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殷剑峰:低利率时代银行的生存之道

金融一线

关注

1月16日金融一线消息,新浪财经主办的“金麒麟论坛·2024金融新篇章”今日在京召开。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教授、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殷剑峰出席并发表演讲。

殷剑峰表示,未来会进入比较长期的低利率时代,在此环境下对银行的影响非常直接,息差不断收窄,但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比如兼并重组,减少分支机构;推动资金交易同业外汇等中间业务。

以下为殷剑峰演讲全文:

未来会进入比较长期的低利率时代,息差不断收窄,在座各位的资产配置怎么配也是一个问题。物价水平持续承压,CPI在1%以下,PPI负增长。还有一个现象,相对价格效应,PPI萎缩的程度比CPI大很多,说明我们的供给侧产能过剩问题恐怕是比较严峻的。

在PPI里面,PPI的生产资料价格和耐用消费品价格萎缩的程度强于生活资料,这说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过剩问题可能是比较严重的。

信用需求持续承压,在社融指标里面,除了政府债券,几乎所有的三项指标全是负增长。在负增长的过程中也有相对效应,首先居民部门信用需求萎缩的程度强于企业部门。在居民信用需求中中长期信用主要指房贷,中长期贷款的规模是短期消费贷的五倍左右。截至去年11月份左右,萎缩了将近20%,相当于墨掉了短期贷款,居民不借钱了,企业同样也是如此,企业贷款都是负增长。物价水平的持续承压,信用需求的持续承压背后有长期性的因素。

第一大因素,中国人口负增长。现在在建的住房套数6000万套,由于人口负增长,每年新增的城镇家庭只有400多万户,房地产去化要十多年。

第二,产能问题。最近都再说中国的新三样,光伏已经过剩了,锂电池基本如此,新能源汽车过去几年发展非常快,技术水平提高非常快,2020年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大概只有5%,2024年35%,每年提高六七个百分点。随着新能源车继续扩张,整个汽车业的产能利用率在2024年是75%,基本上处于供需平衡的状态。随着新能源车的持续扩张,从2025年开始,整个汽车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低于75%,进入产能过剩的状态。

从中国制造业的产值来看,占全球的比重是35%,比美日德加起来还要多,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030年制造业产值占全球比重提高到45%,人口占全球的比重只有10%几,还在不断下降,用10%几的人口生产了30%多40%多的制造业产品,这意味着我们的制造业产品大多数要卖给别人,我们对外循环的依赖恐怕长期存在。在这种背景下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的九大任务。

第一大任务就是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消费是收入的函数,中央经济工作回忆说2025年开展提升消费的专项行动,中国家庭的收入有三个特点:

第一,财产收入占比跟其它国家相比比较低,财产收入主要是房市股市。

第二块收入,政府的转移支付占比低,转移支付就是民生,需要财政体制的改革。

第三块收入,劳动报酬占比很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史无前例的。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有两点,第一保证一定的财政支出强度,这意味着需要保证一定的财政赤字率。计算赤字率需要考虑财政支出的特点,全口径的财政支出是两块,一块是显性的四本账的支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土地财政支出等等,还有一块隐性的财政支出,城投公司的支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第二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显性一般公共预算主要是公共服务业,看起来比较正常,隐性的城投公司的支出结构,金融房地产建筑业60%,主要是建筑业,两者合到一起是90%。怎么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全口径的财政支出要从以前搞基建建筑业补砖头转向补人头。二十届三中全会讲得很清楚,要降低生育、养育、教育的成本,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这都要求财政支出有转向。

无论如何,在人口负增长的大背景下,可能会出现长期的低利率环境。前段时间十年期、三十年期甚至五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央行在这种背景下停止购买国债,现在主要银行给企业的贷款利率五年期在4.6—5.1,考虑到PPI负2%的增长,意味着企业的真实利率成本是7%,我们的实际GDP增速才5%,真实利率远远超过实际利率,要求名义利率继续下降,低利率环境是非常长期的。在低利率环境下对银行的影响非常直接,就是息差不断收窄。好在我们有案例可以参考,就是日本。

首先,日本银行业的息差,90年代初还有2.5,现在只有0.5,一般认为息差掉到1.5以下银行就活不下去。活不下去怎么办?兼并重组,减少分支机构。

第二,推动资金交易同业外汇等中间业务。不同层次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可以看到都是上升的,原因很简单,贷款贷不出去了,息差那么低,只能靠中间业务,中间业务主要是指以日本三菱日联银行为例,从2012年之后,海外贷款占比从5%上升到2023年的25%,持有的海外证券占比从2012年的25%上升到2023年的45%。走出去的结构使收入结构发生了变化,海外收入占比在06年只有17%,2013年33%,到2023年超过一半的收入来自于海外。低利率时代银行怎么活下去,日本的经验值得借鉴。

恭祝大家新春快乐,谢谢!

韩国首尔综指涨幅扩大至1%。

【中信证券:关税加征边际影响减弱,关注红利资产】 中信证券发布港股策略:特朗普上任后快速落地关税政策,市场持续计价其政策路径将对宏观经济造成的影响。回顾首轮中美贸易摩擦阶段,关税的落地对港股业绩产生冲击,一方面是业绩预期的显著调整,一方面是业绩的不及预期,而当前港股对美营收与境外营收的占比已较先前显著下降,关税加征的影响或边际递减。但是结合历史贸易摩擦对港股行业业绩的冲击,仍需关注顺周期、科技与消费等行业的潜在风险,电讯为首的红利资产对潜在制裁政策的风险敞口较低。而基于特朗普2的政策路径,预期高企的通胀、潜在关税和人民币贬值预期,建议关注港股中或受益的有色金属与旅游板块,以及风险敞口最小、估值合理且业绩展望稳健的电讯行业。

【特朗普上台头两周拘留的无证移民人数大增至约万人】据联邦数据,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在特朗普执政的头两周拘留了大约10,000人,突显出白宫加大遣返力度的早期努力。对执法局数据的分析显示,这几乎是前总统乔·拜登在任最后一年内平均两周拘留人数的三倍。

韩国首尔综指涨幅扩大至1%。

【中信证券:关税加征边际影响减弱,关注红利资产】 中信证券发布港股策略:特朗普上任后快速落地关税政策,市场持续计价其政策路径将对宏观经济造成的影响。回顾首轮中美贸易摩擦阶段,关税的落地对港股业绩产生冲击,一方面是业绩预期的显著调整,一方面是业绩的不及预期,而当前港股对美营收与境外营收的占比已较先前显著下降,关税加征的影响或边际递减。但是结合历史贸易摩擦对港股行业业绩的冲击,仍需关注顺周期、科技与消费等行业的潜在风险,电讯为首的红利资产对潜在制裁政策的风险敞口较低。而基于特朗普2的政策路径,预期高企的通胀、潜在关税和人民币贬值预期,建议关注港股中或受益的有色金属与旅游板块,以及风险敞口最小、估值合理且业绩展望稳健的电讯行业。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打开APP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