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被曝扣供应商10%货款?汽车价格战已烧遍上下游

长安被曝扣供应商10%货款?汽车价格战已烧遍上下游
2023年06月06日 16:48 次世代车研所

  转载自:观察者网

  6月5日,一位名为“建文学长”的博主通过社交媒体曝出一份题为“保护中小汽车零配件实体企业刻不容缓”的《致长安汽车采购部申诉函》。

  该申诉函内容指出,长安汽车公司采购部在3月28日向数百家供应商发出“基于生存、战略、竞争、客户-共同应对-致供应商伙伴的函”,并表示企业将强行对供应商的货款直接扣款10%,以应对部分车企降价引起的汽车市场部分车型滞销。

  如果信息属实,这也意味着,厂家近乎是以强制性的语气向供应商们发布了克扣账款的“通知”,而申诉函中也指出,该行为将导致大量中国汽车制造配套企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甚至倒闭。

  对此,观察者网尝试向长安汽车相关部门求证该函件内容真伪,目前尚未得到答复。

  此外,在盖世汽车的相关报道中,则提到已经与多家长安汽车的供应商进行沟通,但得到的回应均与函件内容不符。其中,有部分供应商表示没有收到过长安汽车的相关函件通知;也有供应商进行了否认,但表示行业内存在整车企业向供应商压价的情况;还有供应商表示,收到长安汽车的函件,但克扣款项不到10%。

  尽管在缺乏多方验证的前提下,“申诉函”的真伪暂且无法判定,但从相关从业者的反馈来看,面对汽车行业的“价格战”,汽车产业链中或许没有赢家。

  拖欠账款已是常态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内知名供应商销售人员告诉观察者网:主机厂与供应商之间,通常会根据每年的技术规模和技术提升,亦或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或下跌,作出一定程度的价格调整和协商,此时的主机厂年压价幅度甚至能够高达10%-15%,但这一前提是基于主机厂与供应商的契约协议履行,这也意味着调整幅度早已被写进合同当中。

  但如果是主机厂签订合同,甚至是在供应商全面发货后单方面压价通知,势必会对供应商造成巨大的现金流冲击。

  另一方面,由于主机厂与供应商之间原本就有着较为深度的绑定关系,从长期供应角度来看,尤其在核心零部件的供应商的眼中,供应商完全可以采取终止服务来应对主机厂的“无理”要求。

  但随着电动化时代的到来,燃油车时代较为稳定的供应商也可能因此而逐渐在体系中被边缘化,此时,供应商为了保障自身在主机厂内的关系,便不得不降低应收账款,从而进行长期关系维护。

  同病相怜的经销商

  在汽车繁杂的产业链条下,受到销量与价格战波折的也远不止供应商。

  早在今年3月的东风系大促销之前,国内汽车产业的压力转移大戏便已经上演。

  按照市场节奏,每年的岁末年终,汽车经销商都会因为厂家期望完成的销量规模,迎来一波“压库潮”。但这种行业潜规则带来的库存车辆,往往能够在稳定的市场环境下被平摊至经销商次年的各个月份中。

  然而,2023年的排放标定升级以及车市降价潮的冲击,却成为了不少经销商崩盘的导火索。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2023年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库存情况显示,当期厂家和经销商库存上升到341万台,测算库存可支撑春节后零售64天。业内人士表示,即将实施的国六B排放,进一步给了各大车企清库存的压力。

  与此同时,全联车商收到众多汽车经销商集团的反映,即将全面执行的国六B排放标准为汽车经销商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

  据全联车商2022年开展的一项调研显示,2022年有55%左右的汽车经销商集团经营亏损或严重亏损,仅有不到20%的经销商实现盈利,据不完全统计,全年有2000多家4S店闭店退网。

  全联车商认为,如果在此次国六B的标准切换下,没有给到经销商留出充足的库存车辆消化时间,将有可能成为压垮部分经销商特别是中小经销商的最后一根稻草。

  即便东风系的降价在短期内缓解了自身的库存压力,但从随后的市场节奏来看,新一轮的降价潮不仅增强了市场“观望”的决心,同时,车企给予经销商不足以支撑损失的“返点”,最终令不少经销商赔本清掉库存后萌生了退意。

  有业内专家认为,之所以车企和经销商库存压力大、降价促销,本质上是由于主机厂对年后汽车消费市场供需量的误判,但这种误判带来的压力,最终从主机厂自身转移到了经销商体系中。

  结语:

  根据今年5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VIA(Vehicle Inventory Alert Index)显示,2023年5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5.4%,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5.0个百分点。

  随着国六B过渡政策出台,汽车终端价格总体恢复稳定,消费者观望情绪改善显著。

  不过,乘联会也表示,尽管订单及成交量改善,但新车让利幅度大,单车毛利走低;临近半年任务考核节点,经销商补库动力较强,导致资金紧张矛盾更为突出。

  此外,在国内新能源车市的乱战下,纯电和插电混动车型的价格战仍未停止。除了不断降低入门车型价格的比亚迪外,长城、吉利等头部自主品牌纷纷通过“技术平权”产品,在主销价位区间展开白刃战。

  据悉在此轮价格战爆发后,不止于“申诉函”中提到的长安汽车,还有多家汽车品牌也选择了将成本压力转嫁到供应商身上。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或许不难理解,据各汽车企业发布的财报数据来看,目前除比亚迪、特斯拉等少数车企能够获得盈利外,大多数发展或转入新能源赛道的车企,都仍然面临着较大的盈利压力。

  据今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长安汽车当季营收345.56亿元,同比减少了0.06%。虽然净利润达到69.7亿元,同比增长了53.65%,但背后原因是长安将旗下新能源品牌深蓝汽车纳入了报表,并由此产生了50.2亿元的投资收益,除去此部分后计算长安汽车的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了34.75%。

  但无论如何,汽车产业的生态链下,大多数供应商与经销商与主机厂之间都更像是从属关系。

  前文销售人员表示,“尽管过去没有听说过‘申诉函’中所述的主机厂单方面砍价问题,但在自主品牌快速发展的多年时间中,强势品牌逾期拖欠应付款的问题却并不少见。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车市价格战的持续,主机厂单方面压价也许将不再只是传闻,而中小供应商在与主机厂的谈判中也将愈发无奈”。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周敏萱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08 开创电气 301448 18.15
  • 06-08 汇隆活塞 833455 3.15
  • 06-07 西高院 688334 14.16
  • 06-06 恒勃股份 301225 35.66
  • 06-06 飞沃科技 301232 72.5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