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研究 | 改善预期扩大需求 更好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基础性作用

上证研究 | 改善预期扩大需求 更好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基础性作用
2023年07月28日 08:34 中国证券网
燕翔

  □ 改善居民收入预期:一是保障和促进就业;二是扭转资产价格下行预期,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三是通过个人补贴和减税增加居民收入

  □ 挖掘新兴消费潜力:一是用好数字经济技术手段;二是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三是挖掘当地特色,培育地方消费品牌

  □ 服务消费提质扩容:一是完善服务消费领域的事前准入制度;二是加强服务消费和货物消费融合发展;三是在全社会推广服务消费理念,鼓励和引导居民扩大服务消费

  □ 利用耐用消费弹性:随着房地产政策不断优化及房地产市场逐步调整到位,未来房地产销售开发或将逐步回到合理水平,以此为契机刺激推动耐用消费;通过消费券、财政补贴等方式提升耐用消费品需求,获得更好的乘数效果

  7月2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消费是经济主体的最终需求,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起点和落脚点。发挥好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有利于带动经济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从中长期来看,中国居民消费仍有很大增长空间。当前中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即最终消费率)约53%,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占比约70%、政府消费占比约30%。中国的最终消费率在G20国家中排序靠后,俄罗斯、土耳其、墨西哥等国最终消费率都在70%以上,美国、英国、日本等国还要更高。与全球主要经济体相比,中国最终消费率的相对差距要超过20%,未来消费率上升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都很大。从2023年短周期看经济发展,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扩大内需的诸多方式中提振消费尤为重要。

  提振消费要解决好源头和流向问题:源头是解决如何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的问题;流向是有消费去向,找到新的消费增长点。从中国经济的现实情况看,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可以把“一个源头”和“三个流向”作为重要抓手:“一个源头”即改善居民收入预期;“三个流向”即新兴消费潜力更大、服务消费空间更足、耐用消费弹性更强。

  一、改善收入预期,提高消费能力

  收入是决定消费的首要因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才能持续提高消费能力。2023年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强调“着力扩大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

  从中期角度来看,居民可支配收入取决于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经济增长决定了蛋糕能做多大,收入分配决定了国民收入这个大蛋糕中居民收入比重有多少,两者直接影响整体消费水平。此外,由于不同收入水平人群的边际消费倾向不同,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对消费的提振效果更好。以经常被讨论的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异问题为例,2022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是30391元和16632元,这一数字差距的根源并不是消费习惯或消费行为,而是城乡居民间收入存在较大差异。2022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49283元和20133元,城乡居民的消费收入比分别是62%和83%,低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显然更高。脱离收入单纯研究如何增加农村居民消费,不具有可操作性。

  近年来,收入分配和共同富裕问题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2021年8月举行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这一顶层设计在中长期为消费长远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从短期角度来看,与当下现实收入相比,未来收入预期对消费影响更大。根据经济学理论,如果金融市场完备,居民短期即使没有收入也可以通过借贷进行消费,实现个人效用最大化。去年居民新增存款明显上升,“超额储蓄”问题引起全社会热议。2022年金融机构新增居民户人民币存款17.8万亿元,而2019年至2021年居民新增存款数分别是9.7万亿元、11.3万亿元、9.9万亿元,2022年新增居民存款增幅近80%。“超额储蓄”问题的背后,是居民工作和收入稳定性欠佳,造成了“预防性储蓄”动机。这充分说明,居民不是当下没有收入进行消费,而是由于收入预期不确定性不敢消费。

  因此,短期提振消费的根本在于稳定和改善居民收入预期。我们认为,三方面措施值得考量:

  第一,保障和促进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政策力度加大能更好地巩固和扩充消费源头。

  第二,扭转资产价格下行预期,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股市和楼市资产价格变化,会通过财富效应改变居民消费行为。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体现了国家对资本市场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政策定调积极意义重大。

  第三,通过个人补贴和减税增加居民收入。对于低收入人群,个人所得税边际影响小,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增加个人补贴,能更好地起到促进消费的效果。对于中等收入人群,可以考虑扩充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范围、提高“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等方式,利用减税增加税后收入促进消费。

  二、新兴消费潜力巨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2019年中国人均GDP正式突破1万美元大关。进入新时代,中国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伴随着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传统衣食住行消费不断趋向饱和,增长潜力逐渐变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新兴消费经常出现爆款增长迅猛的情况。新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积极意义,除了本身需求潜力更大外,还体现在能通过新消费带动新投资。

  新兴消费增长一般呈现两阶段特征,前期快速、后期平稳。增长曲线呈“厂”字形,在渗透率提升阶段往往会展现出巨大的爆发力:201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3亿部,2015年增至14.2亿部,此后一直维持在每年14亿至15亿部;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7.5万辆,到2022年增至689万辆,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35%,增速绝对值仍然较高,但较过去两年有所下降。因此,不断发展和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把握新兴消费增长左侧曲线爆发式增长阶段,是扩大消费以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新兴消费能否取得成功,一是取决于技术进步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创新,二是取决于企业家主观能动性的创造性发挥。新兴消费的“新”体现在两方面,即新消费产品和新消费模式:新消费产品如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以及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各种终端应用等,它们的诞生更多依靠技术创新;新消费模式如网约车、网红商业打卡、直播电商等,它们的创新既依靠技术,也依靠企业家的商业智慧。

  用好新兴消费这个抓手,核心在于用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消费升级引领供给创新、以供给提升创造消费新增长点,循环动力持续增强,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我们认为,培育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可以考虑的措施包括:

  第一,用好数字经济技术手段。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催生了外卖、游戏、直播、电商、网约车等一系列新消费模式,大量新兴消费创新均与数字经济有关。今年2月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要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未来,利用数字经济发展新兴消费大有可为。

  第二,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民营企业的特点是数量多覆盖面广,在广大基层消费领域,这一特点尤为突出。什么样的消费会成为“网红”,要靠企业家去探索尝试,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智慧和主观能动性,对于创新消费模式、激发消费活力,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近期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规格高力度大,对民营经济发展指明方向,并提供坚强保障。

  第三,挖掘当地特色,培育地方消费品牌。今年淄博烧烤红极一时,各地游客纷纷“打卡”,近期虽有所降温,但回归常态后淄博烧烤品牌已经建立。淄博烧烤的案例说明,经过挖掘培育的地方特色消费,其物质内涵虽然没有改变,但其精神内涵已大为丰富,消费者满意度更高。

  三、服务消费发展空间足

  从居民消费结构变迁来看,根据各国家庭消费支出调查的统计结果,总体呈现六大特征:

  第一,发达国家食品支出占比较低,发展中国家食品支出占比较高,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例如,美国的食品饮料类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例从1950年的21.8%降至2020年的8.5%,下降幅度明显,是所有消费品类中占比下降最大的。

  第二,服装衣着支出占比普遍降低。1998年至2020年,美国、日本、中国的服装与鞋类支出占比均下降约3个百分点,英国下降2个百分点,德国下降1个百分点。

  第三,住房支出占比较大且持续提升。美国、德国的住房支出占比接近家庭消费支出的20%,1998年至2020年提升了2到3个百分点,中国的居住消费占家庭收入比例从1998年的12%大幅提升至2020年的25%。

  第四,医疗保健服务支出占比呈持续小幅升高趋势。1998年至2020年,美国、日本医疗保健服务支出占比均提升约2至3个百分点。拉长时间来看,过去数十年医疗保健服务支出占比是美国增幅最大的消费类别。

  第五,多数国家交通服务支出占比均有所提高。

  第六,中国文化娱乐支出小幅提升,发达国家文化娱乐支出持平或微降。

  概括来说,全球消费结构变迁整体上呈现服务消费占比不断提升、货物消费占比下降的特征。从总量统计数据来看,1950年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中服务消费占比约40%,此后逐步上升,目前约66%。中国的服务消费单独统计时间较晚,2018年以来服务消费占全部居民消费支出比重大体在51%到53%之间。服务消费往往具有经济学上的“奢侈品”属性,这里的“奢侈品”并不是直观意义上的稀缺珍奇,而是指需求的收入弹性大于1,即收入每增加1%、商品的需求增超1%。服务消费的这一属性,是驱动其在总消费中占比不断提升的本质逻辑。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服务消费占比随人均GDP增长而提升,这是各国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经验规律。当前,中国服务消费占比低于主要国家平均水平,且中国人均GDP已跨过1万美元大关,正是消费升级服务占比提升的主要阶段,未来服务消费增长空间充足。

  未来,中国服务消费发展或集中在三个方向:一是文化旅游体育服务消费,包括更多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文化服务、潜在需求大的体育消费新业态等;二是健康养老家政服务消费,包括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健康服务、一体化的健康养老服务、专业化的家政服务等;三是教育培训托幼服务消费,包括满足居民多样化教育需求、有利于全面健康发展的教育培训服务等。

  持续推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可以考虑的措施包括:

  一是完善服务消费领域的事前准入制度。医疗、教育、养老、体育、文化等服务消费,一般都有政府市场准入条件,根据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变化,放宽和完善准入条件,可以促进服务数量和质量的提升。

  二是加强服务消费和货物消费融合发展。将货物消费场景延展至服务消费领域,可以构建更加多样化的消费场景,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实现更高的价值量。

  三是在全社会推广服务消费理念,鼓励和引导居民扩大服务消费。中国居民特别是中老年人群消费观念总体相对保守,对没有有型实体的服务消费,理解认同度有进一步提高空间,提高居民对新兴消费场景和生活方式的认知,有助于进一步发展服务消费。

  四、耐用消费弹性较强

  耐用消费品一般指在较长时间内反复使用的消费品。与耐用消费品对应的是非耐用消费品,也叫快速消费品。耐用消费品包括汽车、家用电器、电子产品、家居等类别。

  耐用消费品的波动属性在所有消费品大类中是最强的。由于耐用消费品可以长期反复使用,消费者在耐用消费品和快速消费品上的消费行为非常不同。关于快速消费品的消费行为是连续的,几乎每天都在进行,而关于耐用消费品的消费行为则是离散的较长时间内才会进行一次。这就导致了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周期可长可短:当经济形势好的时候,消费者会提前消费;当消费者信心不足时也会延后消费,这种提前或延后的消费特征会放大周期性波动。

  美国把个人消费支出首先分为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两类,再将商品消费分为耐用消费品和非耐用消费品两类。从美国的长周期数据来看,1950年至2022年,美国不变价个人消费支出同比增速的标准差是1.9,其中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同比增速的标准差分别是2.9和1.7,商品消费中耐用消费品和非耐用消费品同比增速的标准差分别是6.5和1.7,耐用消费品的波动幅度远高于服务消费和非耐用消费品。从短周期角度来看,依靠耐用消费品提振整体消费可以获得更强的向上弹性。

  影响耐用消费品消费的因素,除了可支配收入(影响消费总量)、产品本身个体特征(如新能源汽车)外,房地产销售是一个重要变量。从历史经验来看,包括汽车、家用电器、家居用品等在内的多种耐用消费品,其生产销售增速与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相关度很高。从直观感受来看,这一逻辑也是成立的:家电家居建材等与房地产关系紧密;除了部分一线城市有汽车牌照限制外,一般会出现买房同时买车的消费行为。2021年年中以来,我国房地产销售和投资均出现下滑,2022年全年和2023年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增速分别是-24.3%和-5.3%,这对部分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产生了压制。

  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盘活改造各类闲置房产”。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随着房地产政策不断优化及房地产市场逐步调整到位,未来房地产销售开发或将逐步回到合理水平,以此为契机,刺激推动耐用消费品消费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此外,耐用消费品总体属于可选消费(亦称非必需消费),其需求的价格弹性远远大于必需消费品。换言之,商品价格变化对耐用消费品销量的影响更大,同等程度价格下降可以获得更大的销量上升弹性。因此,通过消费券、财政补贴等方式提升耐用消费品需求,可以获得更好的乘数效果。我国有“汽车下乡”“家电下乡”的实践经验,取得了很好的刺激耐用消费品需求的效果,未来可以继续探索和尝试。消费券目前以数字形式发放为主,在未来的发放中可考虑进一步降低使用门槛,简化使用方式,帮助中老年人和非智能手机用户等群体。

  (作者系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