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全国已经建成各类水库94877座

媒体滚动
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轻了洪涝灾害损失。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于2025年3月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走上通道,回应社会各界的关切。
水利部部长李国英表示,为推进防洪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目标,积极推进三个体系建设,第一个体系,流域防洪工程体系,这个体系有三个要件组成:第一个要件是水库,其目的在于增强对于洪水的主动调控能力,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建成各类水库94,877座,防洪库容达1,856亿立方米。第二个要件是河道及堤防,其目的在于增强河道的泄洪或排洪能力。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建成各类河道堤防32.5万公里。第三个要件蓄滞洪区,目的在于分蓄超出河道泄洪能力的洪水。目前全国已建设98处国家蓄滞洪区,分蓄洪容积达1090亿立方米。
第二个体系是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这个体系有三道防线组成:第一道防线是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负责监测预报云中雨;第二道防线是雨量站网,负责监测预报落地雨;第三道防线是水文站网,负责监测预报河中水。三道防线层层递进、联动发力,实现延长洪水预见期和提高洪水预报精准度的有效统一,为防洪调度提供雨水情情报支持。
第三个体系是防御工作体系,这个体系有三项机制组成:第一项机制是责任落实,锚定防洪对象和防御工作的关键环节,将责任分解落实到最小单元,让各级责任人都明责、守责、尽责;第二项机制是决策支持,通过数字孪生平台,在数字流场中提前推演洪水的风险影响和防洪工程体系运用方案;第三项机制是调度指挥,明确各级水利部门防洪决策制定、防洪指令发布,防洪指令执行等工作程序,保障防御工作有力、有序、有效。
这三个体系在去年防汛抗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4年汛期,全国有1321条河流发生洪水,水利部门提前发布洪水预警4303次,发出各类调度指令3.01万道,全国有6929座大中型水库投入防洪调度运用,拦蓄洪水1471亿立方米,减淹城镇2330个次、减淹耕地1687万亩、避免人员转移1115万人次,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程度减轻了洪涝灾害损失。
总体上看,我国防洪安全体系和能力在逐步提升,但极端暴雨、洪涝灾害多发重发的态势没有变。因此,保障防洪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下一步,水利部将坚持不懈做好江河湖泊治理,同时对三项体系建设继续加力,加快推进国家防洪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筑牢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固防线。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