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22财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
报告显示,阿里巴巴集团的收入为2425.80亿元,同比增长10%;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04.29亿元以及净利润为192.24亿元,同比分别下降74%及75%;经调整EBITA为448.22亿元,同比下降27%。
报告的一大看点就是对该季度业绩产生重点影响的商誉减值,导致利润大幅下滑。即阿里巴巴集团的数字媒体及娱乐分部(以下简称为阿里大文娱)相关的商誉减值251.41亿元。
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是由于一家公司以溢价收购另一家公司而产生。报告表示该减值反映数字媒体及娱乐分部的若干报告单位的账面价值超过其公允价值。
减值后当前阿里的商誉依旧还有2692.37亿元,要是一般的公司,感觉像带了一个炸弹在身上。不过阿里过去强劲的增长,身为国内第一电商平台,强硬的现金流,让大家对这个风险并不是那么在意。
但是当阿里的增速开始下滑,政策对巨头不那么友好的时候,大家就容易想起这个商誉包袱,想起过去阿里下重注去投资的企业大多不太行。
在印象中的阿里,投一个毁一个,令人不禁为原来的好资产感到可惜。
一、拿什么拯救大文娱
首当其冲的就是大文娱,这次财报商誉减值200多亿的主角。而在此之前过去十年阿里体现在报告里的最多都只有个位数的减值(以亿为单位),其他的以投资减值体现。
大文娱该分部包括优酷和阿里影业,以及其他内容平台和在线游戏业务。
其中报告里表示第三财季优酷日均订阅人数增长14%,阿里影业在内容投入及发行方面持续表现稳健,参与了中国主要票房中超过70%的电影制作及发行。
但即使这样,大文娱的收入环比无增长,却得到21.39亿的亏损。亏损率拉大到了17%。
大文娱体系是阿里在2014~2016年间,通过不断的收购和投资试图建设的一个新流量帝国。
到了2016年6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全面整合优酷土豆、阿里影业、阿里音乐、阿里体育、UC、阿里游戏、阿里文学与数字娱乐事业部等业务,成立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不过事与愿违,即使阿里不断烧钱,要钱给钱,要人挖人,然而,阿里大文娱却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例如2013年,阿里相继收购了虾米音乐和天天动听。两个都是当时非常优秀的音乐平台。最初天天动听仍保持独立运营,但不久后阿里集团开始介入。2014年虾米音乐的市场份额占3.1%,网易云音乐为1.3%,天天动听则达14.1%。
2015年3月,阿里将收购的虾米音乐和天天动听组建成阿里音乐,其中虾米音乐走专业音乐人路线,而天天动听依旧主打大众用户。7 月,阿里音乐集团成立,高晓松出任董事长,宋柯出任 CEO。
虽然随之而来的音乐版权让QQ音乐无人能挡,但是虾米和天天动听却是属于自杀。
2016年4月,阿里音乐将天天动听升级改造为「阿里星球」,定位泛娱乐粉丝交互平台。当时由于改变太大,激起了巨大争议,用户都流失到腾讯音乐的产品。
2016年底,阿里星球宣布停止音乐播放服务,全面剔除天天动听的原有功能。此后虾米基本也是被置之不理成为弃子,转而去投资网易云了,虾米到2021年2月正式停服。
还有就是现在还在的优酷。2015年,阿里巴巴45亿美元收购优酷土豆,引发了很大的轰动。同时,阿里逐步入股了华数影视、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第一财经等。
以前优酷土豆合并大有横扫长视频领域的势头。虽然长视频面对上游的内容制作和版权的成本,以及短视频的竞争,盈利艰难,但是优酷过去可是长视频的绝对龙头,现在不说和头部两家差距巨大,连第三的位置都快保不住了。从视频行业来看,合并后处于行业第一的优酷土豆,在会员制、原创内容的的发展中落后于爱奇艺和腾讯视频。
到了2020年,美团创始人王兴更在自己的饭否上说阿里放弃大文娱已经是一件可以开始倒计时的事情。
而从近期的一些股权变更来看,似乎确实有这个可能。
1月19日,优酷发生股东信息变更,阿里巴巴文化娱乐有限公司从股东中退出,改为由上海全土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进行100%持股。
2月21日,阿里文娱又全资入股大麦网,优酷退出股东。
不知道这一系列内部资本动作是不是在为“剥离”优酷做准备呢?
二、被阿里收购成为平庸的开始
除了大文娱这只吃不吐的貔貅,其他领域阿里投后水土不服的特殊体质也是不少发挥作用。
雅虎中国
雅虎中国在2005年的时候就被阿里收购了,曾为早期互联网搜索巨头。
马云希望利用雅虎的搜索技术,为淘宝提供流量。尽管马云在雅虎中国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这么多年下来毫无建树。随着时间的推移,雅虎中国变为了中国雅虎,公司战略几经变迁,总裁人选也在不断更替。2008年后,雅虎和口碑网合并,至此其已沦为“电商导购”,首页中到处是淘宝的广告。
2013年9月,不在提供资讯和社区服务,网页入口直接跳转阿里公益。
2021年11月1日起,雅虎中国正式关闭。用户无法从中国大陆使用Yahoo的产品与服务。巨头彻底消失。
口碑网
口碑网曾是2006年最大的生活服务类网站社区,2006年阿里就投资过口碑网,在2008年初全资并购,但在2011年就关停了。
后来为了对抗转投腾讯阵营后的美团,阿里又重启口碑网。2015年6月,阿里联合旗下蚂蚁金服宣布,双方各自注资30亿元,共计60亿元成立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公司“口碑”,并在支付宝设置了入口,服务于支付宝的发展。复活后的“口碑”靠烧钱一度日均交易笔数突破2000万笔,超过美团点评。
但烧钱无法烧出竞争力,阿里重金买了饿了么之后口碑网又被纳入到阿里新零售体系,算是担当吃喝玩乐的入口,但是还有多少人记得它呢?口碑自始至终在阿里内部不是一个完整的公司体系,更象是能用就用一下的工具。
易果生鲜
易果生鲜算是国内首家生鲜电商,一度被资本热捧。
阿里前后参与了易果生鲜4轮融资。公开数据显示,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是易果生鲜的大股东,持股16.56%;阿里巴巴香港公司持股为11.8264%;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持股为9.6245%。
成为易果生鲜大股东的阿里巴巴,在2018年12月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时,将易果生鲜负责的天猫超市生鲜运营转交给盒马。易果生鲜则作为生鲜全产业链协作平台的定位,业务也从C端变为B端,为盒马、大润发、天猫超市生鲜等提供供应链、冷链物流的支持。
让位盒马鲜生,从C端转向B端,没钱赚没融资,易果生鲜开始走向灭亡。
2019年12月,易果生鲜旗下「我厨」官网和 APP 暂停服务,易果生鲜「安鲜达」则被传2019年10月底开始全面解散。根据澎湃新闻,易果生鲜于2020年10月进入破产重组。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像豌豆荚,丁丁网,UC浏览器甚至是饿了么等,除了高德还在细分行业占据较大份额,曾经处在行业头部的玩家在被阿里收购后并没有更上一层楼,而是逐渐平庸,不是倒闭就是失去原来龙头的优势地位。
三、整合还是共生?
阿里的投资有很多,并不只是失败的这些,还是有不少成功案例,但以独立发展的居多。阿里的利润中,投资收益占了相当一部分。
不过阿里出手干预发展的,大都开始逐渐平庸甚至退出历史舞台,这也是大家都看在眼里的。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阿里系共对外投资433家公司,发起/参与投资事件529起,总披露投资金额达8276.9亿元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529起投资事件中,独立投资事件共有292起,占比超过一半达55.2%,披露投资金额2820.74亿元人民币,在总投资金额中的占比达34.1%。
从投资事件数量和金额占比可以看出,阿里确实更偏爱全面并购,想在投资中占有更多话语权。
相比之下,腾讯不追求控股,甚至不要求大股东地位,而是通过小比例占股的方式投资。腾讯态度明确:只求共生,不求拥有。
腾讯在京东、美团等多家公司中只是获取了第一大股东地位,不谋求100%控股,而且任由它们的实控人通过“同股不同权”的方式继续保留控制权。2019年两会答记者问现场,马化腾曾言:腾讯投资的基本逻辑是,除了通信、社交和内容,其他都交给合作伙伴。
从结果来看,腾讯的“伙伴”在接受腾讯的投资以后,跑出了多个大家熟知的巨头。
这背后当然有腾讯流量加持的功劳,但我觉得很重要的是接受腾讯投资后他们没有丢失自己。
流量当然重要,但也不是万能的。腾讯坐拥顶级流量,但是自己做电商就没有成功过,做短视频也起不来。因为自己做不起来,才去投资,并给予流量扶持。但如果让腾讯插手,或许又是重蹈覆辙。
腾讯聪明的地方就在于,保持被投企业本身优秀的基因,尊重竞争中跑出的自然规律。
而那些被阿里投资的“小龙头”,阿里接手以后,产品就开始变质了,原来大家喜欢的点逐渐都没有了,丢失了原有的用户体验,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广告,更复杂的内容。变成以阿里为先,以阿里的利益文化为先,为阿里导流缓解流量焦虑为先。
小龙头们逐渐工具化,限制了自身成为平台发展的可能性。阿里展现的着急地想从被收购的资产中快速获得好处,最后杀死了下金蛋的母鸡。当然这点金蛋,阿里凭借电商强势的现金流也看不上,活不下来就算了,再买下一个,下一个更好,下一个更乖。
不过客观来说,全资收购未必就差,但是需要有很强的整合能力,至少从阿里身上证明,即使是顶级互联网巨头,也未必有足够的整合水平,水土不服是常态。而腾讯直接就觉得共生胜过自己整合,自认没那个水平去操控自己都做不好的行业。
四、结语
我们回到文章开头,当企业增长失速,政策又不友好的环境下,虽然阿里现在估值不贵,但是大额的商誉不免让人担忧其潜在风险。
财报里并没有说明商誉的细分结构,从商誉/总资产得出的商誉占比来看还是比较高的。
从腾讯派发京东股票,我们又看到一种新的投资退出方式。如果只是财务投资,后续如果不看好的话还可以直接派发被投企业股权。而收购的话,如果企业运作不佳,之前收购产生的商誉只能进行减值。从这个角度来看,结合过去阿里的相关战绩,商誉上可能有一定减持风险。
不过芒格近期对于阿里的投资表达了他的看法,“我觉得阿里巴巴是一个合理的投资,至少目前来看,买入阿里巴巴股票并没有看起来风险那么巨大。”
当然如果你和老爷子一样有钱且有耐心的话,可以忽略商誉这个小瑕疵。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