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穹如何昭示命运?为何这些景点暗藏“北斗七星”?| 文物中的天文

星穹如何昭示命运?为何这些景点暗藏“北斗七星”?| 文物中的天文
2024年04月23日 07:57 经济观察报

文博时空/文 文博时空 作者 江流夜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

高深莫测的宇宙星空,在大学问家顾炎武的口中,竟然是上古时期人人尽知的常识?其实这并不奇怪。古代中国作为农业社会,没有现代的钟表系统和天气预测,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经济活动非常依赖自然气象,正所谓“靠天吃饭”。古人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天文常识,按照“天”指导自己的生活,也形成了丰富的天人信仰,一些信仰甚至至今保留在我们的生活中。

01

这些景点暗藏“北斗七星”?

如果在晚上耐心观察北方的夜空,很容易发现星空都是围绕北极星(勾陈一)在旋转。北极星周边最亮的七颗星连成斗形,这就是北斗七星。善于联想的古人很快想到了社会结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最高统治者就应该像北极星一样,在天空的正中,最核心区域的北斗就像皇城拱卫着天子,而整个天空都围绕北极而转动,正如天下都围绕天子运行。因此,北极、北斗,成为了最高统治者的象征。

喜马拉雅山上的北天星迹

作为古代皇宫设计的典范,紫禁城自然不会放过这一重要设计理念。在故宫的中轴线上,正好有七座攒尖顶建筑:钦安殿、交泰殿、中和殿、午门四座角楼。每座建筑的顶端都有一颗琉璃宝珠,从而正好形成北斗七星阵。同时,古代对星空的划分,最核心的北极、北斗以及附近的区域称为“紫微垣”,这也正是“紫禁城”得名的缘由。人间的秩序与天象的秩序完全一致,彰显着“天人合一”的理念。

无独有偶,作为唐代皇帝休闲之所的华清宫,即便是皇帝泡澡,也要遵循天象。这就是华清宫的“御池”,玄宗时将其改为蓄水池,因池水平面布局东西狭长,东部偏大,类似北斗七星,御赐“星辰汤”的美名,以彰显唐王朝的顺从天命,世代永昌。

这些北斗信仰在中国古代无处不在,下回在景点游玩的时候,不妨留心观察,看看能否找到古人留下的“北斗七星”密码。

02

两千年前的“星空衣柜”

打开购物网站,搜索“礼物 送朋友”,大概率会出现“星空灯”,“星空壁纸”之类的日常商品。其实,人类对于浩瀚星空的喜爱已经持续了几千年。

1978 年,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一件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漆器:“二十八宿衣箱”。

衣箱盖表以黑漆打底,用红漆绘制星图及青龙、白虎等纹饰。中心有一篆文“斗”字,周围一圈顺时针写有二十八宿名称。这也说明到战国早期,中国已经发展出了完整的二十八宿系统。以至于国君喜欢将其画在自己的“衣柜”上,每次穿衣服仿佛都能看到星空。

值得注意的是二十八宿的两侧分别绘有青龙和白虎,象征了东方苍龙七宿和西方白虎七宿。这不禁让人想起了濮阳西水坡蚌一处仰韶时代的墓葬壳堆塑的龙和虎:

古人大概很早就发现东方七宿和西方七宿分别像龙和虎,因此喜欢将“左青龙,右白虎”的设计融入自己的日常之中,让他们出现在衣柜上,甚至带进墓葬中,以求永远和星空融为一体。

03

最早的“一起来看流星雨”

为了掌握天体运行规律,古代帝王很早就开始培养天文观测团队。早期的观测任务一般由当时统管文书、历法、祭祀等文化事宜的太史负责。唐以后设立了司天监,钦天监等专属机构。

传世文献中也不乏早期天文的记录,比如《竹书纪年》记载说:“帝癸十五年,星错行,夜中星陨如雨。”《左传•庄公七年》记录:“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所谓“星陨如雨”,就是说星星像下雨一样落下来,正是流星雨的典型特征。不过《竹书纪年》和《左传》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经过了当时人的转写,这就使得可信度打折了(不过《左传》的记载经过研究已经可以确定是人类最早对于天琴座流星雨的记录)。

幸运的是,殷墟甲骨的保存使得我们有机会看到三千年前古人亲手记录的宝贵天象材料,这些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记录的实物。《甲骨拼合三集》第608号收录了首都师范大学刘影老师拼合的一片甲骨:

上面写着:“异于东……有异,不吉。三日庚申夕向……异于东,星率西。”意思是说:在东方的夜空中出现了异象,占卜显示不吉。过了三天,在庚申日的晚上,果然发生了异常的天象:很多星星都向着西边飞去。“星率西”,多么生动的一个描写。不过古人没有现代天文学的知识,对于这些出现次数不高的自然现象,往往感到惊异,认为象征着人间将要发生大事。比如《隋书•天文志》即云:“秦氏以战国之馀,怙兹凶暴,小星交斗,长彗横天。”认为彗星是秦末乱世的象征。因此古人尝试概括这些彗星出现的时间以及同时发生的大事,以求掌握借助天象预测未来的能力。

上世纪 70 年代,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幅帛书《天文气象杂占》,其中生动地绘制了近30幅彗星图,详细说明了不同彗星的形状,代表可能发生的事件。显示了早期天文学观测的精密程度。这一墓葬的主人叫利豨,他的父亲正是西汉第一任轪侯、长沙国丞相利苍。这显示当时的高级贵族很可能已经精研天文,并用于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

04

“观今夜天象,知天下大事”

早期的天文观测往往依靠简单的观测,直接利用星象预测未来的事件。随着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古人对于星空的划分越来越细致,特别是到了秦汉战国时期,已经基本完成了古代星空“三垣二十八宿”系统的构建,这就使得更加精密的预测得以可能,当时的人相信他们已经掌握了沟通天人的方法,能“究天人之际”。

正如我们今天婚丧嫁娶往往还需要专门看看老黄历,请认识的老先生算一算日子,古代人也需要找专业人士占卜。秦汉时期颇为流行的一种占卜办法是“式占”,就是运用模仿宇宙天象的“式盘”作为人世间运行的模型进行推算。较有代表性的式盘文物如阜阳双古堆汉墓的六壬式盘、甘肃武威磨咀子 62 号墓式盘:

阜阳双古堆汉墓的六壬式盘

甘肃武威磨咀子 62 号墓式盘

这些式盘的一般结构,都是中间为北斗七星,往外为相互对应的二十八宿、天干地支、十二月神、十二钟律等等。占卜的方法很简单,一般选择特定的时间(比如今天我们还在使用的生辰八字等等),然后在式盘上寻找对应的数字,通过一系列固定的运算,观察最后的运算结果。比如天水放马滩秦简《钟律式占》简 293 中记录了当时流行的一种占卜生男还是生女的方法:

“妇有妊者而欲知其男女,投日、辰、星而三合之,奇者男也,偶者女也。”

意思就是选择特定时间,如妇人怀孕或者开始占卜那日的天干、地支所对应的数字,以及当天对应的星宿的数字,三者相加,根据奇偶判断男女。这在现代人看来似乎是荒诞不经,但是在古人的宇宙观中,基于“天人合一”的朴素观念,时间、星空、以及天干地支、数学,这些都存在隐秘的联系,因此,谁能看懂星空的奥秘,通过特定的推算,谁就能够掌握人事万物的运行规律。

时至今日,人人都可以自由地研习星空的奥秘。或许当你抬头仰望星空思考宇宙时,几千年前,正有另一个古人和你一起仰望着同一颗星星,思考着同样的问题。

延伸阅读

1、北斗七星

夜空中的七颗亮星,它们组成的图形像是古代舀酒的斗,故命名为北斗七星。北斗七星从斗身最前端开始,到斗柄的末尾,按顺序依次命名为大熊座α、大熊座β、大熊座γ、大熊座δ、大熊座ε、大熊座ζ、大熊座η,古时汉族天文学家分别把它们称作: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瑶光)。其中,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为斗身,古曰“魁”;玉衡、开阳、摇光组成为斗柄,古曰“杓”。

“斗转星移”,时节交替。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北斗七星是天地秩序的制定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都是随北斗指向而来临的。《鹖冠子》记载:“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由于前文所述星空周年视运动的存在,在不同季节的夜晚,北斗七星的斗柄会指向不同的方向,所以古人们根据北斗七星在夜空中的指向,就可以判断节气,从而指导农业生产不误时节。

2、二十八星宿

又名为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它把南中天的恒星分为二十八群,且其沿黄道或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延伸到天上)所分布的一圈星宿。它分为四组,又称为四象、四兽、四维、四方神,每组各有七个星宿。张衡《灵宪》:“苍龙连蜷于左,白虎猛据于右,朱雀奋翼于前,灵龟圈首于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二十八星宿曾被广泛应用于古代的天文、宗教、文学及星占、星命、风水、择吉等等术数中。不同的领域赋予了它不同的内涵,相关内容非常庞杂。

青龙星宿图

玄武星宿图

3、天干地支

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十干是指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支是指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简化后的天干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天干地支的发明影响深远,依旧在使用天干地支,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

4、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廿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 24 等份,每 15°为 1 等份,每 1 等份为一个节气。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

参考文献

程少轩:《放马滩简式占古佚书研究》,中西书局,2018年。

黄天树主编:《甲骨拼合三集》,学苑出版社,2013年。

裘锡圭主编:《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中华书局,2014。

唐华清宫考古队:《唐华清宫汤池遗址第一期发掘简报》,《文物》1990年第5期。

图片 | 江流夜

排版 | 小谢

设计 | 尹莉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