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价值观的分水岭:外资机构持仓49%,内资机构2%,奥普特遇冷记

投资价值观的分水岭:外资机构持仓49%,内资机构2%,奥普特遇冷记
2021年09月08日 17:30 市值风云App

原标题:投资价值观的分水岭:外资机构持仓49%,内资机构2%,不是赛道股,不是抱团股,机器视觉“种子选手”遇冷记

作者 | 紫枫

流程编辑 | 小白

风云君给各位老铁出一道题:2021年上半年,A股哪家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榜单上,外资占有席位最多?

答案是,奥普特(688686.SH)。

自上市以来,奥普特迎来许多机构的调研,关注度明显提升,并且获得多家国际基金集团的青睐。

截止2021年6月末,前十大流通股东榜单上共出现6家外资机构占据7个席位,分别有高盛、铭基国际(2只QFII)、大摩、富达、瑞银集团和摩根资产,合计持仓占流通股比例高达48.81%,处于高度控盘状态。

而国内的公募基金对该股兴致索然,全部持仓占流通股比例仅2.02%。

为什么奥普特能获得这么多国际基金真金白银的看好,反而在国内基金界遇冷?

财务方面又有何优秀之处?

让我们从头说起。

一、单枪匹马闯入机器视觉市场

奥普特对机构的吸引力来源于它所在的行业,机器视觉。

机器视觉是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要分支。简单说,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模拟眼睛采集图像,通过图像识别处理提取信息,最后通过执行装置完成操作。

因此,机器视觉主要分为成像和图像处理两大部分,前者依靠硬件部分完成,后者则在采集到图像后,通过视觉控制系统完成。

一个常见的机器视觉系统通常由光源及光源控制器、镜头、相机、视觉控制器和图像处理分析软件等。

其中,光源及光源控制器、镜头、相机等负责成像,视觉控制系统负责对成像进行处理分析。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国内机器视觉市场以图像处理,即算法为主,主要应用场景是安防、金融和互联网等领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人脸识别,主要从事这方面的公司就是AI“四小龙”云从、商汤、依图、旷视和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公司。

1、光源产品营收占比近半

而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机器视觉应用比较广泛,按功能主要分为四大类:检测、测量、定位和识别,难度逐渐递增。

识别是基于目标物的特征进行甄别,例如外形、字符、条码等。

测量是指在图像中精确计算出目标物的几何尺寸。

定位是获得目标物体的位置信息,可以是二维或三维的位置信息。

检测一般是指外观检测,如产品装配后的完整性检测(确保产品装配正确)、外观缺陷检测(是否有划痕、凹凸不平)等。

不同于人脸识别通过手机就可以完成,在工业领域,机器视觉产品需要制造特定的硬件设备,再配套对应的分析软件,从而构建完整的机器视觉系统。

以奥普特为例。

奥普特成立于2006年,选择以光源产品为突破口进入机器视觉市场,随后才逐渐拓展至其他机器视觉部件。

光源的作用是照亮目标,克服环境光干扰,提高图像处理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一般来说,一套机器视觉系统会用到多个光源产品,需求量相对较大。

从营收结构来看,公司来自于光源的收入最多,2019年为2.48亿,占比达47.22%,其次是镜头和光源控制器,占比分别为18.42%和10.36%。

上市后,公司的分类简化为机器视觉产品和配件两部分,其中机器视觉产品创收5.85亿,占比为91.13%。

2、机器视觉“玩家”都是大鳄级别

由于机器视觉在工业领域以硬件为主,只研究软件的公司很难参与进来,因此行业内玩家和竞争格局自成一体。

发达国家用工成本较高,工厂自动化程度高,机器视觉发展历史更长,对机器视觉系统的需求比国内旺盛,因此国外巨头起步较早,且占据该细分市场的主要份额。

根据招股书显示,奥普特的主要竞争对手有基恩士和康耐视(CGNX.O)和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海康机器人是海康威视的子公司,充分利用母公司在安防图像领域的技术积累,研发并生产工业相机。2020年机器人(含移动机器人、机器视觉和无人机)业务的销售收入为13.59亿。

基恩士是工厂自动化产品供应商,主要生产传感器、图像处理设备,控制测量设备等,直销网络覆盖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客户超25万,2021财年(2020.3.20-2021.3.20)的营收规模高达5981.3亿日元(约为352.42亿人民币)。

康耐视则是专业的机器视觉产品供应商,产品种类齐全,为各行业提供自动化生产和分配系统,2020年营收为8.11亿美元(约为52.48亿人民币)。

与对手相比,奥普特的体量显然很小。

从可自主生产的硬件类别看,奥普特主要提供光源及光源控制器产品,康耐视曾是其2017年第五大客户。

但是,公司仅能自主生产部分型号的镜头,一部分镜头和相机基本只能通过外购方式解决,机器视觉整体方案的竞争力自然相对减弱。

而基恩士所有硬件均能自主生产,产品最为完善,康耐视和海康机器人均不能生产光源和光源控制器。

说句题外话,两家海外巨头的股价涨幅惊人。

根据wind,基恩士在东京上市,自2007年以来,股价从1.36万日元/股开始上涨,历经两次2:1的合股,股价上涨至6.47万日元/股。

目前市值达15.72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9261亿),与A股的中国平安相当,是日经市场不折不扣的大牛股。

而康耐视的股价从2016年初的15.71美元/股(前复权价)上涨至目前的89.17美元,涨幅高达4.7倍,目前总市值为158亿美元(约1022亿人民币),表现相当不错。

截止2020年6月末,康耐视获得黑石、先锋集团、梅隆银行等至少11家机构的持仓,合计持股比例接近50%。

因此,作为基恩士、康耐视等巨头在中国的竞争对手,奥普特也获得外资高比例的押注,或许并不奇怪。

3、下游以3C电子为主

接下来看看公司的下游情况。

根据调研显示,机器视觉在国内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只有规模较大的行业巨头在用,未出现大规模使用机器视觉的情况。

在3C电子行业,大品牌企业,如苹果、华为、OPPO等的机器视觉应用基本覆盖全工序。而小众品牌产量规模相对较小,不愿意承担视觉覆盖全工序的投入。

如果把主营业务按照下游行业分类,3C电子行业的营收占比高达70%,新能源行业为16.72%,对3C领域的依赖明显过重。

自2018年至今,公司前五大客户集中度基本维持在40%以上。

其中,苹果及其指定第三方是第一大客户,2018-2019年的营收占比分别为27.24%和26%。

2020年第一大客户大概率也是苹果,金额出现明显下滑。

但其他客户的销售金额上涨,其中公司表示,第三、四客户是新增客户,表明公司客户的多样性有所提升。

而浩能科技、超业精密涉及到锂电池的生产,主要客户是宁德时代和ATL。

二、业绩增长较快,但现金含量不佳

根据《中国机器视觉市场研究报告》,奥普特的业务规模位居行业前五,且是前五名中唯一一家软硬件结合使用的企业,相当于是国内工业机器视觉行业的“头号种子”。

公司的营收从3.03亿上升至6.42亿,复合增速为28.44%。

归母净利润从0.76亿上升至2.44亿,复合增速为47.52%,高出营收增速不少。

2021年H1创收3.92亿,同比增长63.11%;归母净利润为1.43亿,同比增长79.53%,呈高速增长态势。

反观康耐视,2020年营收规模是奥普特的5.48倍,但2017年-2020年的营收基本原地踏步,归母净利润在2018年以后连续两年下滑,成长性明显不如奥普特。

不过,2021年H1的表现相当不错,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同比增长51.1%和6.63倍,是近年来最佳表现。

奥普特虽然增速较快,但是收入和利润的现金含量不佳,2017-2020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合计为3.68亿,仅为同期归母净利润6.63亿的55.5%。

公司连续4年的收现比不及90%,净现比从76.42%大幅下滑至2020年的39.23%。

相比之下,康耐视的净现比均超过100%,基恩士基本维持在100%附近,而奥普特远远低于其他两家公司。

对净现比表现不佳的原因会在下文分析。

三、销售与研发并重

外资重仓康耐视和奥普特的原因可能与盈利能力较强有一定关系。

1、毛利率表现略低于两家巨头

奥普特的毛利率此前基本稳定在70%以上,2021年H1下滑至67.58%,略低于康耐视,后者基本在74%以上。

而基恩士的毛利率更高,非常稳定地维持在81%左右。

风云君估计,毛利率水平相对较低可能与相机和部分镜头需要外购有一定关系,2019年这部分营收的占比多达19.18%,相当于有20%的收入只有系统集成商,而非生产商的毛利率。

不过,奥普特的净利率水平反超康耐视,2019年-2020年分别达39.35%和38.01%,与基恩士比较接近,远高于康耐视的28.1%和21.72%。

2、研发费用率低于康耐视

净利率差距较大的原因具体要从期间费用率中寻找。

2020年,奥普特的销售费用上升至8902.18万,销售费用率在12%-20%之间波动,是公司最主要的费用支出。

而与康耐视相比,销售&管理费用率下降至20%以下,远低于康耐视同期超30%的比例。

由于康耐视和基恩士都没有公布销售&管理费用的明细,我们无法得知为什么双方差距如此大。

再来看看关乎公司竞争力的研发情况。

截止2020年末,奥普特拥有研发人员549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41%。

相比之下,2019年底,康耐视的研发人员占比仅为24.83%,低于公司同期。

从研发成果看,截止2021年6月末,奥普特累计获得发明专利27项,实用新型专利154项,外观设计专利23项,软件著作权65项,并且有54项专利正在申请。

但康耐视在2019年底已经在全球拥有686项专利,同时有514项专利正在申请,遥遥领先于奥普特。

最近3个完整年,奥普特的研发费用率约为11%,低于康耐视约16%的水平,研发力度仍有待加强。

公司在调研中表示,未来3年的研发方向主要在深度学习、3D数据分析产品和传感器。

总体来看,奥普特是一家研发和销售并重的公司。

四、运营能力总体稳定

奥普特IPO上市募集了14.23亿元,至少在短期,公司的资金非常充足。

截止2021年H1,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理财产品)的金额达18.42亿,占比达72.14%,资产质量较好。

不过,在上市以前,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是公司主要的资产科目之一。

应收账款(含应收票据)从0.98亿上升至2021年H1的3.29亿,4年复合增速52.42%,远高于营收复合增速。

由于募集资金到账,2020年应收账款占比大幅下滑至14.3%。

而康耐视和基恩士的应收账款占比均基本在10%以下,明显低于奥普特。

进一步分析,奥普特的信用政策有放宽迹象,赊账比例从28.55%上升至41.36%,大概率是为了促成销售而给客户更长的账期。

这也成为公司现金流变差的主要原因。

虽然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104天上升至151天,但由于存货周转速度同期有所改善,现金循环周期从199天小幅上升至210天,表现较为平稳。

五、建造新的生产基地是否合理?

奥普特上市募资的14.23亿元用于建设机器视觉制造、研发和营销中心多个项目,其中制造中心和产业园建设项目是大头,共投入资金9.02亿。

对于上市公司建造新的生产线,风云君首先会观察公司产品是否供不应求,以至于要尽可能扩大产能满足市场需求。

下图是公司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的产销量情况。

在2017-2018年,公司在四个产品的产量均明显大于销量,尤其是2017年,光源、光源控制器和镜头的销量基本还不及产量的一半。

由于库存积压比较严重,2019年上述3种产品的产量下降至2018年的一半,且随着销量的上升才清理了一部分库存。

公司在2017年-2018年产能利用率基本超过100%,随后在2019年锐减至70%左右。

而从存货规模看,2019年也是公司存货规模唯一出现下滑的年份。2020年和2021年H1的存货规模分别同比增长33.37%和134.84%。

公司表示,机器视觉解决方案具有定制化、多品种和小批量的特点,采取以销定产的同时会根据历史订单情况、下游市场等进行销售预测,保持一定的安全库存。

这让风云君不禁吐槽,这预测水平着实有点低,连续两年产销量的差距太大。

综上所述,即使公司减产清库存,产能利用率都能维持在70%以上,因此建造新的生产基地有其合理之处。

结语

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政策鼓励,工业机器视觉的市场规模有望继续增长。

该行业的“玩家”基本都是海康威视、基恩士这种安防或工业自动化巨头,公司能另辟蹊径,从光源入手进入该市场,基本实现了关键设备的国产化,殊为不易。

与基恩士和康耐视相比,奥普特的营收规模仍较小,胜在成长速度较快,盈利能力也相当不错。

但公司缺乏自主生产一部分镜头和标准化相机等关键产品的能力,且研发费用率低于康耐视,后续仍需要加大研发力度,完善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账上超7成是现金,资产质量较好,但为了扩大销售规模放宽了信用政策,应收账款资产占比相对较高,现金流也较为糟糕,一定程度印证了公司竞争力仍有待提高的结论。

免责声明: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以上内容为市值风云APP原创

未获授权  转载必究邮箱:yangfeng@wogoo.com/微信:yangfeng562933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