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线就被秒杀,政信类信托业务将何处何从?(深度)

一上线就被秒杀,政信类信托业务将何处何从?(深度)
2024年03月29日 22:34 信托圈内人

非标政信信托产品一票难求的现象再次出现。

近日,多家信托公司财富端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政信类信托产品十分紧俏,优质项目额度更是一上线即被“秒杀”。

“我们政信项目一上线就很快约完,好项目需要拼手速。”某央企信托公司财富端人士向记者表示。“年前平均1个产品1周募2000万元左右;现在普遍平均1个产品1周能募集2亿元左右,速度提高了10倍。”有第三方财富公司人士也感叹。

记者注意到,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统计数据,2017年年末高峰时,投向基础产业领域(即政信信托业务,下同)的资金信托规模达3.17万亿元;截至2023年3季度末,投向基础产业领域新资金信托规模为1.52万亿元,已经“腰斩”。

部分信托公司已收紧或退出

对于非标政信信托产品额度紧俏的原因,某央企信托公司财富端人士向记者表示:“有的信托公司在收紧政信信托产品的门槛,有的则干脆不做了。”

北方某信托公司内部人士也向记者透露,其所在公司政信业务目前处于暂停中。“并非从此不做政信业务了,只不过公司风控保守,已经停了三个月了,接下来还要进一步观望政策和市场行情。”

此外,记者也注意到,有信托公司在2024年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发展高质量政信业务。

实际上,早在2023年下半年,就有媒体报道提到,作为昔日信托业明星产品之一的非标政信信托产品,如今却开始逐渐被部分信托公司“抛弃”。

“一位头部信托从业人士也向记者表示,公司从去年开始非标类政信项目已经暂停新增,今年以来也一直在清退,从去年超过500亿元降至当下的200多亿元。目前仍然在清退过程中。”上述报道中提到。

非标政信类信托产品属于信托公司传统业务之一,曾长期给信托公司贡献着不错的收入和业绩。

记者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统计数据,回顾过去十年投向基础产业类信托规模变化发现,从2013年开始基础产业类信托管理规模从2.75万亿元开始逐渐增加,增加至2017年年末达到顶峰,高达3.17万亿元。

之后,在监管压降非标融资类业务、严控地方债务规模等背景下,投向基础产业类信托管理规模也开始逐渐降低。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已经降至1.52万亿元,相比高峰期已经“腰斩”。

用益信托网数据也显示,2020年下半年开始,基础产业投向集合信托每月成立规模大幅回落。2020年上半年基础产业投向集合信托月平均成立规模为554.05亿元,而自2020年7月至2021年2月期间,基础产业投向集合信托月平均成立规模仅为242.75亿元,跌幅高达56.19%。

城投非标渠道融资政策收紧

非标政信逐渐淡出信托业主营业务舞台背后原因多样。从融资方的角度来看,市场利率持续走低,城投非标渠道融资政策逐步收紧,城投机构的非标高息融资开始逐渐被各地清退。

据了解,2021年7月,原银保监会下发《银行保险机构进一步做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防范化解工作的指导意见》(银保监会[2021]15号文),规定对于承担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城投公司,不得新增其流贷或流贷性质的融资,银行及保险资金不得通过理财、信托等非标产品违规向政府融资平台提供融资。

另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从2020年开始,盐城市、泰州市、常州市、云南省、镇江市、贵州省、湘潭市、长沙市等陆续开始关注城投机构高息融资问题,以促进企业降低融资成本,防范债务风险。

比如,2020年3月,盐城清退8%以上非标融资引发关注,多个省市近三年展开了一系列高成本融资清退及债务管控行动。

2022年4月,江苏省委对22个县市区开展常规巡视,针对普遍存在的融资规模过大、融资成本较高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与目标,比如设定新增债务上限、严控融资成本等。

2022年12月,长沙市发布《关于加强市属国有企业融资行为和融资担保管理的通知》,严格要求国有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不得超过8%,严禁利用没有收益的公益性资产融资。

此外,据相关媒体2023年8月报道,苏州国际发展集团彼时曾披露的一则关于巡察整改情况的通报,提到了关于“部分下属企业金融风险隐患比较突出”问题的整改,其中之一便是严格按照(苏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开展异地政信业务压降工作,明确异地政信信托产品到期后不再续投。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信托公司与传统非标融资类业务交易对手的合作部分转向投资其私募债模式,城投私募债投资业务开始规模化开展。

不过,记者注意到,这类城投标债投资信托产品在市场上几乎已经绝迹,一些存量投资单一标债的政信信托也在集中出现提前兑付现象。

“地方政府在推进一揽子化债措施,之前很多城投标债类信托,融资方都会有贴息操作,实际的融资成本比较高。目前城投平台把之前融资成本比较高的资金置换成长期的、利息比较低的资金,所以有很多城投债提前兑付了。”对于城投标债类信托提前兑付的原因,某资深信托研究人士表示。

“变通”模式或难持久

从信托公司角度来看,近几年信托公司面临非标转标压力,同时城投风险频发,信托机构也需要主动调整业务方向。

2020年,信托融资类业务压降任务启动。原银保监会2020年5月印发的《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信托公司管理的全部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向他人提供贷款或者投资于其他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合计金额在任何时点均不得超过全部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合计实收信托的百分之五十。

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融资类信托自2020年二季度进入下降通道算起,截至2023年3季度末,融资类信托规模已下降至3.25万亿元,已累计减少3.2万亿元,降幅接近50%,规模占比逐步降至14.34%。

2023年,《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以下简称“三分类新规”)及其《指导口径》先后下发,对信托公司业务边界进行了重新界定,信托行业转型提速。

中诚信托研报认为:“根据三分类新规及其《指导口径》的要求,信托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信托业务时,要审慎开展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投资业务,意味着信托公司在当前的监管框架下仍可投资非标资产,但未来可能会在集中度等方面有所限制。”

实际上,据记者了解,2020年下半年以来,为应对非标融资类业务额度问题,相当一部分非标政信类业务被包装成为投资永续债、股权收益权、应收账款收益权、“专项债权”等权益投资类信托产品。

以2023年10月份为例,用益信托统计数据显示,基础产业信托中,权益投资集合信托产品成立规模83.96亿元,占比为67.82%;贷款类集合信托产品成立规模27.86亿元,占比22.50%;股权投资集合信托产品成立规模4.48亿元,占比为3.62%;组合运用信托产品成立规模7.5亿元,占比6.06%。

“目前政信信托业务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地方政府在推进一揽子化债政策,为了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降低利息负担,信托这类成本相对较高的资金,在城投债投资方面没什么优势,所以只能按照之前的专项债权、永续债、信托贷款的形式去做业务,但这类业务恐怕难以持久。”上述资深信托研究人士向记者表示。

与此同时,政信业务的风险也在上升。根据中泰证券不完全统计,2018—2021年,城投非标违约数量分别为9、26、22和19个。

中证鹏元研报也曾提到,依据公开资料统计,截至2021年11月底,累计170余家城投平台发生非标违约事件,涉及15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用益信托2023年披露的基础产业信托违约产品共有48款,涉及金额112.39亿元。

对于政信业务下一步何去何从,上述资深信托研究人士表示,下一阶段的政信业务,比较大的可能是信托公司与地方政府之间更加深入的合作,根据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为地方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开展基础产业投资基金、固有资产盘活等优质的综合金融服务。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融资 信托产品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03-25 中瑞股份 301587 21.73
  • 03-22 广合科技 001389 17.4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