置和按劳动券分配的社会场景。第一,并不是整齐划一的全民所有制经济。由于广大农村经济的分散与城镇经济的巨大差异,无法实现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而是形成了中央国有和地方国有、城市街道集体所有制和农村农业集体所有制。第二,价格、商品、货币和不完全的消费品市场并没有消亡。由于物物交换的成本太高,无法取代价格进行经济计算,加上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之间的交换要等价进行,价格和货币这种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交换信号和手段并没有被废除;尽管计划经济体系中其价格可能是扭曲的,人们消费和生产仍然要到城镇各类商店和农村供销社去购买各种类消费品和生产资料——商品。第三,利息和房租仍然部分存在。由于劳动者工资货币的储蓄大部分还需要回流银行,存款利息这种按资本要素分配的形式也无法废除;一些城镇居民居住公房,或者租住他人住宅,或者到城镇出差住店仍然要支付租金。当然,利用计划和行政确定的价格配置资源、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等,是各社会主义国家体制的重要特征。

  实践中也绝对没有纯而又纯的资本主义

  经济实践的历史中也没有绝对理想的资本主义。就各资本主义国家看,在其经济体制中也增加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因素。20世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产生了反思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其形成了现代经济学的宏观经济学部分,使资本主义经济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包含进社会主义的因素。私有制、市场配置资源和按要素分配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兴办有国有企业,许多国家的部分土地属于国有;也对国民经济运行有财政和货币等政策的宏观调控;有政府在交通出行、供排水、电气供给、防洪排涝、社会安全、生态环境、司法体系等公共产品方面的支出制度;形成了公平收入和财富的税收和转移支付等财政再分配体系;建立了失业、医疗、教育、养老和居住等方面的社会保障网。

  传统社会主义在竞赛中的表现不尽人意

  除了苏美冷战和两大阵营的军事对抗外,战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国家阵营之间也进行了经济建设和发展的竞赛。前段已述,资本主义国家阵营,鉴于私有制和自由市场经济的缺陷,往社会主义方向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奥地利马克思主义”就被称为是介于布尔什维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之间的政治力量。[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北欧一些国家在社会民主党的领导下,向社会主义体制调整,大多推行国有化、福利制度和国家干预,试图走一条既不依赖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也不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第三条道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在两大阵营间的经济竞争中,苏联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在中后期并不如意。从人口规模、经济增长和经济实力方面看,苏联人口规模略多于美国。1960年苏联和美国人口分别为21240万人和17932万人,1990年分别增长为28800万人和24871万人。经济增长速度苏联前高后负,美国一直较为平稳。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苏联GDP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7.15%和4.7%,而到了80年代年均增长速度为-1.9%;同期美国在60、70和80年代GDP规模比苏联大,且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4.51%、3.19%和3.34%。经济实力方面,1960年到1990年,苏联GDP规模从2172亿美元增加到5433亿美元,人均GDP从1023美元增加到2697美元;美国GDP规模从5433亿美元增加到23976亿美元,人均GDP从3030美元增加到23976美元。1975年苏联GDP规模为美国的40.6%,1990年时下降为13%,人均GDP则从占美国的35.41%下降为11.24%。在二战后苏美几十年的争霸中,苏联最终变成了实力不断衰退的挑战者。进入20世纪70年代中期,东欧许多国家生产发展的客观条件也持续恶化,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放缓,外债增多,人民生活水平与西欧和北欧相比差距也不断拉大。

  传统计划和公有体制竞赛失利的深层次原因

  苏联和东欧各国在两大阵营竞争中失势的深层经济原因,其一,初期在外延扩大再生产阶段,有集中力量快速发展经济的体制优势,但到一定规模需要内涵发展时,计划经济、一大二公和仅按劳分配体制的重复投资、闲置浪费和资源利用率低等劣势就开始凸显,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甚至转为负增长。其二,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造成既重复建设,又投入品浪费;劳动者在平均主义体制下出工不出力,劳动生产率越来越低;而由于投资饥渴而产出损失,全社会则陷入供给不足的短缺状态。其三,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是自力更生、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保护国内工业,使得产业没有竞争压力,企业没有技术进步的动机,技术进步缓慢,产业升级换代迟滞。其四,先生产建设,后人民生活,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社会消费需求不足,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形成自我循环发展,在经济结构中的比例较高,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轻工业比例较小。其五,普遍存在着工农业产品间的价格剪刀差,城镇和工业从农村和农业转移和积累发展的资金,牺牲农业利益来支付城镇职工低消费物价的成本,使农业生产亏损,粮食短缺定量供应,苏联、柬埔寨、中国、印度(虽然政治上实行分散的民主制度,但在经济上曾经实行计划调节和国有制的社会主义体制)等国家还发生过大的粮食危机。

  [1]殷华成:《奥地利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本文作者介绍:东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工程实验室主任)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快讯:百度短线下挫跌超7% 文心一言正式发布 315晚会曝光假香米、非标水泥管等,多地连夜处置涉事企业 一图读懂丨“315晚会”都曝光了什么?点名了哪些企业? 刚刚!林毅,被查!2000亿白马跳水!上海突发!警方出手:刑拘! 女学员单飞歼11B向家人报喜笑得真甜 河南某县美术馆馆长群聊发不雅照 解释称手机中病毒 补壹刀:今天最大的国际笑话,但可能是一盘大棋! 视频|红色通缉犯郭文贵在美国被捕 奇葩的创维汽车:碰撞试验0分,专攻司机养生,创始人豪言“开车可续命” | 次世代车研所 “反华五人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