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两次世界大战和多次经济大萧条的世界“百年老字号”:强生,股东回报率高达82%!

跨越两次世界大战和多次经济大萧条的世界“百年老字号”:强生,股东回报率高达82%!
2021年12月06日 18:25 市值风云App
作者 | 鹏羽

流程编辑 | 小白

135年前,强生靠卖绷带和应急医药包起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多次经济大萧条,一路走到今天。

说到强生(Johnson&Johnson,JNJ.N)这个企业,大家第一印象可能会是他的爽身粉产品。不管是夏日驱虫,还是痱子、湿疹、尿布疹等病症,强生爽身粉都是好帮手。

“万能”的爽生粉,却饱受“法律摧残”:因添加滑石粉涉嫌致癌而收到了超3.8万件法律诉状,强生为此背负了数百亿美元的债务。

然而,基于德克萨斯州的“分裂合并”法,强生成立了一个新的实体,承担滑石粉所带来的诉讼和法律责任,然后计划申请破产以停止诉讼。

爽身粉的诉讼让强生背负骂名,但是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医疗卫生保健龙头,强生为人类的医疗健康事业有着重大贡献。

强生旗下拥有强生婴儿、露得清、可伶可俐、娇爽、邦迪、达克宁、泰诺等众多知名品牌,业务覆盖消费者健康、制药和医疗器械等领域。

那么,就让风云君带大家了解一下这家百年名企。

一、诞生于南北战争,无菌手术市场先驱

强生的诞生可追溯到美国的南北战争时期,当时医院手术后的病人死亡率高达90%。

1876年,“无菌手术”概念被提出。

强生成立于1886年,通过生产无菌外科敷料,如绷带、纱布、脱脂棉等,很快地抢占了市场。

(来源:强生第一座办公楼-油画)

1888年,强生发布了一本名为“现代防腐伤口治疗方法”的书。同时,通过将棉纱布敷料产品进行整合,发明了现代急救箱;

1894年,强生爽身粉诞生;

1921年,强生邦迪创口贴问世;

1919年,强生即开启国际化拓展,在加拿大成立了第一家分公司;

1931年,强生在美国开始销售第一个处方避孕药Ortho-Gynol。

伟大的公司,产品畅销超百年。1944年,强生IPO。

(来源:强生早期产品)

1959年前后,强生收购了三家制药研究公司,成立了制药和研究部门,因此发明了泰诺止痛药等重要药品,成为公司重要业务之一。

135年前,强生靠卖绷带和应急医药包起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多次经济大萧条,一路走到今天。

二、制药业务快速增长

经历了百年发展的强生业绩趋于稳定,近十年CAGR约为3%。2020年公司营收826亿美元。

其中,美国地区占比超一半,且增长更快。2020年美国境内营收为431亿。

(来源:公司年报数据统计)

强生拥有三大业务板块:消费者健康业务、制药业务、医疗器械业务。其中,制药业务占比最大,且增长明显。

2020年,制药业务营收为455亿美元,占比高达55.2%。消费者健康业营收141亿美元,医疗器械业务营收230亿美元。

(来源:公司年报数据统计)

制药业务中,免疫类药物收入占比最大,2020年占比约33%。其次是肿瘤类药物(27%)和神经系统类药物(14%)。

其中,肿瘤类药物增长最为明显,2020年收入为124亿美元,相较2015年(47亿美元)增长约1.6倍。

(来源:公司年报数据统计)

肿瘤类业务中,治疗骨髓瘤的Darzalex(达雷木单抗)和淋巴瘤的Imbruvica(依鲁替尼)增长最为明显,2020年营收分别高达42亿美元和41亿美元。

(来源:依鲁替尼示意图)

三、主要药品市场地位领先

制药业务占据半壁江山的强生,如今市值高达4300亿美元,是医药巨头辉锐(PFE.N)市值的1.5倍,是诺华(NVS.N)市值的2.3倍。

公司收入最高的单类药物Stelara(喜达诺),2020年营收高达77亿美元,增长非常明显。喜达诺用于治疗银屑病。

(来源:公司年报数据统计)

喜达诺在美国的专利到期日为2023年,欧洲是2024年。

(来源:公司年报)

喜达诺的生物仿制药研发竞争激烈。2021年1月,韩国制药商赛尔群(068270.KS)在欧洲开始三期临床试验。

除此之外,安进(AMGN.O)和百奥泰(688177.SH)也已启动三期临床试验,分别计划在2022年8月和2023年5月完成临床试验。

(来源:喜达诺示意图)

治疗骨髓瘤的Darzalex和淋巴瘤的Imbruvica收入仅次于喜达诺。

Imbruvica(依鲁替尼)的最大竞品是阿斯利康(AZN.O)的Acalabrutinib,后者2020年收入仅为5.1亿美元。

(来源:阿斯利康年报)

Darzalex(达雷木单抗)是全球第一个上市的CD38单抗。2012年强生花费11亿美元获得其独家权利。

目前赛诺菲(SNY.O)的CD38单克隆抗体Isatuximab已获FDA批准上市。截止2020年末,Isatuximab营收仅为0.43亿欧元,合约0.49亿美元。

(来源:赛诺菲年报)

国内研发最快的CD38公司是天境生物(I-MAB.O),处于临床三期。杭州尙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重组抗CD38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在我国也处于第一梯队。

(来源:达雷木单抗示意图)

此外,INVEGA等精神疾病类药物增长也较为明显,2020年营收达37亿美元。

强生在抗精神分裂症方面的药物覆盖口服制剂、注射剂、长效剂型,并不断加强在此领域的布局。2021年二季度,强生的精神类疾病药物营收达26.2亿美元,市场占有率高达66%。

(来源:国盛证券研究所统计)

但是,强生也在不可避免地受到来仿制药的冲击,比如前列腺癌药物Zytiga(阿比特龙),2020年销售额同比下跌11.6%;抗炎药Remicade(英夫利西单抗),2016年以来销量持续下滑。

四、研发投入在全球前10药企中处于中游水平

制药业务营收的增长,得益于公司持续重金投入研发。近年来公司研发费用率持续提升,2020年研发费用高达123亿。

与此同时,强生的营销费用率持续降低。2020年营销费用率为25.4%。

(来源:公司年报数据统计)

在全球前十的药企中,强生公司总体的研发费用率为14.7%,屈居末尾。但是医药业务仅占强生营收的一半。

2020年,强生在医药业务研发投入95.6亿美元,研发费用率(该业务研发投入/该业务营收)高达21%。

强生21%的医药业务研发费用率,在全球前十的药企中,处于中间位置。

(来源:MedTrend统计数据)

强生旗下制药业务的主体杨森(Janssen)公司表示,预计到2025年,强生有望递交16款创新疗法或疫苗的监管申请,其中14款创新疗法具有成为重磅药物的潜力。

(来源:强生官网)

强生预计平均每款年销售额40亿美元,其中有五款年销售额预计超50亿美元:

Carvykti已经获得美国FDA授予的优先审评资格,80%接受该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完全缓解;

Rybrevant已经获得美国FDA的加速批准,用于治疗肺癌患者;

Nipocalimab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效果明显;

Cetrelimab和Balversa治疗膀胱疾病;

Milvexian是一款新一代口服凝血因子XIa抑制剂。在接受膝盖置换手术的患者中,Milvexian不但显著降低手术后的静脉血栓栓塞,而且没有增加出血风险。

除了在医药业务加大研发投入,强生医疗器械业务的研发投入也持续上升,2015年为16亿美元,2020年为21.7亿美元。2020年该业务研发费用率为9.4%。

强生在消费者健康业务研发投入有所下降,维持在5亿美元左右。

(来源:公司年报数据统计)

五、盈利能力稳定

研发费用率的上升伴随着营销费用率的下降,强生的利润率较为稳定。

2020年,强生毛利率约为66%,净利率约为18%。

(来源:公司年报数据统计)

其中,制药业务税前利润率最高,且疫情期间有所增长。2020年制药业务税前利润率约为34%。

2020年,医疗器械业务(13.2%)和消费者健康业务(-7.6%)税前利润率受疫情影响,下跌明显。

(来源:公司年报数据统计)

2017年的利润率下滑,是因为特朗普的税改法案。法案规定美国企业留存海外的利润一次性征税。

2017年强生营业利润为187亿美元,净利润仅为13亿美元,因为公司巨额的海外累计利润要补交约136亿美元的税费。

(来源:ABC News)

大企业就是不一样,税收一交就是上百亿美元。

六、拆分亏损的消费者健康业务

消费者健康业务的利润率较低且营收原地踏步,公司对其也不再进行加大研发投入。2020年受疫情影响,该业务利润率为负。

近日,强生宣布了分拆计划,意向将消费者健康业务剥离出来成立新的消费品公司。

强生希望通过业务分拆,专注制药业务和医疗器械业务,加大研发投入,以及进行业务收购等资本配置,创造利润回报股东。

(来源:公司官网)

公司消费者健康业务维持约140亿美元营收,其中非处方药和美容护肤品占比分别为34%和32%。

其中非处方药包括泰诺、速达菲、布洛芬、仙特明等多个产品。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泰诺畅销,因此公司的非处方药业务保持增长,而其他种类业务均有所下降。

(来源:公司年报数据统计)

分拆后强生将专注制药业务和医疗器械业务,加速在肿瘤和免疫等疾病领域的制药发展,且加速在骨科、介入治疗、外科和全视领域的医疗器械的发展。

正所谓医者仁心,大药企对股东的回报也是杠杠的。

2011年以来,强生共计支付股息917亿美元,共花费650亿美元进行股份回购,股东回报占比自由现金流高达81.6%。

(来源:公司年报数据统计)

结语

写到这里,风云君敲键盘的手突然微微瘙痒,拿起强生爽身粉抹了一下,有所缓解。

望着手上的邦迪创可贴,还有桌上摆着的泰诺药盒,这家医疗巨头的产品竟然已经悄无声息地服务了我们这么久。

免责声明: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以上内容为市值风云APP原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