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鹏宇:目前利率环境下,多元化多策略配置尤为重要

金融一线
1月16日金融一线消息,新浪财经主办的“金麒麟论坛·2024金融新篇章”今日在京召开。恒丰理财总裁罗鹏宇出席并发表演讲。

罗鹏宇表示,目前我国经济处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期,为了有效化解风险,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利率中枢较之前有所下行,在目前利率环境下,多元化多策略配置尤为重要。
以下为现场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和朋友,非常感谢新浪财经的邀请,下面和大家简要介绍一下银行理财行业的发展情况、资产配置情况,以及我们对后续市场走势的展望,同时分享一些关于资产配置的浅见。
大家都知道,第一批银行理财子公司是在2019年开业的,按照新规,个人投资者认购银行理财产品的起点从5万降到1元,相应地,在过去的四年半时间里,个人投资者的数量从2000多万增长到1.2亿,增长了近五倍;机构投资者也从5万户增长到153万户,增长了近30倍。
从理财规模上可以看到,2018年4月资管新规出台后,当年银行理财进入规范发展的阶段,2018年底规模比2017年底下降了7万亿人民币。在过去六年中,银行理财行业在监管机构的指导以及大家的帮助之下,根据第三方机构的统计,在2024年底已达到30万亿以上,超过了2017年底的水平。按照监管规定,一般分为五级,其中低风险和中低风险两类产品的占比比例在过去两年有所上升,从2022年大概88%,到去年上升至94%。
按照监管对产品的分类,银行理财产品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固收类产品,过去几年占比一直在逐步提升,目前约为97%,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在前些年有所下降,但是这几年基本保持稳定。按照目前市场的最新变化以及监管政策的导向,相信这类产品的占比在未来有所上升。最后一类是商品和衍生产品类,目前这类产品占比较少。
在资产配置方面,过去20年整个资产配置情况的变化还是比较大的。首先,债券占比依然最高,但是在2022年债市大幅度波动后,过去两年其占比下降七个百分点。与此相对应的是,下降的比例基本上被现金及银行存款所代替。同业存款和拆放同业买入返售这两类资产占比一直比较稳定,分别是10%和6%左右。非标资产,不管资管新规发布之前还是之后,其占比上限不能超过理财产品规模的35%,这一点一直没有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这些年非标资产的占比持续下降,但是在过去三年,下降的速度明显放缓,且基本保持稳定,占比约6%。
权益类资产在过去这三年基本保持在3%左右的占比。公募基金产品种类丰富、标的齐全,过去两三年银行理财配置公募基金的比例有所上升,约为3.6%,目前还是以配置债基和货基为主。境外QDII方面,过去这一年银行理财配置这类资产的需求比较旺盛,但由于额度稀缺,占比一直保持在1%的水平。
接下来,跟大家简要汇报一下我们对国内外市场走势的一些判断。
国内经济目前处在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过程,我们相信通过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推动中国的经济向温和复苏方向前进。去年9月下旬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揽子非常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之下,中国经济会越来越好。
债券市场方面,为了有效化解风险,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利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有可能会维持在低位。但另外一方面,我们要重视市场交易行为一致性有可能带来的波动风险。观察过去三年国内的债券走势,十年期国债从2022年初的2.8%下行至1.6%,下了120个BP。需要注意的是,在下行过程中,市场出现调整时,信用债波动往往大于利率债,比如,信用债部分品种收益率在2022年底上行幅度超过150BP。2023年和2024年也出现过类似情况,信用债的波动以及流动性问题给资管机构尤其是银行理财公司带来了影响。银行理财约30万亿资产中,债券占比约45%,通过公募基金还有其他方式配置的大概5%,加起来15万亿,其中信用债占比还是较高的,需要我们高度关注,提前做好流动性储备。不同的机构资金属性不一样,可能管理的方式方法也不完全相同。到了目前阶段,我们觉得需要重视相关的市场风险,在1月14日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央行领导已对此作了明确提示,这些都需要我们高度关注。
权益市场方面,从去年9月24日开始,有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我个人的观点,A股目前处在阶段性的底部区间,大家的共识是市场有上行趋势。去年红利资产和科技资产受到市场追捧,目前A股红利风格的股息率和国债收益率的差值依然处在历史高位。今年红利资产和代表新质生产力的科技类资产仍然有结构性的机会,港股也值得关注。
海外市场方面,目前美国经济数据表现不错,需要关注其未来通胀走势。市场部分人士预期,美国降息的步伐可能不会像之前预计的那么快,这点值得我们考虑。近期,一年期美债的收益率水平约为4.2%,十年期美债在4.6%—4.8%波动,美债票息是具备吸引力的。美股方面,过去这些年美股的表现整体不错,但是我个人觉得没有永远上涨的市场,大家也关注到近期美股市场的波动开始加大。从数据来看,纳斯达克指数的PE估值也已接近一倍标准差的上沿。
此外,黄金价格从2020年的1800美元/盎司涨到现在接近2800美元/盎司,因为全球地缘政治以及非美国央行去美元化的认购黄金需求,我觉得黄金在中长期来看可能还是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仍可考虑进行战略性配置。
这些观点在去年8月份的上海资产管理年会论坛上,我也曾与大家分享过,坦率说这半年下来观点没有太多的变化。今年资产配置有几方面的想法:
一是继续把债券做深做精做透,基于票息收益较难覆盖产品的业绩基准,需要我们在原有配置策略的基础上,增厚波段交易和择券策略的收益,注重交易机会的把握。拥有衍生品资格的机构还可以运用国债期货来做一些对冲交易。二是权益资产方面,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高股息且估值合理的红利资产是比较不错的可持有资产。指数类产品也值得关注,银行理财毕竟产品期限比较短,封闭式一年为主,两年三年比较少,这类产品在当下可以增加一些宽基指数的配置,根据产品期限进行波段交易。三是海外资产方面,个人建议可以关注两类资产:一类是黄金,国内公募基金行业发展很快,规模超过30多万亿,产品种类齐全,也有一些挂钩黄金的ETF公募基金,可以适当关注。美债也具备一定的配置机会。
今天很多专家和行业同仁都讨论了目前低利率环境下获取较高投资收益的难度增加,我觉得毋庸置疑,各类资管机构都面临相同的挑战,但是回顾银行理财自诞生以来20年的发展历程,这一路走来,每个时间段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挑战,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行业规模重新回到30万亿。在任何市场环境之下,我们要对市场保持敬畏,保持稳健投资风格,对规模保持顺其自然的心态,专注于把我们的业绩做好,让我们的投资者安心。就像我们公司的slogan“做时间的朋友,做安心的理财”,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专注,保持乐观,保持耐心,整个资管行业一定会越来越好!
借此机会提前祝各位朋友春节快乐,2025年身体健康,投资顺利,生活快乐,谢谢大家!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