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直击 | 业务重组后首份年报 生成式AI能否助商汤扭亏

观点直击 | 业务重组后首份年报 生成式AI能否助商汤扭亏
2024年03月27日 01:26 观点新媒体

观点网 创始人去世、股东减持、机构做空、股价低迷……2023年的商汤科技似乎并未从行业飞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中收获好消息。

3月26日晚间,商汤科技发布了2023年年度业绩公告,这是该公司业务重组后的首份年报。

从智慧商业、智慧生活、智能汽车、智慧城市四大板块以及国际业务,再到如今的生成式AI、传统AI、智能汽车,商汤科技的业务重点及发展脉络更显清晰。

这家“专注于视觉技术、赋能百业的人工智能软件公司”,在技术创新与产业变革机遇下,圈定了未来的盈利方向。

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过去一年财务的整体表现,似乎并未带来太多惊喜。

2023年,商汤科技全年营收34.06亿元,同比下降约10.6%;毛利约为15亿元,同比减少41%;年度亏损约64.95亿元,同比扩大6.6%;毛利率为44.1%;EBITDA亏损收窄至54亿元,同比下降2.2%。

重组业务天平

按照官方给出的解释,生成式AI、传统AI、智能汽车分别对应着提供生成式AI的模型训练、微调及推理服务业务,传统智慧城市、智慧商业与智慧生活的非生成式AI业务,以及原智能汽车业务。

在新的业务板块分类下,商汤科技以生成式AI业务为重点发展方向,同时保持传统AI业务及智能汽车的优势,优化运营效率。

显然,在过去几年持续的亏损下,商汤科技将把盈利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年报显示,商汤科技生成式AI板块收入达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0%,占总收入比例超35%。这是商汤成立十年以来,以最快速度从无到有、超过10亿收入体量的新业务。

商汤向客户提供了业界性能领先的AI基础设施和模型服务,客户模型训练、微调和推理的需求都在爆发性增长。

数据显示,该业务中超过70%的客户在过去12个月内是商汤的新客户,而剩下30%的存量客户的客单价也录得了约50%的增速。

典型客户来自各行各业,比如三大运营商,招商银行、海通证券等金融机构,京东、小米、阅文等头部互联网公司,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学术机构等。

从商业角度来看,商汤正迎来越来越多的规模更大、战略意义更深的客户合作。截至目前,订单金额超过千万人民币的客户数已达到数十家。日日新大模型赋能C端的调用量呈现出近120倍的增长。

而这些,都可能成为商汤科技实现业绩扭亏的有力武器。

或许正因如此,商汤集团董事会执行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徐立认为,生成式AI对商汤来说已不仅仅是技术领域的变革性创新,更成为公司的核心业务。

由于生成式AI业务的快速增长,叠加对智慧城市业务的主动收缩,传统AI业务占总收入的比重从2022年的81.9%下降至2023年的53.9%。其中,智慧城市的收入占比下降明显,从约30%下降到了不到10%。

在过去的一年中,传统AI业务的核心目标是提高现金流质量。但该项业务的收入同比下降41.1%至18.38亿元。

商汤表示,传统AI业务积累的客户资源和场景运用,为生成式AI技术商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智能终端业务方面,赋能的手机数量已经超过了20亿台。未来将促进传统AI业务的稳健增长,提高现金流质量。

智能汽车业务主要指的是商汤绝影。其战略定位是依托商汤在大模型领域强大的基础设施和研发能力,成为通用人工智能时代汽车智能化的核心供应商。

2023年,智能汽车业务的收入由2022年的2.927亿元上升31.1%至2023年的3.837亿元元。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这两大核心领域均实现了持续增长。

在量产交付方面,智能汽车板块全年新增了129万辆,同比大幅增长163%。在经济效益方面,智能座舱单车毛利润增长了30%。

至此,绝影已累计交付了195万辆智能汽车,覆盖了90多个车型,稳固了其在商业化量产进展上的行业领先地位。此外,新增超过1600万台的定点订单,并扩充了41款新的车型。

2023年,商汤科技实现了包括广汽埃安LX Plus、合众哪吒S和广汽昊铂GT等车型的高速自动辅助导航驾驶(NOA)功能的量产,并且还在不断推进更多车型的交付。

据悉,商汤科技将在2024年实现城市NOA功能的量产,并期望在智能驾驶量产交付的速度上持续领跑国内市场。

AI狂人学打经营算盘

管理层于当日晚间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提到,“日日新”大模型5.0版本计划于今年4月份发布,将全面对标GPT4-Turbo。

从历史版本更新的间隔时间来看,2023年4月,日日新1.0版本上线;2023年7、8月份,2.0版本和3.0版本快速迭代;2024年2月,4.0版本发布。

据悉,版本持续升级优化,但目前的生成式AI模型能力远未达到上限,日日新模型的能力每隔三个月就会显著提升,从而在企业中的应用也会随之升级。

目前,商汤的“日日新”大模型已在金融、医疗、Copilot助手、拟人交互、智能终端等关键领域确立了卓越的应用价值和领先地位。

2024年,商汤将继续追求保技术领先,并计划进一步发挥“大装置+大模型”的深度协同优势,持续扩充算力规模、提升基础设施和大模型的综合服务能力。持续投入日日新模型体系的迭代,让模型能力保持业界领先。

同时,商汤科技将致力于实现大模型推理效率提升的“摩尔定律”,通过云+端结合等创新优化策略,让模型推理成本迅速降低,从而打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3年,商汤科技大幅减少了各类可控运营成本,使得集团在毛利下降的前提下,实现EBITDA亏损的收窄。数据显示,研发开支、销售开支、行政开支分别同比下降13.7%、9.1%、3.6%。

数据显示,商汤过去几年的研发开支逐年递增,从2018年至2021年,研发开支分别为8.49亿元、19.16亿元、24.54亿元和36.14亿元,占当期总收入比重为45.9%、63.8%、71.3%和76.89%。

2022年,商汤科技的研发开支进一步提升至40.14亿元,同比增长11.07%,占当期总收入比重达105.38%,创近年新高。

而在2023年,商汤科技研发开支有所回落,同比减少达13.65%至34.66亿元,研发开支占当期总收入比重101.76%,仍保持高位。

对此,商汤科技表示,主要是由于雇员福利开支减少,以及将GPU使用从第三方转移到商汤自己的AIDC,致使服务器运营及云服务费用减少。

推动核心业务盈利也在2024年提上了日程。商汤表示,将继续优化集团运营效率,采取包括孵化和分拆非核心业务在内的策略,集中资源于生成式AI业务以改善现金流和减少亏损。

据统计,从2018年至2023年上半年,商汤科技累计亏损额高达469亿元。如今,这一项数据继续扩大至超530亿元。

无论是市场、投资者,还是企业自身,都更迫切希望扭亏的到来。但久候不至,商汤科技先一步等到的是大股东们的减持退场。

最近一次的相关动态来自软银。软银集团于3月14日减持6177.2万股商汤股票,每股平均价为0.9131港元,持股比例由7.06%降至6.82%。

据不完全统计,这已经是软银集团年内的第四次减持。阿里也在去年中期清仓了商汤科技。

这些动作也给商汤科技的股价带来并不正面的影响。

在当晚的业绩说明会上,管理层回应股价长期低迷的相关问题时提到,股价表现有诸多原因,一方面是市场外部环境的影响,另外老股东的减持也反映到了股价上。从管理层的角度看,现有的股价是严重低估。

2021年12月30日,商汤科技上市首日收盘报4.13港元/股,总市值约1375亿港元。而截至3月26日收盘,商汤科技股价为0.78港元/股,总市值仅为261.06亿港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