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业内卷中挣扎的云创数据:营收拿的基本都是欠条,上市募资才得以“续命”

在行业内卷中挣扎的云创数据:营收拿的基本都是欠条,上市募资才得以“续命”
2022年03月03日 18:41 市值风云App

作者 | 紫枫

编辑 | 小白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预计在“十四五”时期仍将高速增长,成为拉动我国GDP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这对于大数据企业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时代。然而,这个赛道是高度开放的,国内外巨头都在加码攻城略地,行业内企业疯狂“内卷”。

而日渐激烈的竞争态势严重影响到一些腰部企业的财务状况,财务安全性并不乐观。

风云君研究的云创数据(835305.BJ)就是其中的典型。

行业中典型的“腰部企业”

云创数据是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此前在精选层上市,技术实力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2020年“中国先进计算百强榜”中排名77位,高于宝信软件、浙大网新、东方国信和神州数码等,在行业中属于典型的腰部企业。

公司实控人是张真和刘鹏夫妻,其中大股东是张真,直接持股45.8%,通过三股东力创投资间接持有5.84%股权,合计持股51.65%,二股东是通鼎互联(002491.SZ),持股13.72%。

公司的主要业务由两部分组成:大数据存储和大数据处理。

(一)大数据存储业务逐渐式微

公司向客户销售自己研发的cStor云存储服务器硬软件,满足客户对于数据存取的需要。

公司仅从事私有云存储业务,和阿里云、腾讯云等公有云业务基本不同。

公司主要提供的是软件产品,硬件主要是采购第三方通用型产品(如机柜、交换机等)和由公司提供硬件设计,第三方生产服务器、主板等定制类产品。

对本身已有IDC机房的客户,公司的软件产品则能优化IDC机房的使用。

2018年-2020年,该业务营收表现一般,2019年和2021年上半年均出现负增长,营收占比从43%下降至26.1%。

在公司营收总体增长的情况下,存储业务营收占比的下滑,说明单纯的数据存储已经越来越罕见,越来越多客户追求的是大数据处理分析,这才是大数据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和业绩增长的主要手段。

(二)大数据智能处理是主要增长点

对于从事IDC和大数据企业而言,大数据存储、处理技术融合形成的行业解决方案才算是“看家本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公司的业务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卖数据处理的软硬件产品,另外一种是自家产品集成第三方产品或服务形成解决方案,再整体交付。两者的区别是在第一种模式中,公司产品仅是客户解决方案的补充或者是系统集成商的供应商之一。

公司目前产品主要应用于公共安全、环境监测和学科教育领域。

在公共安全领域,产品主要服务于公安局、政法委等政府部门,可帮助其实现对人车的实时管控、对异常事件的预警、对可疑目标的实时跟踪等。

在环境监测领域,产品主要服务环境、地震和城市管理部门等,目前客户包含了国家地震台网中心、山东地震局和在南京秦淮、西安经开等多地的环保项目上。

公司产品能帮助客户实现传感器动态校准、污染源精准定位、污染预测预报、地震实时速报等。

在学科教育领域,公司产品主要为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的实训提供计算平台、数据资源、算法模型和评价支撑等,目前在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近百所学校落地。

该业务的营收水涨船高,从2018年的1.06亿翻倍增长至2020年的2.7亿,营收占比上升至73%,2021年上半年增速达52.1%。

总体看,公司的营收从2015年的4329.7万增长至2021年的4.85亿,复合增速达49.6%,近年来增速逐渐下滑,2021年同比增速为33.6%。

(注:2021年数据为快报数据)

盈利能力节节下滑,又是疫情的锅?

然而,公司近年来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扣非净利润在2019年达到7345.2万后小幅下滑,2021年为6277.8万,幅度为14.5%。

(注:2021年数据为快报数据)

其中,在2020-2021年营收仍大幅上升的情况下,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下跌近10%和5.4%,2020年的解释是帮助下游客户共渡疫情难关,产品给予一定的让利。

但2021年仍未能重拾增长,难道又是帮助“共渡疫情难关”?

考虑到公司下游客户主要是政府、高校以及事业单位,风云君认为,利润连续下滑更大的可能是对大数据项目的竞争更为激烈所致。

2020年,公司的综合毛利率下降了22.4个百分点,大数据存储和处理分别下跌了44个和14个百分点。

这种断崖式暴跌已经不能用“一定的让利”为借口了,这分明砍掉自己半条命。

但毛利率表现不佳,在研发上公司必须加大力度,开发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

然而,公司的研发费用在2020年才突破3000万,基本没有随着营收增加而相应扩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从2017年的20.2%下滑至2020年的8.97%。

公司员工主要由技术人员组成,毕竟一般意义上的销售很难理解具体业务,只能由工程师负责销售和售后维护等服务。截止2020年末,公司的技术人员数量为121人,占比75%。

而在人均创收上,公司基本处于同行业内其他上市公司的较低水平。

然而,竞争加剧也不仅仅反映在利润和盈利能力下滑上。

赊销比例过高,上市融资得以续命

公司资产负债表上规模最大的资产是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截止2021年三季报,已达3.51亿元。在2020年,该科目的资产占比达40%。

由于公司在去年7月募资4.07亿元,2021年三季报货币资金上升至4.19亿,公司账上现金史无前例的充足,应收账款(含应收票据)的资产占比下降至30.6%。

我们理解公司属于to G和to B的商业模式,下游客户付款流程长,回款慢,因而随着收入快速增长,应收账款的规模也相应增加。

但是只要测算营收的赊账比例,会发现这个数字高得吓人。2017年一度高达96%,最近3年基本维持在70%以上,说明公司7成以上的收入是以应收账款的方式确认。

高赊账比例往往会导致相对大额的信用减值损失,2019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分别计提信用减值损失806.9万、1446.9万和737.8万,合计近3000万元,其中2020年该损失占扣非净利润超20%。

而且,投入真金白银拼研发、卖产品,收获的只有一张张欠条,这导致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相当不行。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此前雷打不动地流出,2020年才实现流入,但2021年前三季度净流出0.73亿元。

日常经营活动现金勉强收支平衡,但公司要继续维持研发和扩张,在上市以前只能伸手向银行借钱。

2015年,公司有0.34亿的短期借款,占总资产比例曾高达4成,后来随着业务的扩张和总资产规模的上升,短期借款占比下降至2020年的17.2%。

但在2021年融资4亿元以前,公司的货币资金仅能勉强覆盖短期借款,部分年份还不够还钱,手头非常紧张。

因此,2021年这次上市融资对公司来说无疑是“续命”,如果继续拖,公司甚至可能连目前的市场地位都保不住。

免责声明: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