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签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贷款 新鸿基地产86.5亿港元融资背后

首签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贷款 新鸿基地产86.5亿港元融资背后
2021年11月12日 23:56 观点新媒体

观点地产网 今年9月,新鸿基地产旗下上海国金中心110亿ABS获上交所受理。两个月后,香港地产业界中最大规模的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贷款再由新鸿基摘得。

11月11日,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与八家主要的国际及本地银行,签署集团首笔与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的贷款协议。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银行对是项贷款反应热烈,获得超额认购,贷款金额由原来的30亿港元大幅增加至86.5亿港元,是香港地产业界中最大规模的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贷款。

贷款由新鸿基地产(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签署,由母公司新地作担保。贷款包括三成定期贷款及七成循环贷款,年期为四年。贷款款项将用作集团日常营运资金,以及支持现正进行的可持续发展工作。

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星展银行及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共同担任该贷款的可持续发展顾问,负责就可持续发展表现目标的相关事宜,向新地提出意见。

其余安排贷款的银行包括瑞穗银行、三菱UFJ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三井住友银行及恒生银行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贷款协议,当新地达成预先就ESG设定的可持续发展表现目标时,可获得贷款利率折扣。

具体来看,预设的可持续发展表现目标包括:达成减低电力消耗强度的年度目标(电力消耗强度以“千瓦时/平方米”为单位);取得的标普全球ESG评分持续上升;继续成为“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成份股,并取得特定评级。

被追捧的SLL

据公开资料显示,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sustainability-linked loan,又称ESG-linked loan,简称“SLL”)是指任意与可持续性挂钩,并以激发借款人实现有开创性和明确规划性的可持续发展表现为目的的贷款产品。

在这一项目中,借款人的可持续表现目标被用作评估借款人可持续发展表现的主要衡量标准,贷款利率根据约定的目标完成程度而调整。

指标可涉及二氧化碳减排、单位耗能、ESG评级等多领域,可单设指标,也可设组合指标。目标完成程度越高,贷款利率可下浮幅度也越高。

与绿色贷款不同的是,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资金用途不受特定项目限定,具备信贷业务办理资质的企业均可举借。

据相关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4月,荷兰国际银行牵头以银团形式为飞利浦筹组世界首笔SLL。2018年,市场自发运用该种融资结构的贷款规模大幅上升逾800%至478亿美元,并在2019年达到了920亿美元的规模。

直至2021年上半年,全球新增SLL金额同比增至2292亿美元,增幅达270%。

若以累计筹组金额衡量,公用事业、房地产、电力为首的资金或能源密集型行业借款人在SLL市场表现活跃。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签订首笔SLL的信托、房企就有4家。

2月22日,普洛斯宣布获得首笔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贷款,总额6.58亿美元。贷款为三年期循环信贷额度,由10家银行联合提供,规模居亚太地区此类贷款前列。

6月8日,冠君产业信托宣布,已签署其首个五年30亿港元无担保可持续发展的定期贷款和循环信贷。贷款所得款项将用于再融资及一般企业融资。

6月30日,信和集团公布,信和置业旗下全资附属公司君煌投资有限公司与中银香港签订协议,将一笔于2020年4月订立的10亿港元5年期贷款转为与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贷款,为信和置业首个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直接相关的融资安排。

7月19日,泓富产业信托管理人宣布,与星展香港签订首笔为期五年的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之定期贷款,总额8亿港元。

另于去年下半阶段,置富产业信托、恒隆地产等也相继获银行批出的不同金额首笔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贷款。

可持续的长远增长

随着房地产正在进入“绿色”时代,可持续、循环、健康等关键词正在成为未来房地产发展运营的重要理念。

据新鸿基地产官网信息显示,集团每年发表《可持续发展报告》,阐述可持续发展方针,以及为提升可持续发展表现的努力与成果,自2011年更纪录每年在经济、环保及社会发展方面的表现。

曾有业内人士表示,可持续融资的发展在极具挑战性的市场环境下可谓一项显著成就。其发展在投资级别贷款领域与房地产融资行业尤其令人瞩目。

同时,也有许多人认为,可持续融资未来将会在杠杆融资领域得到更为普遍的运用。

而放在当前的房地产市场环境之下,SLL从管治层面出发,凭借其更灵活的调整策略,在为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又或将为行业带来“活水”。

据专业机构分析认为,ESG投资策略优于指数投资,在市场整体景气度高的阶段表现不落后于整体,而在景气度下降的背景下,ESG投资的抗风险能力明显更强。

“对于专业投资者,若能进一步筛选出ESG中的积极创新发展的企业,或是高质量发展中竞争优势明显,持续性更加的企业,则有望取得更为理想的收益。”

融资难已成为目前房地产市场的共识,对于“负重”的房企而言,即使近期市场回温,地产股大涨,融资环境逐步解冻,但从长期来看,如何找到有利于企业永续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融资成本更低的“开源”途径,仍十分必要。

毕竟,经历过寒冬之后,更应该懂得在来年早早准备好棉衣,才能过得更舒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