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消费

揭秘神秘药丸:催吐药成吃播的“救命稻草”?

红星新闻

关注

有人看吃播是为了寻天下美食

有人看吃播是为了享视听之快

还有人是为了打发一段无聊的时光

每天享用饕餮盛宴

就可以轻松赚钱?

由于进入门槛低

吃播行业厮杀惨烈

不少吃播开始以猎奇内容吸引眼球

从生吞活章鱼

到气味溢出屏幕的猪大肠刺身挑战

再到饭量大到令人瞠目结舌的大胃王比拼

吃播在病态和扭曲的路上越走越远

在这条愈发失控的赛道上

有人体重飙升、健康不再

有人猝死在上播前一刻

除了那些冒着败露退圈的风险

使用剪辑手段假吃的吃播

更多从业者抓住了

催吐药这棵“救命稻草”

把已经吃掉的东西吐出来

那么吃了再吐

会不会伤害身体?

催吐药究竟是什么原理?

有人说催吐药比泻药好得多

是真的吗?

↓↓↓

(图为日本吃播木下佑香,大胃王吃播从她开始爆火)

吃播行业乱象丛生

“神秘药丸”浮出水面

今年5月底,吃播圈发生了一起直播翻车事件。B站上一名up主在上传自己的视频时,意外发布了原片。视频中,有场外声音指导这位up主吃一口吐一口。这种“造假”行为让粉丝大呼恶心,该up主最终也以“退圈”谢幕。

(图片来自B站)

事件发生后,吃播当红背后的很多怪相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比如:很多吃播结束后,播主们都会吃一片“神秘的药丸”。网上盛传其来自日本。那么,这片药是什么成分呢?

对此,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大内科主任,主任医师蒯小玲教授告诉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这种药都是催吐类药物,一般有两类,一类通过刺激胃粘膜,让人产生呕吐反射。主要包含硫酸铜、硫酸锌等,浓度较高,喝下去会产生强烈的反应。另一类是中枢性的催吐药物,如吗啡类的阿扑吗啡,用的比较少。此外还有中药,如柿蒂熬汤等。

主播们吃的药究竟是什么,仅在知乎上就看到了不下4种,但都是猜测。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家自行服用催吐药存在巨大风险。

凯撒大帝也爱催吐?

催吐药:一个风靡欧洲几千年的骗局

催吐行为并不是吃播们带给我们的。根据希罗多德的说法,古埃及人为了维持自己的健康,每月都会使用催吐剂。希波克拉底也提倡定期呕吐,之后的好几千年中,这种建议不断出现。

早在罗马帝国时代,罗马皇帝尤里乌斯·凯撒就是催吐行为的忠实粉丝。尼禄皇帝的顾问小塞内加曾经说:“一些罗马人,吐了吃,吃了吐,根本不屑于消化他们集世界各地美食于一桌的盛宴。”他们会饮用一种含有锑的酒,就是为了达到催吐的目的。

但事实上,催吐是一个让身体逆反正常的机体过程,催吐出来的胃液会腐蚀食管道,胃也会收缩异常,催吐可以维持健康或是好身材的说法是一个赤裸裸的骗局,通过服药的方式进行的催吐更有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蒯小玲教授在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中指出,催吐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除了催吐,为了减少营养吸收,还有人选择吃泻药。甚至有一些非专业评测人士在做过个体实验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吃催吐药比吃泻药对身体的伤害更小。这个说法能不能站住脚呢?

对此,蒯小玲教授在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中表示:“这是一种主观感受。”催吐是立竿见影的,而泻药则要经历一段时间。看起来催吐效果更好,但催吐的副作用更大,反而是泻药相对安全一些。但需要注意的是,两种药都不能长期使用。因为即便是泻药,也会引起胃肠紊乱,造成吸收障碍以及水钠电解质的紊乱。

从暴食症到厌食症:

催吐造成的伤害,不仅仅在生理层面

除了催吐药对身体的直接损害,催吐行为对人的精神和心理方面也有损害。

比如:明明已经吃得很饱,却还是控制不住的想进食。这在医学上叫做暴食症,又名“神经性贪食症”,是指反复发生无法自控的多食、暴食行为。暴食症患者会对暴食肥胖而感到恐惧,常采取进食后催吐、导泻的极端方式进行应对。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在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中指出,这种行为已经不是正常的行为了,而是神经、心理的异常行为,属于进食紊乱症的表现。

另一个极端是厌食症。虽然发病率很低,但死亡率高达5%-15%!

经常节食和催吐的人,还会有一种病缠身:交替性暴食厌食症。这种疾病仅仅依靠药物治疗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心理治疗。蒯小玲教授在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中指出,这两者经常是同时存在的。先是胃肠动力很强,但时间久了,胃肠动力会不足,吃了东西就会逆行性的呕吐,完全进入一个恶性循环,时间久了还会出现心理问题。

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建议,按点进食,按量进食是最有利于健康的。从预防慢性疾病角度来说,一顿饥一顿饱非常容易出现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还有可能造成血糖波动不稳,使人体过早衰老。

其实,吃播行为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出在为追求效果而走上了岔路。我们追求做事的极致,极致的构思、极致的细节、极致的传播效果,但绝不是作假和走极端。现在,在很多直播平台上搜索“吃播”、“大胃王”等相关视频时,都会出现“珍惜粮食”的温馨提示,其实还应该再加一句:身体是本,健康第一!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ID:zgzs001)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