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雷:全球经济2023年面临下行 可以和消费谈恋爱但不要结婚

李迅雷:全球经济2023年面临下行 可以和消费谈恋爱但不要结婚
2023年02月09日 14:07 新浪财经

  2月9日,第十一届银华基金资产管理论坛隆重举行,主题:聚焦高质量发展 开启中国式现代化。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出席会议并发表《2023年中国经济特征与投资机会》主旨演讲。

  >>点击查看视频直播

  李迅雷表示,疫情放开后的经济改善是超预期的。目前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全球经济2023年面临下行,不排除欧洲出现经济衰退,美国数据依然强劲,但也不能乐观,中国面临外需减少的压力。

  回顾2019年全球经济疲态已经显现,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提出对企业减税降费,出口也出现回落。即使没有疫情,2019年之后全球经济也面临下行压力,主要来自于经济结构出现了问题,表现在劳动生产率增速不断下行,技术进步不断放缓,经济缺乏增长热点,虽然现在有些技术领域有所突破,但对于全球经济体的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

  全球产业第三次转移,从美国到日本到亚洲四小龙再到中国,中国经济体量从1992年占比2%一路狂飙到2022年的18.5%。但随着疫情的持续,中国的结构性问题也暴露出来,过去20年作为主导支柱产业的房地产动力发生了周期性回落,这很可能是长期的。未来需要新动力(维权),但现在新动力还没有出现。目前引领全球经济增长的国家都面临着结构性问题和转型压力,具有革命性的技术发明创造还没有形成,新力量还没有崛起。

  目前结构性问题已经越来越给经济带来摩擦,给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阻力,对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率也形成阻力。这有三大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摩擦,疫情暴发和蔓延就是人与自然关系冲突的表现,二战到现在全球人类从25亿到80亿,人的地盘在扩大,自然界的地盘在缩小,其他物种的地盘在缩小,这就是病毒蔓延的主要原因,人类只能跟病毒共处,不能够征服病毒。

  二是国与国之间的摩擦,全球经济发展从结构上是个此消彼长、优胜劣汰的过程。30年前美国GDP占全球份额的26%,欧盟占33.4%,中国只有2%;现在中国是18.5%,欧盟是17.8%,中国和美国的差距在缩小,自然冲突就产生了。全球经济的发展靠全球化,美国所作的是去中国化,这对全球经济都是不利的。过去的格局非常好,美国靠消费拉动,中国靠投资拉动,中国给美国提供廉价商品,同时俄罗斯给欧盟提供廉价能源,美国通过科技引领给全球提供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这个循环是很好的。但是现在循环被打破,全球经济增速也会进一步回落。

  三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人均预期寿命大幅提升,人口膨胀、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与收入的差距会越来越尖锐化。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消费,消费的主力是中低收入阶层。如果中低收入阶层收入增长放缓,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经济结构就会出现扭曲,社会矛盾就会加剧,内卷加躺平,经济增速自然会放缓。我们现在面临的时代有诸多问题集中在一起。过去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是战争,现在战争的代价比50、100年前大得多,所以不能有战争,不能有核战争。这个情况下,很多东西就通过经济摩擦、地缘政治、局部战争冲突来体现,就导致全球经济的进一步放缓。

  短期来讲,作为投资者非常关心的就是美国这轮通胀周期什么时候结束,美联储什么时候停止加息。从大趋势讲,通胀肯定会回落,如此高的利率水平肯定对消费产生拖累,也使得资产价格进一步回落,房地产也走弱。这样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的加息已经进入末尾阶段。我个人判断最多还有两次。经济基本面不支持高通胀,非农就业一直增加态势不可持续。美联储对于数据的反应一直是滞后的,这一轮停止加息后不会马上降息,要降也会等到明年。这对我们资本市场依然会构成一定压力,对全球资金流向、美元指数、我们央行的政策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全球经济的长期趋势并不乐观,会进入一个高震荡低增长阶段,中国的外需会面临比较大的压力。过去疫情三年中国的出口是超预期的,得益于西方国家宽松政策来刺激经济、消费。但随着这个过程过去,我国的外需也会显著下降。我们面临的难得的外部环境的时间窗口正在消失,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全球产业转移会持续下去,向印度、印尼、越南、墨西哥的产业转移会发生。这是压力、挑战,也是经济转型的机遇。

  中国的长期压力还是来自于内需,短期压力是出口。出口虽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但对就业的支持非常大。各国比较来看,中国居民的消费率非常低,投资水平非常高,这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现在这种周期正在结束,房地产长周期已经从上行期变成下行期。

  当房地产出现负增长,要通过基建去弥补,但基建对GDP的贡献占比还是不高,基建回报率下降必然导致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负债率上升,这是20年前经济增长模式决定了现在会面临这样的压力。过去中国经济增长一方面靠改革,一方面靠人口红利。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30%,靠的就是这两样。而现在中国从深度老龄化到超老龄化,持续时间是9年,德国持续了36年,日本是12年,中国老龄化进程比其他国家都要快,2022年总人口已经出现了负增长,今后可能是一个持续负增长的过程。我们面临的压力是未富先老,西方国家是先富再老,老龄化压力之前已经成为发达经济体。我们要清醒地认识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模式,不能想当然认为经济结构调整完毕、产业政策到位,还可以维持高增长。

  我认为我们经济长期潜在增速在4%左右,可能还会往下走。面对现实,增速不高,增长质量上去了,同样也会不错的。从投资拉动到消费拉动,需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这又涉及一系列改革,包括税制改革,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如何完善第三次分配,提高中层群体收入水平。

  目前居民收入增速明显放缓,负债端压力比较大,杠杆率水平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明显超过发展中国家。居民收入中有相当一部分要用来还钱,可用于消费的部分非常少。房地产周期下行,购房意愿下降,和楼市相关的彩电、空调、电梯、厨卫用品需求会明显下降。另一方面汽车尤其是电动车销量明显回升,这和补贴政策有关。但居民对汽车的需求是有限的,汽车作为耐用、可选消费品,会达到一定的饱和度,我认为2023年汽车端恐怕没那么乐观。2023年消费肯定是亮点,但期望有非常高的增速恐怕不太现实,今年消费增速能提高到5%-7%就相当不错了。

  实体经济到资本市场都是预期转弱,风险偏好下降,政策就要提高预期。一方面鼓励民营经济,中国经济当中民营经济的贡献举足轻重,这次二十大用了四个字“发展壮大”,过去是“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现在级别更高了。

炒股开户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红包,100%中奖!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常靖蕾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2-14 多利科技 001311 --
  • 02-14 彩蝶实业 603073 --
  • 02-13 峆一药业 430478 12.62
  • 02-10 舜宇精工 831906 11
  • 02-09 真兰仪表 301303 26.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