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传真 | 松龄护老频繁易主到退市 香港与内地养老有什么不同?

香港传真 | 松龄护老频繁易主到退市 香港与内地养老有什么不同?
2024年03月03日 20:03 观点新媒体

观点网 香港老牌护老集团松龄护老的私有化终于落下帷幕,于2024年2月29日正式从港交所退市,主要原因是公众持有量不足。

从2017年2月上市到2024年2月退市,前后刚好七年。

事实上,松龄护老的公众持有量一直不高,被誉为“香港铺王”的邓成波及其儿子邓耀昇早在2020年2月从Pine Active Care Limited手中买入松龄护老集团时,该标的公众持有量也不足25%最低公众持股量规定,收购完成后表态将采取适当措施恢复最低公众持股量。

但即使是收归“铺王”麾下,松龄护老集团的业绩表现也依然一路向下,加之刚好遇上新冠疫情冲击,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收益由盈转亏2400万港元。

随着邓成波于2021年中离世,其小儿子短短一年多卖掉65个物业套现170亿港元后,2022年8月将松龄护老集团56.15%悉数摆上货架,这次买方是香港有名的开发商华懋集团。但二度易主后的松龄护老业绩继续录得亏损。

如此看来,公众持有量只是其退市的明面原因,根本原因或许和业绩倒退以及市值不高等息息相关。

作为香港的老牌养老集团,近年业绩表现的确受到内外因素影响,但香港模式或可以给同行以及内地的“后生”们参考。

频繁易主到退市

1989年在香港观塘开出首间“松龄护理安老院”的松龄护老集团,至今已有35年历史。

其主要在香港从事护老院及护理院的运营,是香港最具声誉的护老院之一,也是第一家于香港主板上市的护老集团。截止2023年,松龄护老集团旗下共有12个护老项目,涉及宿位1632个。

基于其不错的江湖地位,松龄护老集团近年接连被“铺王”邓成波及知名开发商华懋集团接手,但这些光环依然难扭转其业绩下滑与估值不高的困境。

过往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3月31日-2019年3月31日,松龄护老集团营业收入从1.73亿港元升至1.87亿港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63%;年度溢利从约2580万港元下滑至约1346万港元。

此外,松龄护老集团上市之后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一直没有起色,大多时候都在1港元以下。

邓成波及其儿子邓耀昇于2020年2月宣布收购松龄护老集团52.00%股权时,最后交易日在联交所收市价仅为0.80港元,不过这次收购价却奇高,每股要约股份达现金1.647港元,溢价达约105.9%,总代价为7.73亿港元。

但是超高溢价入手之后的松龄护老集团并未为邓成波家族带来高收益,增收不增利的表现进一步加剧,并在2022年度(2021年4月-2022年3月)及2023年录得年度亏损。

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3月31日-2022年3月31日三个年度,松龄护老集团收益分别为2.17亿港元、2.46亿港元、2.68亿港元,增长16.4%、13.0%、9.0%;年度溢利则录得1360万港元、320万港元、-2400万港元、-2780万港元。

企业表述,年度亏损主要是由于无获香港特区政府就“保就业”计划项目下发放非经常性补助及新型冠状病毒病疫情的不利影响所致。

来源:企业公告,观点指数整理

另一方面,2021年初传出消息,邓成波及两名儿子邓耀昇及邓耀邦被松龄前主席追讨2.65亿港元交易尾款。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数月后松龄护老集团宣布,公司主要股东邓成波于2021年5月14日辞世。

业绩恶化、主席被追债、股东离世……这时候的邓氏家族已是自顾不暇,故而在邓成波离世后的短短一年多,其小儿子卖掉了65个物业套现170亿港元,并最终在2022年8月将松龄护老集团56.15%悉数摆上货架,买方是香港有名的开发商华懋集团。

这次交易邓氏家族做了蚀本生意,总交易额仅4.2亿港元,比两年前7.73亿港元收购价少了超过3.5亿港元。

出售于当年9月30日宣布完成,并启动强制性无条件现金要约,全面要约于2022年10月28日截止,获得绝大多数股份接纳转让,要约人及一致行动人士拥有合共约8.71股股份权益,相当于已发行股份总数的96.45%。

之后,松龄护老集团开始进入长久的停牌阶段,最终于2023年10月提出私有化建议,2024年2月29日下午四时正撤销股份在联交所主板上市地位。正式结束了7年上市历程。

停牌前至退市,松龄护老集团股价仅为0.9港元/股,且注销价还折让1.11%至0.89港元/股。被华懋集团收购后的一年里,其截止2023年3月31日年度、截止2023年9月30日中期收益分别是2.65亿港元、1.52亿港元,溢利分别亏损2780万港元、亏损2360万港元。

有分析就表示,松龄护老集团的私有化要约获得如此高接纳,应该和业绩亏损及长期低迷的股价表现有关,股东很难从中获得理想投资收益。

松龄护老与香港养老

对比内地动辄数千上万床位的养老机构,松龄护老集团规模并不大,但其涉及的养老服务却较为多元,包括居家护理、社区护理、持续照护退休社区等全面的安老服务,这与香港较早发展养老服务亦有关。

如今都说中国老龄化日益严重,全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约15%,而香港地区却是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至2023年,香港65岁及以上的高龄人口已超过整体人口比例20%,属于“超级老龄社会”。

1989年创立的松龄护老集团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

就整体而言,香港地区的养老福利政策相对健全,建立了政府、第三方机构、企业、家庭、个人相结合的多元化社会保障体系。占据主要地位的四个养老保障包括退休前的个人储蓄、强积金(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综援(综合社会保障援助计划)及照顾服务。

据观点新媒体了解,为适应香港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香港政府在2000年就正式实施《强制性公积金条例》。强积金与内地的五险一金类似,都是强制雇主及雇员按收入比例缴纳的保障金。

强积金可以保障退休人士安享晚年,但一些非在职人士则没有强积金,综援就是为这些在经济上无法自给的老年人提供一定养老保障。综援由香港政府机构社会福利署推行,目的是以入息补助方法,援助因年老、残疾、患病、失业、低收入或其他原因而经济出现困难的人群,使他们可以应付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事实上,在这些途径中,香港政府均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囿于政府财政及服务水平有限等原因,像松龄这样的私营养老机构就成了不可或缺的存在。据了解,截至2005年底,除少量医务服务机构外,香港社会福利署所属的服务机构已全部转交给非政府机构。

而民间设立的养老机构大多分为长者宿舍、安老院、护理安老院、护养院四种,后三种与内地的全自理护理、半自理护理、完全不自理护理的分类相似。

在养老院用地方面,香港土地规划中划分出的公共服务用地可建养老院,此外一些私人养老院可建在商业用地上,但需要申请、批准,有严格的规定限制,包括设备、收费等,政府也会监督其运作。

另悉,香港政府有时还会向私人护养院购买一些宿位,让有需要的老人到私人护养院住,私人护养院则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微利。

松龄护老集团官网就展示了这种例子,松龄表示一直配合政府的安老政策发展,是政府“改善买位计划”甲一级买位院舍的主要服务提供者之一,并为“长者院舍照顾服务券计划”(院舍券)认可院舍。

据了解,“改善买位计划”是香港特区政府社会福利署向私营安老院购买安老院舍宿位,透过改善员工比例和空间标准的服务要求,提高安老院的服务水平。此亦有助提供更多资助宿位以缩短长者轮候入住资助护理安老院舍宿位的时间。

“长者院舍照顾服务券”采用“钱跟人走”的原则,有需要院舍照顾服务的长者可按需要自由选择及转换计划下的院舍。参与计划的安老院,必须提供符合社会福利署规定的空间、人手及过往服务纪录的指定要求。

同时,松龄亦参与营办政府资助的合约院舍,扩大服务对象范围。其介绍,松龄翠轩为集团营运的首间合约院舍,位于新界古洞北福利服务综合大楼,总楼面面积约43,000平方呎,提供150个政府资助宿位及100个非资助宿位,为在“安老服务统一评估机制”下被评为适合为长者提供持续照护服务的院舍。

不过大多观点认为,香港在养老服务方面有着专业化的人才培训,而内地仍较为欠缺,这是两地区别较大的一方面。

如香港有专业的医生、护工、社工、物理疗养师、职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和保健员等组成专业化从业人员加入养老服务产业,香港政府还十分重视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培训,在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及香港公开大学等均开设了社工专业,为养老服务体系培养高层次的一线专业社工人才。除了高学历的社工外,其他的社区服务人员上岗前,也都要经过专业培训,并在实际工作中接受再培训的课程,实行岗位竞争制。

另一方面,香港安老事务法律保障体系较为完善,香港社会福利署在2000年就推行了“安老服务统一评估机制”对安老院舍进行评估和监管。

松龄护老集团历年财报中均表述,“员工成本仍为我们经营开支的最大组成部分”。而专业人手紧绌的情况说明这项资源的门槛并不低。

在截止2023年9月30日的最后一份财报中,松龄护老集团表示:“尽管新型冠状病毒病疫情造成不利影响(尤其对保健行业),本集团仍致力提高服务质素。我们在扣除政府补助560万港元以用于聘用专业人员照顾患有认知障碍症及需要疗养的长者院友之前的员工成本总额由去年同期的6620万港元增加约11.5%至本期间的7380万港元,主要由于回顾期间内松心荟投入营运及整体员工薪酬因保健行业人手紧张而有所增加。”

与此同时,松龄护老集团跨专业团队费用及相关开支主要包括聘用外部出诊医生、营养师及药剂师以及通过雇佣中介公司聘用物理治疗师、护理员及保健员的额外人手所产生的医疗及专业费用。

基于专业人才的环境不同,香港的社区养老服务也较内地更成熟与普及,即社工等专业养老服务人员提供上门服务,为老人提供专人的心理、生理、社交、经济等方面的服务。

对比香港养老模式与内地,还有许多的不同,如内地还需完善养老产业财政制度体系,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财政补贴力度;如加大对养老金融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养老产业的支持力度等等。

互相学习是进步的办法之一,松龄近年就积极发展新概念的护老服务,推出“尚耆.贤居”系列,为有追求的长者提供更优质的护老院舍选项。另外还探索近年在中国内地、北美及欧洲日趋普及的“持续照护退休社区”概念。

与此同时,松龄还计划借助新股东华懋集团以及在物业发展、资产管理及酒店业界拥有丰富经验、专业知识及广泛网络的多个新董事会成员的优势,将服务拓展至居家长者护理服务、社区护理发展计划及实践上述持续照护退休社区概念,以迎合现有市场及新兴市场。

香港传真 | 一座城市里的漫游和画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