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逃税手段五花八门,聊聊古代税收那些事儿

古人逃税手段五花八门,聊聊古代税收那些事儿
2023年05月28日 09:18 北京日报客户端

  伴随税收制度的产生,偷税逃税的行为也出现了。在中国古代,为了逃避纳税,出现了五花八门的手段,朝廷为应对这种行为,保证正常税收,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应对举措。

  匿田匿户

  文献记载中最早的偷税行为出现在秦朝,云梦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记载:“部佐匿诸民田,诸民弗知,当论不当?部佐为匿田,且何为?已租诸民,弗言,为匿田;未租,不论为匿田。”

  这里提出两个问题:一是部佐隐匿百姓田地而百姓不知道,是否论罪?二是如果论罪,应以匿田罪论处还是作为别的罪?回答是:已向百姓收取田赋而不上报的就是匿田罪;未收田赋的,不以匿田罪论处。《法律答问》虽不是秦律原文,但它是以问答形式对秦律某些条文的精神实质和名词术语进行解释的,是判案成例,在当时也具有法律效力。

  这里所说“匿田罪”,与秦朝实行的授田制相关联。授田制是对之前井田制的革新,土地名义上属国有,由国家按一定数量租给农民耕种,国家则按标准收取田租,比例通常是“什一之税”。除此之外,《秦律》还规定:“以其受田之数,无垦不垦,顷入刍三石、稿二石。”也就是说,农民受田后无论是否耕种都要按比例交租,此外每顷土地每年还要向国家交纳3石刍和2石稿,刍是饲草,稿是秸秆,租、刍、稿构成了秦朝的田赋,是国家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法律答问》关于匿田罪的有关记载看,当时存在着一种逃税现象,负责征收租、刍、稿的官员虽然已经向农民收取,但私下将其截留,以此侵占国家税收。

  秦朝税收除田赋外还有户赋,也称口赋。田赋按土地面积征收,户赋则按人和户征收。汉代董仲舒在论及秦朝赋税制度时便将“田租”“口赋”并提,显示户赋与田租一样,在当时也有一套完整的征收制度。此外,与人口有关的税赋还包括徭役,秦律规定男子满十五岁便进入“傅籍”,在专门名册上登记,作为服徭役的依据。

  户赋以人口为征收基数,按户进行征收,征收中,是否分户将对纳税额有很大影响,一些人家便通过不分户的办法避税。早在秦国时就多次颁布过《分户令》,规定一个家庭的基本构成是户主夫妻和未成年子女,禁止一个家庭有多个成年男子共同居住,男子成年后必须另立门户,使家庭小型化,以此增加税收。

  诈老诈小

  隋朝的土地政策是均田制,税收制度是建立于其上的租调力役制。租调力役制进一步强调了纳税人口的年龄,这对如实登记、核实年龄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偷税及逃避力役,自然有不少人会钻制度的漏洞,除通过隐藏人口彻底逃税外,诈小、诈老现象也较为普遍,户籍登记时有的人谎报年龄,要么把自己年龄说小,要么说老,使自己排除于纳税人口之外。

  针对这种现象,隋朝政府制定了严厉的户籍核查措施,把人口划分为不同的年龄段,对重点人口实施重点管理:3岁以下称“黄”,4岁至10岁称“小”,11至17岁称“中”,18至60岁称“丁”,60岁以上称“老”。隋律规定,如出现谎报年龄逃税的,除本人受到严惩外,相关官员及里长、保长等也都将获罪。

  为核实纳税人口年龄,隋朝还实行了空前严厉的大索貌阅制度。“大索”即建立严格的户籍登记制度,不仅将每一个人的姓名、籍贯、家庭成员、出生年月等基本信息登记造册,还记下每个人的相貌特征,在没有照相技术的情况下,此举代替了“证件照”的作用。“貌阅”就是定期核查,将本人与户籍上描述的外貌进行核对,从而查出那些诈小、诈老的人。为提高大索貌阅的效力,隋朝政府还鼓励百姓互相检举揭发,让诈小、诈老者现“原形”。

  福手福足

  大索貌阅还有一种作用,它也打击了那些通过诈疾来逃避交税的人。在隋朝税收制度中对残障者有一定照顾,按残障程度分为“三疾”:残疾者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废疾者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笃疾者不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也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免除或部分免除税赋的优待,情况严重者还可享受官府分派侍丁服侍的待遇。自然,也有不少人打起了这方面的主意,通过诈疾来逃税,大索貌阅制度推出后,这方面的情况才有所减少。

  不过,仍有一些人干脆自残,有人砍去自己的手或脚,成为真正的残疾,以此逃避交税,这种情况不仅隋朝有,以后历朝都有,称为“福手”“福足”。宋人所著《唐会要》记载:“自隋季政乱,征役繁多,人不聊生,又自折生体,称为福手福足,以避征戍。”这种情况实在令人唏嘘,它往往是税役标准太重所致,否则谁又下得去手?然而,有些封建统治者对此并不予以悯恤,唐太宗贞观十六年(642年)敕令:“今后自害之人,据法加罪,仍从赋役。”

  寄庄寄住

  唐朝以后税收制度越来越细致,唐朝规定有纳税丁口的普通家庭为“课户”,没有纳税丁口的家庭称“不课户”。“不课户”中还有一类人,即虽达到纳税年龄但享有免课税权利的特殊人群,包括服侍笃疾者的侍丁以及孝子、顺孙、义夫、节妇等封建统治者大力弘扬的人群,除此之外还有一大批官僚贵族。根据《唐律疏议》记载,五品以上的官员不仅自己享受“免税”特权,还可以荫及居住在一起的亲属。

  这样的特殊规定对正常税收体系产生了破坏作用,有人千方百计也要搭上这样的“便车”。当然,官员“免税”政策只限于任内,卸任后理应与普通百姓一样正常纳税,但他们又想出了新的应对手段,即通过寄庄、寄住的办法逃避税收。“寄庄”即在户籍所在地以外的地方购置田产,“寄住”即刻意不在户籍所在地居住而移居他处。唐朝实行租庸调制,征收前提是户籍管理制度,与那些流离失所的流民不同,寄庄、寄住的人都是有产者,多属官僚权贵,他们通过寄庄、寄住,事实上脱离了户籍管理体系,从而达到了逃税的目的。唐人杜佑在《通典》中记载:“至大历四年正月制,一例加税。其见任官一品至九品,同上上至下下户等级之数,并寄田、寄庄及前资勋荫寄住家,一切并税。”这里说的是朝廷对寄庄、寄住现象整治的情况,也说明,通过这些手段逃税在当时十分普遍。

  度僧度道

  隋唐以后寺庙、道观等宗教场所及僧尼、道士等在纳税方面也享有一定特权,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颁布的诏书中提到:“浮惰之人,苟避徭役,妄为剃度,托号出家。”从中可以看“出家”即可拥有“免税”特权。于是,有人便通过私度为僧尼、道士的办法逃避交税。唐玄宗时,左拾遗辛替否谏言:“造寺不止,枉费财者数百亿,度人不休,免税租庸者数十万,是使国家所出加数倍,所入减数倍。”这里所反映的就是对寺庙、道观免予交税已严重影响到国家正常的税收。

  唐朝之前入僧籍、道籍的权力掌握在寺庙和道观,这为私度为僧尼、道士以逃税开了方便之门,朝廷很快意识到这里的漏洞,遂将权力收归政府。朝廷所颁度牒成为僧尼、道士入籍的法定凭证,无度牒而入僧门、道观者一律不予承认,不享受税收方面的特权,而朝廷的度牒并不容易得到,必须经过严格考试,且颁发数量一般较为有限,《唐六典》记载:“凡道士、女道士、僧、尼之籍簿,亦三年一造。”但是,此中仍有漏洞可钻,一个办法就是花钱买,如《资治通鉴》记载,唐中宗时“钱三万则度为僧尼”,说明当时可花钱买来度牒,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逃税。

  作者为文史学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韦子蓉

秦朝 隋朝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31 南王科技 301355 --
  • 05-31 阿特斯 688472 --
  • 05-30 豪江智能 301320 --
  • 05-29 双元科技 688623 125.88
  • 05-29 天键股份 301383 46.16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