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人物 | 杨铿、林腾蛟退市斜阳

观点人物 | 杨铿、林腾蛟退市斜阳
2023年06月01日 00:32 观点新媒体

观点网 杨铿与林腾蛟相遇在至暗时刻。

5月30日晚间,*ST蓝光发布公告称,上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不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几乎在同一时期,林腾蛟所打下的阳光城江山,也已经锁定退市结果。

截至5月31日,ST阳光城股票收盘价0.52元,已连续13个交易日均低于1元/股。也就是说,在交易所规定的20个交易日内,已经无法重新涨回1元以上。

据ST阳光城方面所披露公告,预计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股票可能被深圳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交易。

昔日地产行业叱咤风云的企业话事人,也要在低潮时接受命运的安排。

阳光城的晴天

林腾蛟的掘金之路从一张明星照开始。

或许是在向15岁时的榜样企业家、慈善家陈嘉庚看齐,1988年高考时,林腾蛟进入对外经贸这个商业启蒙专业。

脚步刚迈进校园,心思活络的林腾蛟便找到了向校内学生售卖影视明星照的门路,不到一年时间里,林腾蛟的流动明星照货摊从校内走向附近各大中专学校,也在周边学生圈内打响了名号。

当然,林腾蛟不会一直守着明星照片寻求商业成长,不断寻找更赚钱的生意才是出路。大学往后的日子,林腾蛟又联合校外合伙人开设过大众录像厅、创办过宴请聚会的大酒楼。

不过弱冠之年,这个出生于福建闽侯县的男孩已摇身变为校内“经商天才”。

林腾蛟并不满足于此,1992年大学毕业后,他将酒楼生意转交予他人,留学去了“偶像”陈嘉庚发展事业的大本营——新加坡。

此时的林腾蛟并不知道,一座商业帝国将由他开启。

1995年,正值地产行业潮起,留学归来的林腾蛟进入福州阳光控股集团工作,负责“阳光假日大酒店”项目的建设,并在厦门开发了首个住宅地产项目“阳光新城”。

两年后,创业小有成就的林腾蛟于福州实验性地开发了一座名为“阳光城”的小区,也正是这宗项目,奠定了阳光城集团房地产开发的基础。

2002年,林腾蛟将阳光城上市提上了工作日程,成功收购了一家名为石狮新发的上市公司,凭此完成了借壳上市的任务。

上市后的阳光城,早期并未将眼光放眼全国,主要活动范围还局限于福建区域周边,而销售情况也属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彼时,阳光城整体土地储备放眼地产界并无太大优势,林腾蛟在见证万科等企业的成功经营模式后,也决定借鉴一把,开启全国化的高周转经营路线。

2012年,林腾蛟做出了总部迁移的决定,从福州正式迁到上海,将触角伸向全国。同时,又从多家知名地产企业中挖掘人才,最为著名的包括有从万科及龙湖出身的张海民、陈凯,以及碧桂园背景的朱荣斌、吴建斌。

张海民、陈凯时代,阳光城开启了规模扩张之路,2012年至2016年间销售数据高速增长,迅速跻身头部。于2016年,阳光城挤入世界五百强企业,排入459位。

林腾蛟在这股劲头上又加了一把火,请来了碧桂园两位大将朱荣斌、吴建斌。

“选择阳光城,就是我后半生的职业生涯想要追求更多的成就感。”朱荣斌在入职后曾表示,要将阳光城作为最后一站,与前同事吴建斌一同,扛起阳光城的销售业绩。

“双斌”加盟后的两年间,阳光城业绩再度上涨,2019年销售额超过2000亿元规模;2020年达到顶峰,全口径销售金额录得2180.11亿元。

多云转阴

顶峰过后是瓶颈,林腾蛟依旧想要突破,于2020年引入了泰康系入股。

但现实残酷,2021年阳光城业绩不断下跌,净利润已成负数。泰康方面相关高层也陆续离职,于同年12月,泰康系减持合计9.41%股份离场。

为稳定阳光城的经营,缓解债务压力,林腾蛟先后将阳光城旗下龙净环保、阳光智博服务股权进行转让,又出清了所持兴业银行股份,辞去该行董事职位。

“不会抛下员工,在关键时刻要同舟共济。”林腾蛟没有选择在危急时刻躺平。此后,阳光城在外债方面继续寻求要约交换,对于展期后发行的新票据,除了母公司外,林腾蛟还加上了个人担保。

2021年11月,阳光城三笔境内债券展期方案获得通过,同期2只美元债展期也获得通过。但这并不代表林腾蛟与阳光城走出了劫难,流动性危机还在继续。

当下,阳光城的困境依然。截至2023年5月中旬,阳光城到期未支付的债务本金647.32亿元,其中涉及担保事项的已到期未支付债务本金累计245.62亿元;境外公开市场债券未按期支付本金累计22.44亿美元,境内公开市场债券未按期支付本金累计194.75亿元。

截至5月31日收市,阳光城股价已跌至0.52元/股,退市倒计时。

蓝光斜阳

与林腾蛟不同,杨铿90年代已经坐上了成都工程机械集团技术开发部主任职位。不过相似地是,他与林腾蛟都不是安于现状的普通员工,有着弄潮时代的基因。

就这样,杨铿来到成都市青羊区玉沙路,将一栋旧民房作为企业根据地,注册了一家成都市西城区兰光汽配厂,专门出售汽车零配件。

这家汽配厂就成为了蓝光发展的滥觞。

1992年,杨铿在一次外出考察中有所觉悟,认为房地产市场之春将至,回到成都后立即决定成立兰光房屋开发公司,将眼光转向商业地产这条业务线。

三年之后,林腾蛟留学归来,而杨铿旗下的兰光也建成了第一宗商业地产项目——26层的春熙路蓝光大厦。

1994年春天,前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到成都视察,注意到了这座具有蓉城特色的蓝光大厦,特别为其题字纪念。

这一举动改变了蓝光大厦在成都的地位,也使“兰光”这家企业正式转身为“蓝光发展”,开始了在地产业的深耕。

2000年,蓝光旗下玉林生活广场项目正式落地,项目建成后,曾有市民看到一个赤着脚的平头男人在广场台阶上走来走去——是杨铿在用自己的方式查看台阶是否适合行人走动。

如果注重项目细节是杨铿在执掌蓝光时所流露的侧面之一,那么抓住市场机遇、抢占先机就是走向上升期的必胜法宝。

2002年5月,国土资源部签发11号令《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叫停了已沿用多年的土地协议出让方式,规定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各类经营性用地的使用权,必须以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进行公开交易。

简而言之,“招拍挂”时代来临了。

这条政策消息敲醒了杨铿,土地市场在改革,房地产市场化进程脚步愈来愈近,蓝光的业务重心应该转向了。

2002年8月,成都开启首场土拍大幕,蓝光毫不犹豫拿下了位于青羊区西大街长顺下街和八宝街交叉口、占地7.75亩的地块,彼时报价达到465万元/亩。

自此,蓝光正式入局商品住宅开发领域,杨铿也迎来又一波“高光时刻”。

2003年8月,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明确提出“房地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蓝光的发展自然也高歌猛进,2009年,成都蓝光花满庭项目坐上了火箭一般,从拿地到首次开盘总用时不过60天,创下了彼时最快开盘纪录。

另据资料显示,于2012年,在杨铿带领下,蓝光发展一年时间内推出五个项目,从拿地到预售领证均控制在200天之内。

正如古龙笔下的“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蓝光发展并不太需要复杂招式,一招“快”便是武器。

2015年,蓝光发展成功借壳迪康药业完成上市,杨铿选择继续向全国进军;截至2018年,蓝光发展销售额超过了800亿元。

一年后,蓝光销售额突破千亿,成立上海总部,进入“上海+成都”双总部时代,进一步加快了扩张速度,旗下物业公司蓝光嘉宝服务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彼时,杨铿还不知道高周转模式将会迎来怎样的变故。

2020年,蓝光发展土地投资额达到400亿元,虽然新冠疫情短暂影响了市场,但杨铿并没有选择停下脚步。

变化源自2020年8月,住建部、央行等多部门发布“三道红线”新规,高周转、加杠杆的经营模式逐渐成为问题。

但刹车为时已晚,随之而来的三道红线问题、债务违约,甚至企业内部管理问题,在一步步压垮蓝光。

2021年,蓝光发展遭遇股债双杀,陷入“卖身”风波。也正是在这一年,杨铿将所持蓝光发展股份全部转给股东蓝光集团,并辞去董事长职务,由儿子杨武正接任职位。

然而,杨武正接班并没有延缓蓝光发展的下降速度。上任后第3个月,蓝光发展官宣债务违约,往昔合作伙伴中航信托等企业也开始申请司法冻结,情况持续恶化。

目前,蓝光发展已确定于6月6日退市。这一次,卸下董事长职位的杨铿,也许某一时刻看到斜阳西下,仍能怀想起初时的霞光。

观点人物 | 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人物的故事,还有他和她的商业传奇与沉浮。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