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宏观经济

幼儿园招生冰火两重天,学前教育格局或将改变

法治周末

关注

原标题:幼儿园招生冰火两重天,学前教育格局或将改变

● 2020年,全国民办幼儿园数量下降3.05%,为13年来首次减少,招生和在读学生人数也出现近年首次下滑

● 不过,与民办幼儿园“一娃难求”的情况相比,公立幼儿园依然是“一位难求”

● 民办园招生由火爆到遇冷,背后的生育率成为关键因素

●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体制随着政府调控不断发生着变化

● 未来,国家发展学前教育的基本战略是提高公办园比例,扶持优质民办普惠园

法治周末记者 高原

幼儿园开学已经过了两周,不过,与往年幼儿园开学的火爆场景相比,今年很多民办幼儿园略显冷清。

北京市朝阳区入园登记报名服务平台信息显示,目前仍有136家民办幼儿园学位尚有富余,部分幼儿园空缺上百人。

事实上,随着生育率持续走低,幼儿园招生难问题凸显。8月,教育部公布的《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全国民办幼儿园数量下降3.05%,为13年来首次减少,招生和在读学生人数也出现近年首次下滑。

不过,与民办幼儿园“一娃难求”的情况相比,公立幼儿园依然是“一位难求”。

民办园“一娃难求”

8月底,北京市朝阳区的幼儿园入园登记平台的数据显示,一些民办的幼儿园空余学位非常多,收费有低有高。

从该网站收录的名单中可以看到,这些仍有空位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费从每月600元到每月28000元不等。

法治周末记者按照上述名单联系了多所幼儿园,均被告之还有空余学位,可以随时办理入园。

按照教育部指定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小班人数一般为25人,而朝阳区一所民办幼儿园的老师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他们的班目前只有18个人,与往年班里30人左右的情况少了将近一半。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情况并不只发生在北京。

7月19日,网络论坛“嘉兴19楼”中,一位网友发帖称“2021年幼儿园招生空余的数量也太惊人了”,随即引发热议。

而河南省、山东省也被报道出现民办幼儿园招生遇冷的现象。

家住北京市东城区的陈夏(化名)还记得,五六年前的时候,她居住的小区里就配套了一所民办幼儿园,每年到了幼儿园发布招生简章的时候,门口就排着长长的队,有的老人甚至在前一天晚上就拿着小板凳去把位置占上。

而现在,这种场景已经不复存在。

业内专家认为,民办园招生由火爆到遇冷,背后的生育率成为关键因素。

2016年,我国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当年出生人口迎来小高峰,成为2000年以来人口出生最多的一年。据国家卫计委数据,在当年1786万新生儿中,有45%是二胎。

不过,从2017年开始,出生人口逐年下降。北京市卫健委官网数据显示,北京2020年的新生儿比2019年少了3.23万人。

公办园“一位难求”

陈夏的女儿今年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她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相比于条件参差不齐的民办幼儿园,公立幼儿园通常会由各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明确的分级分类,分类标准会考虑相关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

在家长眼中,一所知名的公立幼儿园,就相当于环境、设备、师资、食品安全等各方面都有官方背书。

因此,和很多家长一样,陈夏一心想把孩子送进公立幼儿园。

距离陈夏家最近的公立幼儿园是一所市级示范园,陈夏托关系找到了这所幼儿园的老师,询问自己的孩子能否有资格上这所幼儿园。

老师让陈夏发一份孩子的基本情况,陈夏拿出了在单位做PPT的劲头,把孩子的特长爱好和家长能为学校提供什么资源都写得很清楚,但是得到的回复是:很抱歉,您试一下其他的幼儿园。

“公立幼儿园的录取条件中,除了户籍,还有落户时间以及户籍所在地和幼儿园的距离。”陈夏一项一项地算了一下。

“在落户年限上,招生要求中提出在2019年8月31日之前落户的孩子具有优先权,我们只比这个时间晚了两天。”陈夏遗憾地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在距离上,陈夏家距离幼儿园不到800米。“感觉好像不远吧,走路也就是10分钟左右。”陈夏说,“但其实这也是一个劣势,500米之内的距离把握才更大一些。”

查询录取结果的那一天,陈夏早早地就坐在电脑前,做了几次深吸之后,才敢去打开查询页面。“我感觉当年我查自己的大学录取结果也没有这么紧张。”陈夏说。

尽管抱着一丝希望,但录取结果也并没有出陈夏的意料,她给孩子报名的4所公立幼儿园中,没有一所被录取。不过,能让她稍微欣慰些的是,3公里以外的一家普惠幼儿园向她伸出了橄榄枝。

“进公立,难于上青天。”陈夏摇摇头说。

学前教育格局或将改变

《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民办幼儿园每年都增加5000所以上,2019年达到17.32万所。

不过,幼儿园数量上升并没有完全解决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而在教育资源中,公立幼儿园和优秀幼教的需求最为急迫。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9)》指出,中国学前教育总供求关系逆转或将提前来临,中国民办幼儿园的黄金时期已经宣告结束。

《报告》提到,质量不过关的民办幼儿园在未来几年内可能会遭到淘汰,但与此同时,幼儿园的转型、升级仍然大有可为。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认为,应该优化幼儿园的结构和布局,同时,随着适龄幼儿减少,我国可增加公办园的比例。

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体制随着政府调控不断发生着变化。

其中,1979年至1998年,学前教育体制以政府为主导,以单位福利性质的集体办园和其他部门办园的公办园为主、民办园为辅。

1990年代末期之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政府机构、单位改革,学前教育被推向市场,供给资源急剧减少,供需矛盾大,民办园进入了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公办园持续萎缩。

2010年后,政府主导大力发展学前教育,重建公共服务体系,但民办园增速仍然很高。

2018年,新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坚决遏制过度逐利行为,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

该新政强化学前教育的非营利属性,明确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并空前加强对社会资本进入学前教育领域的管理。

“随着适龄幼儿减少,目前只需保持现在公办园的招生规模,就能提高公办园占比。民办园则需要根据适龄幼儿变化,作出继续举办或退出的选择。未来,国家发展学前教育的基本战略是提高公办园比例,扶持优质民办普惠园。”熊丙奇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