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出售四家公司 金隅和名不见经传的“爱馨”养老

集中出售四家公司 金隅和名不见经传的“爱馨”养老
2023年05月25日 00:32 观点新媒体

观点网 金隅集团虽然布局养老项目多年,却一直低调行事,如今则将旗下养老子公司进行“打包”挂牌转让。

5月23日,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挂牌四家养老子公司100%股权,信息披露截止至6月19日。

据观点新媒体了解,这四家养老企业分别为北京金隅养老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金隅爱馨通和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北京金隅爱馨泰和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北京金隅爱馨滨和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均由金隅集团透过北京金海燕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00%。

虽然此次挂牌转让的原因未明,是由关联公司接手,或是用于资产证券化也尚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交易完成后,四家养老公司将不在金隅集团这个上市平台旗下。

相比大多房企的高调布局与宣传,“金隅爱馨养老”多少显得有点名不见经传,但其入局之初却也是顺势而为,并成为北京市第一家社区居家养老连锁化经营企业。

经过9年发展之后,如何盈利仍是爱馨养老发展的问题之一。

金隅爱馨养老

从标的公司的成立时间可以看出,金隅集团布局养老项目已有9年,也是当时北京实属国有企业抱团突围养老市场的代表之一。

企查查显示,此次挂牌标的公司北京金隅养老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3月7日,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北京金隅爱馨通和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4日,注册资本为100万元人民币;北京金隅爱馨泰和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月14日,注册资本为50万元人民币;北京金隅爱馨滨和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1月7日,注册资本为50万元人民币。

从时间维度看,金隅集团涉足养老产业,主要还是政策推动的结果。

观点新媒体查阅过往信息了解,2013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 ,第一次从国务院层面部署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这一年也因此被认为是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的元年。

2014年末,国务院还出台了《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及鼓励社会资本加大社会事业投资力度,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合资、合作、联营等途径参与养老建设。该文件的出台表明政府开始鼓励民间资本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发展养老事业,政府的监管职能开始逐步明确。

到2015年9月,金隅集团出席了北京市国资委和市老龄产业协会共同举办的养老产业专题会。包括金隅、首开、首农、房地、二商、京煤、京粮、一轻在内的8家市属国有企业签订了“养老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少见地以抱团姿态突围养老市场。

北京市国资委领导指出,国有企业进入养老产业是具有一定优势的,此举既推进养老产业发展,也可以与企业转型升级相结合,接下来,国企应通过合作,进一步整合盘活存量资源,改造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彼时报道就显示,金隅集团北京首个品牌连锁社区养老照料中心——“金隅·爱馨汇”将完成本市三个城区四家网点布局,258张床位可实现“吃住医娱浴”五方面服务。

另据金隅养老公众号显示,旗下共有四个项目,分别为爱馨通和照料中心(床位数53张)、爱馨康惠照料中心(床位数58张)、爱馨滨和照料中心(床位数94张)、爱馨泰和照料中心(床位数53张)。四个项目共设床位258张。

这也意味着,金隅集团仅在2015年以前一次性布局了四个养老项目,此后并未在此业务有更多扩张。

虽然项目不多,且行事低调,相关报道少之又少,不过还是有资料显示,2014年开始涉足养老产业的金隅,旗下养老是北京市第一家社区居家养老连锁化经营企业,旗下“金隅爱馨养老”和“金隅爱馨汇” 也在行业内初具品牌效应。

据称,“金隅爱馨养老”品牌主要通过整合金隅集团房地产项目中配套商业、托老所等资源,引进先进运营管理理念,打造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三种形式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

金隅将这种模式称之为“嵌入式机构”。

金隅养老此前表示:“我们在社区里嵌入一个小型的机构,这个机构唯一的作用就是用来满足周围老百姓的,就是有些老人需要生活照料、护理服务类的,长期进行照顾,有的24小时离不开人,这种人的需求。”

其介绍,金隅设立的照料中心并不是普通的养老院,而是在社区中引入养老服务机构,实行社区的在家养老服务。比如,这些社区集中于金隅的住宅小区内,这些老人将会是社区内的居民,从家里到社区的时间不会超过5分钟。此外,这些机构还将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嵌入式机构吸收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方式的优点和可操作性,把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集中在社区,是集“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

“养老服务产业是个持续长期投入的产业,我们认为这是朝阳产业”。金隅养老彼时表示。

养老产业被看好,主要原因在于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当时数据显示,北京市老年人口正在以每年约20万人左右的速度增长,2014年底,全市老年人口已超过300万,预计2020年将超过400万。另据统计,北京90%的老年人选择在家养老,所以养老市场庞大。

受此影响,2014年时阳光城、华业地产、宜华地产、运盛实业以及世荣兆业等中小房企都纷纷开始收购医疗企业,正式进军医疗健康产业。

最新数据则显示,2023年3月21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北京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末北京全市常住人口为2184.3万人。其中,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1455.2万,占总人口比重为66.6%;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465.1万,占比21.3%;其中65岁及以上老人为330.1万,占比15.1%。

出售“微利”业务

老龄化加快,养老产业肯定有发展前景,但如何实现盈利同样需要考虑。仅就金隅集团旗下四个养老项目去年表现而言,并不算优秀。

据2022年度审计报告数据显示,金隅集团上述挂牌的四家公司去年营业收入合共1101.84万元,营业利润共11.54万元,净利润10.97万元。

截止3月31日财务报表,四家公司营业收入合共243.43万元,营业利润共-0.088万元;资产总计1461.76万元,负债总计458.6万元。

可以看出,金隅集团四家养老公司去年虽整体维持了盈利表现,但净利润却规模极小,到了今年一季度,营业利润尚未回正。

按四个项目共设床位258张,去年10.98万元净利润计算,一张床位全年产生的净利润仅为425.2元,只能说是“微利”了,不过不排除受近几年疫情与经济下行影响。

有分析指出,目前养老机构可显现报表的数字利润是8%左右,而前提条件是床位入住率在60%以上才有可能。想在养老领域赚钱,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如何省钱,即运营效率及成本核算结构,要轻而且反应要快。一种是快速起量,薄利多销。

但金隅爱馨养老的利润显然没达到8%的水平,而且规模较小,2015年后未有新项目布局。

另有数据指,十人养老院一年利润有20万元左右,一般是靠收取入住的护理费、住宿费、伙食费等,一般收取的费用一个月大约5000-10000元左右,低端一个月大约2000左右。

而只要养老院床位在30张以上,每张床位可政策补贴3000元:正式运营满一年后,入住率达到30%以上,支付首次50%资助金;运营满三年后,入住率达到50%以上,支付另外50%资助金;此外市财政还会给予日常运营补贴,以及免征税。

有政策支持,有优惠补贴,养老产业方兴未艾,而金隅爱馨养老的盈利能力仍有较大上升空间。

或许是由于业绩表现乏善可陈,将养老业务剥离上市平台对于金隅集团而言,可以更聚焦主业;如若进行资产证券化,还可以收回资金,实现资本退出。

四个养老公司一次性“打包”挂牌转让后,也意味着四个爱馨养老照护中心被移出金隅集团上市平台。

挂牌公告中就有提示:本次产权转让导致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企业失去标的企业实际控制权的,交易完成后标的企业不得再继续使用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企业的字号、经营资质和特许经营权等无形资产,不得继续以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子企业名义开展经营活动。

而金隅爱馨汇一位院长曾这样表示:“虽然现在养老市场还属于探索阶段,必然会面临诸多问题,但是我觉得社区型养老机构还是挺有发展的,现在政府越来越重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各方面政策优惠也越来越落地,在市场不成熟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有勇气去探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