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产经

山水文园被爆总部将裁掉几百人 原因是资金链危机

新浪财经

关注

某千亿房企爆大手笔裁员,裁员潮正弥漫房地产

原创: 炸天团 地产大爆炸 

逆水行舟之下,房企最难的是挥刀自救。

裁员,只是其中的手段之一。

01

今日,一家刚上市不久的千亿房企突然被媒体曝出正在悄然进行一场涉及总部各个部门条线的人员组织调整。

调整过后,预计有180余名员工被“优化”掉,占到总部员工总数的30%左右。

并且,这是它年内进行的第二次人事调整了。

此前3月,为上市做准备工作时,其曾对下属区域集团进行裁撤合并,当时的裁员率在总人数的20%左右。

又到年度业绩考核的年底,房地产行业的又一轮裁员潮似乎真的来了。

就在上个星期,山水文园突然被爆出总部将计划性裁掉几百号人的消息,裁员的原因是资金链危机。

据说,他们的员工已经好几个月没拿到工资了,老板努力了很久,到处筹钱发薪,仍然无法解决问题。

最后只能无奈安抚员工:

我绝不会离开大家,我没有海外资产,我没有做离开的准备,我也没有离开的资本,我一定会与大家在一起共渡难关的。

有没有觉得这一幕很熟悉?

10月,当资金遮盖不了伤疤后,三盛宏业暴雷,在员工讨债现场,64岁的董事长老泪纵横:

我也是非常难过,如果那些项目能解决,我想总是能解决。

彼时,三盛宏业上市停牌,总部大楼甩卖,全国各项目大面积停工。

其实,三盛宏业暴雷早有迹象,如火的七月,他们裁掉了刚招来的几十名管培生,其中不乏985和211的硕士。

这一消息在当时引发众怒:刚校招来的管培生都被裁,这是何等错误的决策?

然而,互联网人们记忆的时间只有一个星期。

三个月后,在老董事长泪洒全场之时,人们唏嘘的三盛宏业当下的困境,很少人再记得那些被裁掉明日之子。

02

行业下行周期,房地产行业裁员大概率还会继续。

据我们掌握到的情况,当下还有好几家房企在磨刀霍霍,不日可能会被媒体踢爆。

不过,房地产行业裁员大多只在业内引发讨论,即便它是一个常谈常新的问题,在外部依然激不起大的水花。

尤其和互联网行业裁员相比,更显得无声无息。

网易暴力裁员闹得沸沸扬扬之时,有危机感强的地产人在行业交流群里提议:

我们大概每个人都需要用一个微信公众号傍身,大家互关,裁员时如果遇到不公正待遇,可以写下来,大家帮忙转发。

……

遗憾的是,作为一个没掌握主流话语权的行业,甚至是一个不大被理解的行业,房企裁员可能引不起外界同情。

某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可能还在心里认定:

一手推高房价的是你们,前两年数钱数到手软是你们,现在房子降价你们被裁不应该吗?

有鉴于此,我们试图通过对行业内的一些近况进行剖析,以此与广大的从业者探讨我们正在面对的、以及即将要面对的环境,更深入地了解行业的人员变动状况。

03

首先要指出的是,在行业下行周期存续期间,裁员从不是一个偶然性事件。比如:

绿地今年的日子看着非常难过,各地业主维权舆论压力很大。

但在去年10月,绿地在进行转型升级时就被爆出北京上海区域将裁员30%的消息,甚至在更早的2015年,绿地就因商办产品偏高麻烦不断。

宏图地产可能大家不够了解,今年它基本已经退出房地产市场了。

去年7月它被爆出裁员50-70%这一数据时,其母集团三胞集团就因身陷资金链危机着手将它在全国各地的项目甩卖。

泰禾算是熬过来了。

然而去年冬天在最难熬的时候,泰禾被指裁掉刚工作四个多月的禾苗生,甚至在各部门进行人员优化的同时,还频频上演了高管离职的戏码。

还有一个是华夏幸福,和平安牵手后虽然今年业绩向好。

去年也是危机不断,8月,华夏幸福整个天津事业部宣布就地解散;11月,在平安入驻之后,还被爆出三天之内优化1000人这一令人咋舌的消息。

一系列事件盘点下来,有没有发现共性?

这些被爆出裁员的房企,它们的道路非常坎坷,裁员只是它们自救的手段之一。

04

甚至,去年那波裁员不仅限于中小房企,还几乎波及了所有千亿级房企。如:

碧桂园集团发布“裁员瘦身”的动员令;恒大宣布停止招聘,并劝退5种人、清除3类人,精兵简政;富力宣布停止拿地,停止招聘,并从设计条线开始,进行人员优化等等。

然后,时间一眨眼来到了今年,裁员很少被提及,大家关注的都是诸如:

断臂求生、全员卖房、反腐、打折促销、架构变动、上市、跪舔渠道、要求员工内部买房,甚至是房企破产重组、倒闭等等。

然而,今年房企裁员比去年少吗?

未必!

甚至可以说,从去年到今年裁员从未停止过。

别的房企不提,就说top3房企,今年以来它们都相继做出了降价和压缩内部员工成本的一系列动作。

我们用最有说服力的中报说话。

2019年,碧桂园的半年报显示,集团员工总数由2018年末的13.14万人变成了11.66万人,少了约1.48万人。

总数字有些吓人,算下来优化比例在11%左右,算是正常范围。

与之相对的是,碧桂园机器人板块增加了1600人,不过都是科研人员,不是地产从业人员再上岗。

还有一个是恒大,上半年它的员工总数由2018年12月底的131694人变成了128775人,减少2919人。

不过,作为转型力度最大的TOP级房企,恒大发力的新能源领域的员工却在大幅增加。

其中最好的是万科,中报显示其在2019上半年员工减少600人的样子。

所以,在一片静悄悄中,房企的员工总数在减少。

当然,这些数据反映的还是今年上半年的数据,今年下半年各家房企裁员的数量可能更为蔚为壮观。

这与房地产行业的裁员方式有关。

与其他行业大规模裁员不同,不是活不下去,房企采取的基本是一点一点优化的方式。

首先是项目停工,解散农民工,然后再对各条线逐一清理,比如:

这次通过业绩考核裁掉一批,接下来区域调整再优化一批,下次战略调整再遣散一波。

也正是因为它们的裁员方式不是一步到位,所以闹不出大动静。

在裁员方面,房企都已经修炼成老司机了。

05

无疑,房企裁员的方式是资本市场上最乐意看到的方式。

因为没有舆论危机,不会引发股票大幅下跌。

只是这样的方式对留在岗位上的员工造成的心理压力却极大。

知乎上有个被裁人员如是描述:

当时目送第一批人员离开,庆幸自己躲过了裁员第一波;庆幸+焦虑中,又目送了第二批人员离开,感慨自己躲过了第二波。

第三波到来时,突然长舒了一口气,因为名单上有我的名字,目测接下来还有第四波,只是那时和我再无关系!

并且,不到万不得已,房企很少说自己裁员,他们普遍用的词是优化。

因此,被裁员工还要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你离开,是因为你不够优秀。

而即便被留下来的人也必须接受:

即时公司仁慈的对待你,也不会阻止一切被高估人员,包括也不限于非核心人员,可有可无人员,工资过高人员的离开。

裁员时期,其实更考验房企领袖的决策力和担当力。倘若能选择,员工可能更倾向大幅度和一次性的裁员,起码不会日复一日的煎熬。

06

裁员向来棘手,辞掉一个臭名昭著的人,人事部门可能不会有太大压力,他们压力往往来自于不得不辞退公司内的“小白兔”和“老黄牛”。

小白兔型的员工人畜无害、与世无争,老黄牛型的员工规规矩矩,勤勤恳恳,他们的共性都是无功无过。

不过,再棘手也要动手。

目前房企的裁员方式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末尾淘汰制。

这是最常见的裁员方式,也是最狼性的方式。

以结果为导向的淘汰制度使得房企内部竞争非常激烈,大家的工作强度加大,此前,每年通过末尾淘汰制裁掉一批人已是很多房企的常态。

这里就不多说了,基本上劳动合同里都有此类约定。

二是组织架构调

这是房企主动为之的优化方式,因为不同时期,房企的组织架构会在扁平垂直间不断变化调整。

这样的变动之下,即使当下并无人员离开,也意味着不久的将来,一些非核心部门的裁撤、人员的分流乃至裁员。

三是战略调整

战略调整的优化力度是最大的,对内部的冲击也更大,因为房企未来发展的方向变了,布局变了,原来条线上的人员就会被一锅端,只留下一些关键性的人才。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是房企主动进行的还好说,在组建新的业务条线时,它们优先考虑的是内部员工。

最怕是行情不好,发展不如预期倒逼之下的战略调整,那样很可能整个事业部都成为一个传说。

四是增长低于预期,为确保利润进行的裁员。

这样的裁员方式低谷期较为常见,效果立竿见影,往往是不重要的先挨刀,业内人称之为猎杀小白兔。

比如,一家房企对未来过于乐观并按照500亿进行了人员配置,结果年底拼死拼活勉强只达到300亿,业务下滑,人浮于事,怎么办呢?利益权衡之下,只能裁掉。

甚至,哪怕你以上四种都沾不上,也可能因不明原因被裁掉,如:突然被要求开启地产007模式的无休止加班、突然调薪调岗或无薪休假等。

07

裁员无疑也是痛苦的,对房地产从业人员来说,过去一年多时间,应该是他们最没有安全感的时期。

尤其是对那些在基层熬夜加班没什么话语权的员工来说更是如此。

行业天花板已经看得到,他们“燃烧自己”用命加的班在未来能获得的收益也越来越少。

对房企来说,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当下的市场是一个难得的看清自己,清理边缘雇员的机会。

在这里,我们并不想苦口婆心教导大家如何做个斜杠中青年,如何增强自己的行业竞争力提高议价能力。

这些都不是当下最应该做的。

成人世界从来没有容易二字,且大家都非常明白,这世上除了极少数的行业,任何职位都没有稳定一说。

我们想呼吁的是,既然行情没有向好,房企如果还有裁员计划,请不要像互联网那样吃相难看,民心尽失。

你的员工未必想赖在那个位置上,他们更需要的是你做到公平公正,合法合情合理!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