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投机一手硬搞,最终都拉胯,但风来啦!正跨界的道氏技术,能闯出来吗

一手投机一手硬搞,最终都拉胯,但风来啦!正跨界的道氏技术,能闯出来吗
2021年09月28日 17:35 市值风云App

原标题:一手投机,一手硬搞,最终两边都拉胯,但架不住风来啦!正在跨界的道氏技术,能不能真正闯出一片天?

作者 | 春晓

流程编辑 | 小白

以风云君在百乐门路边捡烟头的经验,专注主业的公司想要在行业中站稳脚跟尚不简单,跨界经营能够成功的案例更是寥寥无几。

今天介绍的这家公司便是跨界经营,至于经营得结果如何,风云君带你一探究竟。

有请今天的主角——道氏技术(300409.SZ)。

一、业绩波动大,目前迎来最好成绩

先来看业绩。

道氏技术的营收表现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高速增长期。2014-2018年,道氏技术营收规模迅速攀升。2018年,公司实现营收35.44亿,是2014年的近9倍。

第二阶段是营收下滑期。2019年,道氏技术营收下滑至29.86亿,同比下降15.74%。2020年,营收虽上升至33.15亿,但仍未超过2018年。

第三阶段是业绩上升期。2021年上半年,公司业绩明显好转,实现营收27.72亿,同比上升135.32%,是上市以来公司的最好业绩。

扣非净利润也经历了这三个阶段,且更加清晰地反映了道氏技术的经营情况。

2014-2018年,公司的扣非净利润逐年攀升,除了2015年曾下滑。2018年,公司实现扣非净利润2.07亿,是2014年的近3倍。

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道氏技术的扣非净利润徘徊在亏损边缘,仅为623万和801万。

2021年上半年,公司扣非净利润激增至2.56亿,半年的数据秒杀之前全年的业绩。

道氏技术究竟经历了哪些,才会有前半程顺风顺水,中途几近亏损,目前又迎来了历史最好成绩呢?

Go on !

二、投资并购+募资自建,新能源材料成为主业

风云君发现,2016年之后,道氏技术营收迅速翻番,实际是主业发生了变化。

道氏技术成立于2007年,2014年12月登陆创业板,上市之初,公司主营是为建筑陶瓷企业提供新型釉面材料与服务,主要产品包括釉料、釉用色料、陶瓷墨水及辅助材料等。

不过,2017年,新能源材料业务迅速成为第二大业务,2018年之后,新能源材料业务取代陶瓷釉面材料成为核心业务。

2020年,新能源材料业务占总营收的60.84%,釉面陶瓷材料业务占比下降至25.64%。

风云君剧透一下,自2016年起,道氏技术一手通过投资并购切入三元前驱体、钴盐等新能源材料领域,另一手通过募资撸起袖子自己搞起了碳酸锂业务。

那么,道氏技术这两手抓的新能源材料业务经营得如何?

三、投机并购切入三元前驱体,暴雷后又踩中行业风口

先来看看营收规模最大的三元前驱体业务。

2016年12月23日,道氏技术公告以8,400万元向广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广东佳纳”)增资,增资后取得广东佳纳23%股权。

广东佳纳成立于2003年,道氏技术收购时主营三元前驱体的生产和销售。三元前驱体主要用于正极材料的制备,终端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电动工具和3C电子产品用锂电池。

2017年6月,道氏技术以4.5亿现金继续向广东佳纳增资,增资后持股51%,带来商誉1.02亿。

2018年12月,道氏技术通过非公开发行5,471万股,以13.23亿取得广东佳纳剩余49%股权。收购完成后,广东佳纳成为道氏技术的全资子公司。

不过,道氏技术这次all in 广东佳纳,却充满了“投机”色彩。

1、当投机式并购遇上钴价寒冬

风云君注意到,在此之前,广东佳纳自身也进行了另一桩并购。

2018年1月,广东佳纳的子公司香港佳纳以3.5亿收购了MJM100%的股权,带来商誉1.73亿。

MJM位于非洲刚果,主要从事金属钴、电解铜等生产和销售。

广东佳纳以此介入钴资源的上游原料布局,提高了新能源电池重要原材料钴的资源储备。

随着2017年钴价大涨,2017年1月至11月,MJM完成了营收6.74亿、净利润0.78亿的不俗表现。

而2017年全年,广东佳纳自身的业绩为营收7.12亿,净利润0.97亿,收购MJM相当于实现业绩double。

广东佳纳收购MJM后,整体估值也随之水涨船高。

仅仅两年时间,广东佳纳整体估值由1.72亿上升至27亿,是之前的15倍。

钴的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加之收购MJM,广东佳纳的业绩大幅提升,2018年实现营收23.97亿,净利润3.03亿。

道氏技术也垂涎于广东佳纳迅速膨胀的估值和业绩,于是在2018年12月“投机式”地收购广东佳纳剩余49%股权。

2、心急吃到嘴,业绩承诺都不要

道氏技术对于广东佳纳的收购,并未设置业绩承诺。

对此,上市公司称本次交易“不属于必须设置业绩承诺的情形”,并强调虽未设置业绩承诺,但是广东佳纳“盈利能力突出”,“有利于保护上市公司及投资者的利益”。

不过,很快,道氏技术就啪啪啪打脸,并且为“投机式”并购付出代价。

2019年,钴价遭遇严寒,由2018年的最高峰45美元/磅下滑至15美元/磅左右。

由于钴价快速下跌,存货可变现净值下降,2019年,道氏技术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11亿,其中,2.08亿为存货跌价准备,另对MJM计提0.14亿商誉减值准备,当年道氏技术净利润仅为600余万,几近亏损。

随着钴价的下降,广东佳纳的业绩下滑明显,2020年,广东佳纳的净利润为1.04亿,仅为2018年的三分之一。

此时再看道氏技术连业绩承诺都不设置的投资收购,真的能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吗?

虽然钴价暂且低迷,但是三元前驱体却在2021年幸运踩中行业风口。

2021年上半年,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量激增,拉动了对三元前驱体的需求,同行业公司如:中伟股份、华友钴业、格林美等也都取得了优于往年的业绩。

同时,广东佳纳也迎来了最好业绩,实现营收19.85亿,净利润2.3亿,远超往年同期。

3、喜欢投机的人,实力通常都很一般

不过,广东佳纳在三元前驱体行业中的排名也并不靠前。

目前,中伟股份、格林美、华友钴业属于三元前驱体业务中的第一梯队。

从产能来看,广东佳纳2021年产能规划为三元前驱体5万吨,而中伟股份、格林美、华友钴业的产能分别可以达到20万吨、18万吨、15万吨,远超广东佳纳。

当然,道氏技术称在英德和龙南分别有6万吨和10万吨的三元前驱体建设项目,未来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拥有21万吨的总产能。

不过,同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也纷纷布局三元前驱体的产能。

预计至2025年,中伟股份、格林美、华友钴业的三元前驱体产能将分别达到42万吨、40万吨、28万吨。

三元前驱体业务第一梯队的格局,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从营收规模来看,2019年,广东佳纳的三元前驱体业绩下降至7.9亿,而中伟股份、格林美则因提前布局,放量扩大三元前驱体的销量,营收实现迅速提升,与广东佳纳拉开差距。

而且,通过毛利率,也可以对道氏技术的经营情况窥得一二。

2018年至2020年,道氏技术三元前驱体业务的毛利率下滑明显。2020年,该业务毛利率为7.04%,比2018年下降了16个百分点。

2019年,三元前驱体受上游钴价、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坡影响,产品价格下降,华友钴业的毛利率也有一定程度下滑。

格林美则由于其原料供应部分来自国内钴镍钨废料回收及再生,毛利率较为稳定。

与同行业毛利率趋势不同,2020年,道氏技术三元前驱体的毛利率再度大幅下滑。

公司对此解释为:受销售地区差异影响,公司三元前驱体均销往国内,与同行业公司拥有相当的海外市场不同,2020年上半年受国内疫情更重,因此毛利率下滑。

综合来看,虽然道氏技术的三元前驱体业务拥有振华科技、厦门钨业等头部客户,但和第一梯队的公司相比,无论产能、营收规模、毛利率,道氏技术均不占优势。

四、募资硬上碳酸锂,春天来了也与你无关

道氏技术一手通过外购切入三元前驱体以及钴盐业务,另一手也没闲着,准备募资自己搞起了碳酸锂业务。

然而,没有相关经验和技术储备的道氏技术,传统釉料商硬搞碳酸锂业务,结果究竟如何呢?

1、颇为曲折的融资历程

2016年1月,道氏技术以3,890万元向江西宏瑞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江西宏瑞”)增资,增资完成后,取得江西宏瑞100%股权。

当时,江西宏瑞主营为陶瓷釉料业务。

2017年之后,江西宏瑞似乎多了一个发展方向,即电池级碳酸锂业务。

不过,碳酸锂业务募资之初便几经波折。

2017年1月25日,道氏技术公告拟非公开发行募资8.02亿,用于锂云母综合开发利用产业化项目(简称“锂云母项目”),项目建设期为2年,建成后,将形成每年碳酸锂1万吨产能及部分副产品。

不过,由于各种原因,2017年7月21日,道氏技术公告终止此次非公开发行。

半年后,2017年12月28日,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可转债的方式,募资4.8亿用于锂云母项目的建设。

另外,2017年3月14日,道氏技术公告拟变更1.5亿募集资金用途,用于“锂云母综合开发利用产业化项目”(简称“锂云母项目”)首期工程建设。

前前后后,道氏技术拿到了6.19亿资金用于锂云母项目,粮草已准备充足,项目进行得怎么样了呢?

2、意料之中的拉胯

风云君在募投项目进度里,似乎找到了些线索。

2018年度,锂云母项目累计投入2.76亿,一年后,2019年度,该项目累计投入为3.54亿,投资进度较为缓慢。

而且,2019年6月1日,道氏技术公告变更募投项目资金,将原用于锂云母项目的1.5亿资金,用于新建年产5,000吨钴中间品等项目。

2021年3月15日,道氏技术再次公告更改募集资金用途,将尚未投入锂云母的1.06亿资金全部用来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总结一下就是:锂云母项目投资进度缓慢、募投资金中途改做他用。

更为尴尬的是,截至2020年底,锂云母项目暂时停产,相应还计提了1.06亿的资产减值损失。

江西宏瑞目前包括传统釉料业务和新能源碳酸锂业务,2020年,江西宏瑞实现营收1.66亿,其中,传统釉料业务营收为1.46亿,碳酸锂业务营收不到2,000万。

另外,碳酸锂业务因减值,净利润亏损1.37亿,釉料业务尚盈利2,270万元。

从结果来看,道氏技术跨界试图自建碳酸锂业务以失败告终;更为讽刺的是,碳酸锂价格正处于高位,道氏技术完美与之擦肩而过。

3、卖氢能材料股权增厚利润

其实,除了三元前驱体、碳酸锂等新能源材料,道氏技术也曾涉足氢能材料。

2019年5月21日,公司新设子公司广东道氏云杉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道氏云杉”),持股62%,从事氢燃料电池膜电极(MEA)等材料的研制和销售。

道氏技术在2019年报中称,公司完成了“锂电材料+陶瓷材料+氢能材料”的产业链布局。

有意思的是,一年后,道氏技术便卖起了道氏云杉的股权。

2020年11月30日,道氏技术将道氏云杉37.21%股权,作价5,395万元对外出售,交易完成后,道氏技术仍持有16.24%股权。

至于出售道氏云杉股权的原因,道氏技术解释为:为了加速燃料电池膜电极(MEA)等关键材料的国产化进程。

不过,此次股权一出售,客观上,使道氏技术的归母净利润由800万上升至6,100万。

所以,究竟为何而出售股权,想必各位老铁都懂哈。

出售道氏云杉部分股权后,氢能产业由原来和主业并行的定位,下降为战略投资。

五、募资34亿,分红2亿,实控人减持套现1亿

最后,来看下道氏技术的募资与派现情况。

2014年上市至今,累计募资34.78亿,仅派现2.64亿,募资是派现金额的13倍。

截至目前,实控人兼董事长荣继华累计已减持套现1.26亿,共累计质押股票7,240.11万股,质押率达53.72%。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道氏技术曾两次更换财务总监。

一次是,2017年7月14日,道氏技术的董秘兼财务总监秦智宏辞职。

另一次则比较“隐晦”:2021年6月2日,公司发布了一条名为“调整高级管理人员”的公告,实际为财务总监吴伟斌辞职。

总结

道氏技术于2014年登陆创业板,主营陶瓷釉面材料。

然而,由于行业竞争激烈,营收规模较小,2016年之后,道氏技术逐步切入新能源材料行业。

道氏技术一手通过投资并购涉足三元前驱体、钴盐、新能源材料业务,但由于产能受限,与行业第一梯队差距较大;

另一手尝试跨界自建碳酸锂业务,“飘了”四年的碳酸锂以停产减值告终,还错过了碳酸锂价格高位的大好时机。

2020年,公司业绩单薄时,不乏以变卖股权的方式增厚利润。

2021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激增,拉动了对三元前驱体的需求,同行业公司几乎均迎来了最好业绩,押中了这条赛道的道氏技术未来将会如何?

让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以上内容为市值风云APP原创

未获授权  转载必究邮箱:yangfeng@wogoo.com/微信:yangfeng562933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