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姜鑫 实习记者 庞端阳9月5日,保险指数在高位调整之后出现反弹,上涨1.91%,年内涨幅达到了15.60%,在Wind二级行业中排在第二位。
保险板块走强的背后,与中报业绩回暖有关。
根据经济观察报统计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新华保险(601336.SH)、中国太保(601601.SH)、中国平安(601318.SH)、中国人保(601319.SH)、中国人寿(601628.SH)等A股五家上市险企实现归母净利润合计达1717.99亿元,同比增长约12.55%,平均日赚约9.44亿元。五家上市险企均实现了净利润正增长,而去年同期则表现为“两升三降”。此外,在香港市场上市的中国太平(00966.HK)和阳光保险(06963.HK)的净利润也分别实现了15.4%和8.3%的增幅。
保险公司的业务可以划分为投资端和负债端,两端业务均会对业绩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上半年除投资端表现优于去年同期外,负债端成本的压降也是保险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原因。
所谓“报行合一”,是指保险公司给监管部门报送产品审批或备案材料中所使用的产品定价假设,要与保险公司在实际经营过程当中的行为情况保持一致,不能“说一套,做一套”。
保险行业推动“报行合一”,是在新的发展环境下对行业费用高企弊病的一次纠偏。在推进过程中,有体感寒凉者直呼艰难,但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被高费用所裹挟的银保销售渠道已经开始释放活力。
银保渠道释放新业务价值
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国太平总经理程永红表示,中国太平成功把握“报行合一”带来的契机,上半年新业务价值实现稳定增长。其中,得益于“报行合一”的实施,公司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速达到了299.7%。
新业务价值(NBV)是保险公司每年销售的新保单在销售之初将未来价值贴现,是衡量寿险公司未来会计利润的先行指标,也是衡量公司成长性的重要指标。
在监管推动“报行合一”下,保险公司渠道费用压降明显,新业务价值得以实现快速增长。
2023年第三季度,“报行合一”在银保渠道全面落地,监管机构发布《关于银保产品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要求保险公司备案的银保渠道产品预定附加费用率,与后续单独报备的银保渠道总费用要一致,否则监管部门会按照“报行不一”,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在此影响下,银保渠道的佣金费率较之前平均水平下降了30%左右。
2024年上半年,经代渠道的“报行合一”也在全面推开,保险中介面临着收入下滑的挑战。
“报行合一”产生的影响也可以在上市险企中报中寻找到痕迹。
在保费收入方面,2024年上半年银保渠道保费规模整体呈收缩态势。在几家上市险企中,中国人保旗下寿险业务板块——人保寿险较多依靠银保渠道。2024年上半年,人保寿险的银保渠道原保险保费收入为427.88亿元,同比下降3.5%,但占总保费收入的比重超过50%;中国人寿的银保渠道规模保费为497.3亿元,同比下降19.9%;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的银保渠道规模保费为130.96亿元,同比下降15%。
在公司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寿副总裁白凯表示,“报行合一”推进后,各家保险公司支付给银行的代理手续费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由于银行的中间收入来源较多,保险代理费用的下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银行代理保险的积极性。因此,几家险企的银保渠道保费规模仍处于修复期。
但在费用下调后,银保渠道对保险公司的价值贡献得以释放。
数据显示,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人寿、人保人寿、新华保险、太平人寿分别实现新业务价值322.62亿元、223.2亿元、90.37亿元、39.35亿元、39.02亿元以及66.94亿元,同比增速均达到了两位数,分别为18.6%、10.98%、22.37%、91.02%、57.72%以及83.6%。
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是重要的拉动力之一。今年上半年,太平人寿的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99.7%,新业务价值率为20.0%,同比上升16.4个百分点;人保寿险的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为19.34亿元,同比增长250%;平安人寿的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率为22.5%,同比提升6.8个百分点;太保寿险的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6.5%,新业务价值率为12.5%,同比提升5.6个百分点。“报行合一”的推动,抑制了银保渠道费用的乱象,使得保险公司的佣金和费用出现下降,从而大大降低了销售成本。据程永红介绍,太平人寿今年银保平均手续费的费率下降了19.6%,银保渠道固定费用也下降了18.5%。
据新华保险董事长杨玉成在业绩发布会上透露,新华保险刚刚通过了银保渠道的新基本法。
无疑,银保渠道在“报行合一”时代,也需要新的打法。程永红表示,下一阶段,中国太平将进一步强化银保渠道“报行合一”,对银保要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全面聚焦推动5年期以上长缴类别分红险,同时,持续拓展降本增效工作。
个险渠道如何应对
8月2日,监管部门下发《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下称《通知》),在对保险产品预定利率进行调整的同时,还要求深化“报行合一”,加强产品在不同渠道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
这意味着,个险渠道也将全面推进“报行合一”。
对于更多依赖个险渠道的保险公司来说,考验尚未开始,但几家头部险企已经在做准备。
中国人寿副总裁白凯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人寿一直在研究“报行合一”的影响,也在动态监测费用构成,同时精细化分析各项费用的管理空间。由于积累了银保渠道“报行合一”的费用管理经验,因此在下一步全面推进“报行合一”时有能力实现平稳切换。
白凯认为,与银保渠道相比,寿险公司个险渠道具有更强的可控性和自主性。在推进“报行合一”后,个险渠道或许有一个短期适应的过程,业绩会产生一定的波动,但是从长期来看影响不会很大。
近两年,经历了代理人人数锐减的个险渠道一直在转型路上。中报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人保寿险等五家企业的代理人合计约137.3万人,较2023年末环比减少5.08万人。
但已有险企出现企稳态势,其中中国人寿的个险销售人力达到了62.9万人,较第一季度上涨1.1%;平安人寿的个人寿险销售代理人为34万人,较第一季度上涨2.1%。
与此同时,队伍人均产能也在提升。中报数据显示,上半年,新华保险的月均绩优率为12.5%,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月均人均综合产能为1.04万元,同比增长28.3%;中国人寿的月人均首年期缴保费同比增加12.4%;中国太保的保险营销员队伍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规模保费为64637元,同比增长10.6%,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佣金收入为8219元,同比增长4.2%;中国平安代理人渠道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6.0%。
对于销售人员而言,“报行合一”最为直接的影响是收入下滑,而若想维持原有收入水平需要销售更多的保单,人均产能的提升更有助于队伍应对接下来的个险渠道“报行合一”。
新华保险副总裁王练文表示,新华保险预判“报行合一”将在全渠道推出,已经提前启动压降成本费用、优化精算假设等工作,加大储蓄类、分红类产品的开发力度和推动策略,优化长年期产品销售。公司将丰富产品体系,同时加大配套的康养生态服务圈的建设投入。个险渠道“报行合一”后,只要个险营销队伍产能提升,可以对冲短期的队伍收入下降。
但寿险销售端还面临更大的挑战。《通知》将新备案的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调低为2.5%,新备案的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调低为2.0%。这也意味着,与其他金融产品相比,保险产品的竞争力在下降。但对于面对利差损风险的险企来说,预定利率的调整势在必行。
多重因素影响,保险行业下一步会如何应对呢?
新华保险副总裁龚兴峰表示,当前的市场环境、利率环境和宏观经济环境对客户需求产生了影响,保险公司要积极应对。产品是龙头,可以带动保险公司应对变化。对于下一步的发展,新华保险将聚焦客户需求,实施多元化产品策略,保持主力产品稳定;同时,加大产品创新,通过精准客户识别、业务队伍分层来带动产品创新;此外,还要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分红险产品的开发销售力度,以满足客户对于保障、储蓄以及资产传承等方面需求。
中国太保财务负责人、总精算师张远瀚也曾公开表示,随着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的下调和宏观环境的变化,原来的产品结构已经不适应客户需求,太保寿险未来将转向保障型和分红型业务。长期来看,分红型产品占比有望超过50%。
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兼副总经理郭晓涛也在公司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介绍,未来,中国平安将进一步优化和调整产品结构。过去中国平安的传统险结构占比在70%以上,未来的产品结构将会以分红险产品作为主打,预计占比将在50%以上。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