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涛:银发经济的发展将为社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促进相关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http://n.sinaimg.cn/default/622af858/20181010/default_avatar.jpg)
金融一线
1月16日金融一线消息,新浪财经主办的“金麒麟论坛·2024金融新篇章”今日在京召开。原中国银保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梁涛出席并发表演讲。
![](http://k.sinaimg.cn/n/finance/transform/116/w550h366/20250116/a390-c7d6cb2fe1a906408975191a23d19f39.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梁涛指出,当前人均GDP约为1.25万美元,经济发展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过程当中,需警惕快速老龄化这一发展进程中的灰犀牛。如果应对不当,老龄化对宏观经济的增长拖拽和支出增大将同时发生。为解决所谓的未富先老困境,要尽量避免人口对经济的拖拽效应,并形成牵引的效应。
梁涛表示,发展银发经济是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本与环境统筹发展的抓手,只有推动经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适应人口结构的变动,才能在我国的新旧动能转换中使人力、土地等各类要素更加匹配,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据人口年龄的转变,对生产、消费、分配、交换、创新、竞争等活动的影响,探索老龄社会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性、全局性的解决方案,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梁涛提到,随着科技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银发经济逐渐从传统的养老服务扩展到智慧养老、健康管理、老年旅游等多个新兴领域。特别是随着60后逐步进入老年,他们不仅具有较强的支付能力,还对个性化与定制化的产品服务有更高的要求,这为银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银发经济就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总和,具有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大的特点,银发经济包括养老地产、老年服务产业、老年用品辅具产品、老年医养保健产业、老年金融保险产业、老年文化产业。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测算,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6%,预计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30万亿,潜力巨大。
梁涛表示,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产业融合和市场效能释放,银发经济必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丰富和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同时,银发经济的发展将为社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相关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险业要抓住机遇。
以下为梁涛发言全文:
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感谢邀请,很高兴参加本次论坛。
去年以来,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养老的还有发展银发经济的文件,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深化养老服务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银行业在银发经济当中的作用和地位,为保险业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提供了方向和政策指引。
联系保险业的实践,根据新浪出的题目,就保险业发挥独特作用服务好银发经济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第一,深刻认识发展好银发经济的重要意义
我国的老龄化对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前人均GDP约为1.25万美元,经济发展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过程当中,需警惕快速老龄化这一发展进程中的灰犀牛。如果应对不当,老龄化对宏观经济的增长拖拽和支出增大将同时发生。为解决所谓的未老先富困境,要尽量避免人口对经济的拖拽效应,并形成牵引的效应。发展银发经济是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本与环境统筹发展的抓手,只有推动经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适应人口结构的变动,才能在我国的新旧动能转换中使人力、土地等各类要素更加匹配,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据人口年龄的转变,对生产、消费、分配、交换、创新、竞争等活动的影响,探索老龄社会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性、全局性的解决方案,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科技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银发经济逐渐从传统的养老服务扩展到智慧养老、健康管理、老年旅游等多个新兴领域。特别是随着60后逐步进入老年,他们不仅具有较强的支付能力,还对个性化与定制化的产品服务有更高的要求,这为银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银发经济就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总和,具有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大的特点,银发经济包括养老地产、老年服务产业、老年用品辅具产品、老年医养保健产业、老年金融保险产业、老年文化产业。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测算,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6%,预计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30万亿,潜力巨大。
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产业融合和市场效能释放,银发经济必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丰富和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同时,银发经济的发展将为社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相关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险业要抓住机遇。
二、保险业服务银发经济的独特作用
保险业既是银发经济的组成部分,也与养老产业上下游的关系。保险行业可以在多方面发挥独特作用,通过构建多层次的养老金融产品体系,为银发一族提供更多保障。
1、筹资方面,我国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已经初步确立,截至2023年底,累计形成养老储备资金近17万亿元,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养老储备总体不足,养老储蓄缺口较大。2023年末,我国养老金资产比例占GDP比例13%左右,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和全球水平62%的水平。当前无论是第一支柱还是第二支柱,都不具备进一步提高标准,增加积累的条件和环境,持续推动个人养老金和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实现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齐头并进,是夯实长期养老财富储备的重要路径,保险机构大有可为,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可以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为个人养老金账户提供更加丰富的养老金融产品选择。保险机构通过进一步提供集风险保障、财富管理、保值增值、长寿领取、代际传承为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丰富个人养老商业养老保险供给,助力健全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保险业目前已经积累的养老功能准备金超过6万亿,积累的长期健康险准备金2.3万亿,这些资金也具有养老的功能。鼓励保险公司创新保险业务,开发符合生命周期,安全性高、保障性强、投保简便、交费灵活、收益稳健,并且符合中国消费者实际需求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至于产品保险的形态根据国内资本市场和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变化情况灵活调整。比如前几年传统型的产品占主导地位,现在可以以分红险为主,关键是充分发挥好保险产品的保障作用。
2、保值增值。保险公司在大类资产配置能力、绝对收益的获取能力、另类产品的创设能力上都具有比较优势,长期资金的管理理念和平衡产品风险收益特征也契合养老资金的管理需求,发挥跨周期资金的配置能力,持续为一二三支柱养老保险资金的投资管理贡献力量。保险资金的长期性和负债特征决定了保险资金在实践中采取了“固收+”的资产配置模式,进而形成了稳健均衡的投资风格,明确的绝对收益意识,以固收为专长的多元品种投资能力和独树一帜的大类资产配置与解决方案能力。
未来保险资管机构在银发经济中进一步发挥自身的能力和优势,积极开发具有绝对收益属性、收益来源更加多元,能够穿越经济周期,提供长期稳健回报的养老金产品策略,满足老百姓的养老投资需求。政策方面建议扩大保险资金的运用范围,提高在全球开展资金运用的比例,抵消单一市场带来的风险,平衡保险资金的收益,改革完善保险资管机构的考核机制,由短期考核调整为中长期考核。同时发挥养老资金长期稳定的优势,支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高保险业的全类收入水平,实现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共赢局面。在能力提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委托投资运作规模,提高保险公司参与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地方社保金、医保资金的投资管理比重,提高全社会的保障资金运用效率。
3、支持重点银发产业发展。保险资金发挥其长期资金优势,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投资与银发经济相关领域,进一步延长保险服务链,打通银发产业链上下游。在符合投向要求,有效分散风险的前提下,鼓励保险资金通过股权、债券、基金资产支持计划,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等多种形式为银发产业提供中长期的低成本资金支持。以制造业为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全球占比超60%,手机产量占全球75%,无人驾驶汽车、老年代步车、老年智能手机等制造业产业适老化改造将开辟出扩大内需和全球市场的新赛道,而我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和强大的产业转型升级能力,具备转型为银发制造业和相关适老化产业的技术条件和生产能力。
当然,关键是保险业要提高自身的投研能力,充分发挥好耐心资本的作用。及时发现投资机会,了解风险所在,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通过支持银发经济相关行业实现保险业的双赢。
4、保险+医养服务。医养产业长期投资的特征与保险资金属性匹配度高,保险机构参与医养产业也有助于保险机构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利用保险资金期限长、体量大的优势,通过对医疗、健康、养老领域的长期投资布局,形成“保险+”,提高保险+提高市场开拓、产品创新、客户服务、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在促进保险主业发展的同时也获得优质的长期资产提升资金的长期回报。
近年来,我国探险采取了物权、股权、债券相关金融产品等多种形式形成了养老投资,形成了保险+养老、保险+家居、保险+服务等服务模式,形成闭环的商业模式,对保险工具风险保障功能的自然延伸具有极强的逻辑自洽性和现实可行性,目前保险公司已经成为我国养老机构重要的投资和运营主体。保险+服务提升了保险公司的代客优势,将保险业务、资产管理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充分满足老年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5、扩张保险保障服务,这是保险业的立命之本,发展养老机构的保险,养老业专业性强,有一定的技术和市场风险,比如市场上兴起的助浴模式存在着猝死的风险,促进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建设养老机构,解除社会资本参与养老业的后顾之忧,保险机构可积极开发养老机构、医疗机构以及康养机构的责任保险、财产保险、养老护具产品责任保险和产品保险,养老行为服务的责任保险。发展老年人意外险,考虑到活力老人大量参与旅游文化体育活动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发老年人意外保险,并鼓励老年人尽量购买一年期意外险,大大降低中间费用,满足老年人的交通旅行、文体方面的风险保障。
发展老年人健康险,最近国家医保局提出要将医保数据与商业保险共享,大大有利于商业保险公司开发适合老年人的健康保险,全面拓展老年带病群体的医疗保险,开展长期护理保险业务。同时,促进健康管理服务与健康保险的结合,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开发智能化养老设备保险,将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用到养老服务中,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是各类助老服务类智能监护类,以及健康管理类新产品要进入市场除了满足各类技术标准要求之外,还要赢得老年消费者的信赖,需要通过保险的方式增信,可以借鉴科技保险的运作方式,开展智能化养老护理新产品新护具首批次首台套保险,推动新技术尽快进入市场,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除了上述五个方面之外,保险业在服务银发经济当中注意到轻重结合,以轻为主。保险业参与银发经济各市场主体要根据自身的自然禀赋,采取不同的方式切入,大公司资源重组,可以从持有重资产入手,直接办养老机构,发展成为行业的标杆。有的从租赁市场进入养老市场,或者联合办养老机构。有的规模小则可以委托专业养老机构开展业务。总而言之,考虑到养老产业的专业性,保险进入养老产业以轻资产为主。
二、做好普惠养老,中央要求建立促进普惠养老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加大设施建设和场地供给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价格可负担、质量有保障、运营可持续的普惠养老制度。保险业参与养老业要平衡好高端养老与普惠养老的关系。以机构养老为样本,培养一批技术骨干,积极参与开展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服务,惠及更多人群。
三、防止一哄而上。尽管我国老龄化的进程在加快,在老年人当中活力老人占绝大部分,发展银发经济更多关注活力老人的服务,不能仅仅盯住非活力老人的养老服务。在我国9073的养老格局下,供给与需求错位会导致部分养老项目存在着入住率低、空置率高的问题,收益尚不能够覆盖运营成本。同时,各养老机构存在着运营规范参差不齐,服务标准尚不统一,专业护理人才短缺问题,加之养老项目资金占用量大,资金回流速度慢,对保险公司的投资布局能力和风险防控体系提出更高的要求,防止一哄而上,从而导致将来的一哄而下的情况。
四、打击非法金融。很多人以养老名义打老年人的主意,一些老年人参与了非法集资等,造成巨大的损失。保险机构作为规范的金融机构,要自觉承担起销售者的教育职能,教育老年人远离非法金融,严防养老金融之名的伪创新和非法金融活动,守好老年人的钱袋子,切实防范金融诈骗。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以保险业为代表的金融业,用规范高效便捷的金融活动取代非法金融活动,让非法金融没有生存的空间。
我就讲这么多,祝大家新春愉快,谢谢!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