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9岁老人欲取离世儿子41万存款被拒”事件谈“已故亲人存款取现”类舆情应对

从“79岁老人欲取离世儿子41万存款被拒”事件谈“已故亲人存款取现”类舆情应对
2023年06月06日 17:44 市场资讯

  作者:网智天元金融声誉研究中心 何铖铖

  近日,79岁老人欲取离世儿子41万存款被拒的新闻一经曝光,便引发网民的热烈讨论。#79岁老人欲取离世儿子41万存款被拒#的话题更是一度冲上微博热搜。

  一、事件概述

  今年79岁的赵某,几个月前刚刚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她的儿子孙某溺水身亡,走得突然,未留下任何遗嘱。孙某未婚无子女,其父也于2021年去世,母亲赵某是他的唯一法定继承人。孙某在银行有41万元的存款,但赵某到银行取款遭到拒绝,于是赵某委托律师起诉到法院。最终,法院判决银行将孙某的存款41万及其利息支付给赵某,并协助已经高龄的赵某办理相关的取款手续。

  二、舆论有何反馈

  从媒体报道形式来看,主流媒体主要通过以案说法的方式探讨合法继承遗产难题化解之道,进而延伸至“减证便民”是否还有改进空间的讨论中来。从报道内容来看,银行要求当事人去公证或者诉讼解决存款继承问题,无可指摘。通过诉讼解决的好处是,如果非婚生子女突然出现,要求主张权利,法院还有纠错程序,即执行回转。不少网民在深入了解案件详情之后也表示,银行走正常程序,无过错;另有不少网民就此呼吁简化程序。

  三、此类事件存在哪些风险点

  银行存款安全与民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舆论关注的焦点。在现实生活中,公众受到金融专业知识的限制,以及固有认知的影响,不能科学全面地看待“去世亲人银行存款取现”问题,一旦此类事件曝光,无一例外成为舆论热点。

  研判认为,此类事件存在两大风险点:一是去世储户亲人得知取款被拒,选择在营业厅大闹,引发其他储户拍摄视频,或者当事人盛怒之下,与工作人员发生言语冲突,事后,当事人将相关视频发布到网络平台;二是当事人走法院诉讼解决,判决结果公布之后,媒体可能会通过裁判文书网查询,并形成报道。报道中可能会直接提及银行具体名称。

  四、银行应该如何进行风险防范

  综上所述,此类事件发酵过程中,一些比较感性化和情绪化的观点更容易在舆论场扩散,形成较为强大的民众舆论声势,加之部分新媒体的推波助澜,使舆情的走势常常难以控制。若银行处置不当,又很容易加深民众对银行的误解。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及时、全面、有效的掌握舆情动态,加强此类舆情的监督和引导。

  一是时刻保持高度的舆情敏感性,完善银行服务方案和流程机制建设。有关已故亲人存款取现的银行储蓄合同纠纷事件多次曝光,说明此类舆情很容易引爆,引发声誉风险。银行,尤其是基层银行要加强预见性,提前进行风险梳理以及解决方案细化,并同步做好员工培训。在日常业务办理过程中,一旦遇到类似情况,基层员工能够有针对性地做好说明、解释和疏导工作。这样一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取得客户的谅解,有效化解因客户诉求得不到满足,进而大闹银行、与工作人员发生冲突,拍视频曝光等声誉风险。

  二是提前做好声誉风险应对方案。针对已经进入法院诉讼程序的情况,我们需要因势而定。具体来看,在判决结果未公开之前,银行可严格按照本行《声誉风险管理办法》,根据预期判决结果或已经判决的结果,提前做好声誉风险应对方案。当判决结果公布之后,加强互联网舆论监测力度,确保能够随时掌握舆论动向,为后续处置应对争取时间。若舆情热度较低,且银行未被点名,选择不发声,较为妥当。若出现银行被直接点名、舆情热度较高、经营管理、业绩指标等关联解读报道增多的情况时,可考虑增加正面宣传力度、联系媒体说明情况等方式对冲负面舆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王进和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08 开创电气 301448 18.15
  • 06-08 汇隆活塞 833455 3.15
  • 06-07 西高院 688334 14.16
  • 06-06 恒勃股份 301225 35.66
  • 06-06 飞沃科技 301232 72.5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